讀阮籍傳
天生父子立君臣
萬世寧容亂大倫
籍輩可誅無復議
禮非為我為何人
天生父子立君臣
萬世寧容亂大倫
籍輩可誅無復議
禮非為我為何人
上天確立父子關系、設立君臣制度,萬代之中豈能容忍破壞根本倫常。阮籍之流該殺無需再議,禮法若不為維護倫常又為誰而存在?
大倫:儒家指君臣、父子等根本倫理關系,《孟子·滕文公上》:'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
籍輩:指阮籍一類人,阮籍為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以放達不羈、蔑視禮教著稱。
禮:此處指儒家禮法制度,是維護社會倫理秩序的規范。
阮籍生活于魏晉易代之際,因政治高壓常以縱酒放達、蔑視禮教避禍。此詩作者當為推崇儒家倫理者(可能為宋明時期士人),站在維護傳統禮法的立場,針對阮籍等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行為進行批判,反映當時社會對禮教秩序的重視。
此詩主旨為批判阮籍破壞倫理綱常的行為,強調儒家禮法對維護社會秩序的核心作用。語言直截了當,議論性強,體現了傳統士大夫以禮教為根本的價值取向,是研究古代倫理觀念與名士評價的典型文本。
入洛年華二妙同,
招攜英侶得阿童。
文章本與江山會,
圖畫誰憐絕世工。
羅雀門庭新履屐,
觀魚池館舊游蹤。
岳陽勝境頻回首,
更望基隆氣郁蔥。
一溝流水幾橋橫,
岸上人家種柳成。
來歲春風一千樹,
綠煙和雨暗重城。
逸少流觴處,嗟余費屐痕。蘚苔花飛墄,禽鳥詠晨昏。禊事偶然集,風流千載存。旅懷偏易感,俛仰不無言。
上巳當佳節,群賢集茂林。詠觴飛逸興,泉石感清音。是日何風惠,斯文感至今。不知荒澗上,遙企亦何心。
尋常脩禊事,茲地以人傳。急湍清流在,崇山峻嶺然。帖空爭贗跡,詩幸罄名篇。我入蘭亭會,高吟肯后旃。
當年游未盡,今我補茲辰。寂賞酬名勝,孤筇逼古人。淺深羅遠色,左右寫清粼。幸待今三月,猶然及暮春。
衡山吹雪散瑤華
且喜湖南歲事嘉
云暗高峰回旅雁
水寒平野噪饑鴉
殊方臘盡仍為客
好景情多倍憶家
江左故人金帳底
聽歌誰肯念天涯
芡盤新采辱分珍,
遠勝溪毛詠采蘋。
老去何心溫軟味,
漫將空想調詩人。
有弟嗟分散
含悲念阿蒙
怕吟啼鳥句
悽斷紙鳶風
少小情難忘
平安信未通
招魂何處哭
明月黯青楓
無住真難見,
見見非是見。
見不能及時,
頭頭隨物現。
花幰小窗扉。深押犀帷。梨花淡酒兩三杯。又傍梅邊尋夢去,夢見伊誰。
新月逐人來。芳緒難裁。悶來挑耳借金釵。更有鵝茸消息子,輕轉圓雷。
走馬京華引駿髦,
飛鳧嶺嶠試牛刀。
才名蚤已誇天目,
家學遙應接地曹。
海氣侵人詩骨瘦,
江城作客壯心勞。
瀕歸不灑長沙淚,
應化祥云五色高。
先皇玉帶親解賜,加侑金錢千百億。登時筑壇拜大將,隨意委禽聘賢室。
前茅出鎮萬貔貅,東南五湖天半壁。鳳凰山下忽相逢,我舊聞名今面識。
精忠純孝故無雙,武藝文材俱第一。既能高著國手棋,又能穩賦作家詩。
既能善戰善騎射,七書背誦無馀遺。又能雙鉤寫楷字,顏筋柳骨妙畫錐。
既如諸葛渡瀘水,又如龔遂清潢池。章亥六合半已到,象胥九譯靡不知。
涼州蒲萄無復染,交趾薏苡夫何疑。鞠場壯士閱劍舞,鈴閣騷人陪酒卮。
笑談灑落意嫻雅,喜看賓主無厭時。邇來宣城察事尤瑰奇,明目張膽鋤群私。
去年稻田百圩沒,秋潦至今猶渺瀰。孰謂不潦罔省府,公斥其人真奸欺。
百戰將軍古有之,未聞將軍亦肯念民饑。
同侍先人久宦游,先人沒世葬林丘。弟脩蘋藻居鄉里,兄竊功名上帝州。鴻雁影分思并宿,鹡鸰聲遠念相求。勉脩令德光前緒,頻寄書來解我憂。
先母亡時汝四春,先人辭世汝成人。二親恩比乾坤大,一氣情如手足親。荊樹愿同珠樹好,棠華期與歲華新。故鄉聞道逢艱日,生計無忘早晚勤。
父母生來汝與吾,承家付托藉良圖。立身莫若親賢士,防患應須遠酒徒。得善便當銘肺腑,敬身寧使損肌膚。兄年謾長慚無德,并寫斯言列坐隅。
幾載艱虞西復東,正趨明詔老親終。含悲共汝辭河朔,輿櫬還家托故封。忽憶鸰原千里遠,祗應棠萼兩枝濃。愿叨微祿膺天寵,早得焚黃拜祖宗。
朝游歡未極,暮憩還自營。
上方鐘磬罷,虛室泠然清。
起視夜何其,片月東南生。
青山如改顧,隱隱攢高城。
蛟龍寒尚蟄,波浪誰與爭。
乃知群動息,夕景涵空明。
歘爾紫霞想,緬貽滄洲情。
篝燈閉石閣,細聽江濤聲。
飛來山鳥語惺愡,
卻是幽人半睡中。
新竹成陰無彈射,
不妨同享北窗風。
桃李從渠著斗量,
明珠顆顆更含香。
紅顏不老如丹渥,
笑詫南翁見未嘗。
曉仗春云擁漢官,忽瞻龍袞欲躋攀。聲稀玉漏聞天語,色醉仙桃識圣顏。萬國山呼依北極,兩階干舞肅南蠻。自憐捧日心猶壯,郎署何妨侍從班。
詔選宮人昔奏知,怪來朝講故遲遲。忽逢丹扆垂裳日,正憶天言罪己時。先帝初年真圣主,輪臺一詔更吾師。微臣舊有千秋鑒,卻望調元鼎鼐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