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柯明府挽辭
走馬京華引駿髦,
飛鳧嶺嶠試牛刀。
才名蚤已誇天目,
家學遙應接地曹。
海氣侵人詩骨瘦,
江城作客壯心勞。
瀕歸不灑長沙淚,
應化祥云五色高。
走馬京華引駿髦,
飛鳧嶺嶠試牛刀。
才名蚤已誇天目,
家學遙應接地曹。
海氣侵人詩骨瘦,
江城作客壯心勞。
瀕歸不灑長沙淚,
應化祥云五色高。
在京城策馬疾馳引薦賢能才俊,如飛鳧赴任嶺嶠初試才華。早年才名已令天目山稱譽,家學淵源當可承接朝廷官署。海氣侵身更顯詩骨清瘦,客居江城壯志未酬心勞。臨終不似賈誼灑下失意淚,應化祥云高掛天際顯高潔。
駿髦(máo):指優秀的才俊之士。髦,俊杰。
飛鳧(fú):用《后漢書·王喬傳》典,王喬為葉令,有雙鳧(野鴨)化為鞋,后以“飛鳧”代指官員赴任。
試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比喻初展才能。
蚤:通“早”。
地曹:漢代稱尚書為“天曹”,地方官署或吏部別稱,此處指家族官學傳承。
長沙淚:用賈誼貶長沙作《吊屈原賦》典,指失意之淚。
祥云五色:古人認為五色云為祥瑞,象征高潔品格或升仙。
此為挽辭,當創作于海陽(今廣東潮州)柯姓縣令(明府)去世后。詩中提及“京華”“嶺嶠”“江城”等地,結合“海氣侵人”“瀕歸”等句,推測柯明府曾在京城任職,后赴嶺南(嶺嶠)任地方官,晚年客居江城,一生輾轉,詩人因感其才學與品格而作此挽。
全詩緊扣“挽”字,先述柯明府早年才名與仕途初展(“走馬京華”“飛鳧嶺嶠”),再寫其才學傳承與任職辛勞(“家學”“詩骨瘦”),末以“不灑長沙淚”“祥云五色”突出其豁達高潔。既追憶生平,又升華品格,是典型的挽詩結構,展現詩人對逝者的深切追思與高度贊譽。
天凈銀潢渺渺,林寒玉佩珊珊。有月時翻瑤草,無人來踏瓊田。
溫風消得鬢華斑,天貺生來一破顏。空見常人愁白日,懶聞時事老青山。寺中翻籍云蘿冷,溪上曬衣鷗鷺閑。漫作花兒會上客,趕歌我也竟忘還。
說著長峰十日愁,夜來發處四更頭。莫令炬火風吹黑,未說紅紗絳蠟休。
邂逅識程子,牽連懷老坡。山林深自引,琴劍肯來過。春事已如許,客情將若何。舟行相風色,江面水方波。杜宇正呼急,程君來告辭。自憐吾老矣,敢問子何之。起柁指行在,求官鳴有司。歸來定何日,秋事以為期。
秋聲細細來,似與人耳語。夜深聽不得,月色臨孤樹。
長河懸落照,短棹尚孤征。衰柳愁邊斷,殘霞雨外明。人喧楊子渡,鐘動廣陵城。漸去鄉關遠,凄然倍旅情。
紫殿傳臚日,君名第一人。星辰金榜動,雨露錦袍新。華蓋天常近,蓬萊地益親。北門方眷切,東觀又恩頻。麟筆三朝史,龍顏一笑春。昕庭頒渙號,太室奉明禋。列圣羅冠冕,群公肅縉紳。矞云垂柳重,祥靄羃芝勻。獻賦看來歲,登瀛及此辰。風帆開巨浪,霜翮上秋旻。文價何輝赫,臺端即選掄。故人如見問,白發尚漳濱。
幽巖絕壑倚云齊,杰閣危樓望眼迷。山勢渾雄龍虎踞,樹陰深蔚鳥烏啼。碑存金志猶堪讀,寺始唐家竟莫稽。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驢背聽晨雞。
歙樣新傳勝紫琳,函封遠自柏臺深。隱光似截波間玉,涵潤長流月畔金。箋素一時爭煥發,煙霞當日記追尋。西江使節冰霜重,泚筆鑾坡佇好音。
伏波橫海竟無功,劫火燒空夕照紅。露布未聞收晉北,羽書又報失江東。千軍奔竄烽煙里,萬戶流離冰雪中。信有少康能復夏,應無魏絳說和戎。
二月鶯花樂事新,更憐羅綺坐生春。當杯入手休辭飲,祇恐夫君怒美人。
昔觀王粲登樓賦,近識林宗墊角巾。淮上小山千里夢,江南芳草十年春。來尋松院棲云客,去作轅門草檄人。明日天邊一回首,涼風吹老賞溪蘋。
崇館肅玄閟,虛扉敞彤碧。詞林何蒼蒼!國器皆奕奕。顧惟樸樕材,謬忝文字役。嘗僚負簡陋,祇事深踧踖。于焉嚴明享,況復在今夕。
埼岸楓林隔野橋,梵王宮殿在山腰。扁舟好趁樵風去,莫待寒江落晚潮。秋浦行舟日欲晡,秋來到處有莼鱸。酒家鲙具如堪借,暫卸西風十幅蒲。
皇之麋,其馬八驪,皇人委蛇。皇之水,其馬騄耳,皇人受祉。皇之曲洛,其馬沃若,皇人薄薄。皇人孽孽,其馬噴雪,我心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