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侄試周
汝生方滿歲,伯發已星星。
桑苧甘投老,蘭蓀喜向榮。
席間無一印,帷下有諸經。
莫學魚兒戲,來年快聚螢。
汝生方滿歲,伯發已星星。
桑苧甘投老,蘭蓀喜向榮。
席間無一印,帷下有諸經。
莫學魚兒戲,來年快聚螢。
你出生剛滿一周歲,叔叔的鬢發已斑白。我甘愿在閑適生活中老去,欣慰見你如香草般蓬勃生長。宴席上沒有官印彰顯榮耀,帷帳下擺滿了各種經典書籍。不要像游魚般只知嬉戲,來年要如車胤囊螢般勤奮苦讀。
試周:嬰兒周歲時的抓周儀式,舊時預測小兒未來的習俗。
星星:形容頭發斑白,如星點散落。
桑苧(zhù):代指隱逸或閑適生活,典出唐代陸羽號桑苧翁,著《茶經》,此處指安于晚年。
蘭蓀(sūn):蘭草與菖蒲,均為香草,喻指優秀的后輩。
聚螢:典出《晉書·車胤傳》,車胤家貧以囊螢照書苦讀,此處指勤奮學習。
此詩為詩人在侄子周歲抓周時所作。結合‘桑苧甘投老’可知,詩人或已至暮年,通過抓周場景,以自身隱退之態對比后輩成長之喜,寄望晚輩遠離浮華、專注經典學習。
全詩緊扣‘試周’場景,由叔侄年齡對比起筆,以香草喻后輩成長,以經書代指學問,尾句用典勸勤,主旨鮮明,體現了傳統家族中長輩對后輩重學務實的期望。
亂后江邊寺,堪懷二律師。
幾番新弟子,一樣舊威儀。
院影連春竹,窗聲接雨池。
共緣山水癖,久別共題詩。
列坐扶桑大帝前,六銖五色照瓊田。直凌海面行空去,颯颯天風散紫煙。
西池南岳坐相邀,仿佛煙中白玉橋。手炙鵝笙踏云路,靈音一半入瓊簫。
王母行宮列宿分,九微燈艷紫元君。玉樓金闕非人世,空水茫茫載白云。
家鄉原在妙高峰,青桂紅蘭宛舊容。童子笑迎猿鶴舞,洞門親啟白云封。
西天西去指恒沙,東海東頭棗似瓜。斜日乍明秋潦盡,萬人相送踏層霞。
山駕嚴裝羽隊分,敕書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間別,亦自含凄望碧云。
謝舅何甥并一時,
逢君偏恨十年遲。
尊前海錯思珧柱,
漢上秋山對鬢絲。
舉世不為猶好句,
九原可作剩哀詞。
北來舊對知誰在,
日沒黃壚凍酒卮。
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今朝拄杖過西鄉。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
首夏日初暖,
佳樹新陰茂。
濛濛細雨滋,
階面蒼苔厚。
茅屋寄深山,
白云任往還。
狂吟常閉戶,
名利兩閒閒。
江縣栽花又一時,
問君何似采湘籬。
十年曾起諸郎草,
三署能傳水部詩。
靈洞浮槎多涌雪,
蘭陰飛磴半臨漪。
分符莫嘆勞人地,
宣室歸來正受釐。
欲跨高樓曠遠情,
無端秋雨苦冥冥。
崢嶸日腳漏云處,
瞥見遙山一抹青。
天容清永晝,
風色秀含薰。
五日逢佳節,
千齡奉圣君。
穿簾燕子雙雙好。惜花人共春光老。獨抱影兒眠。天涯殊未還。
惱人春不管。酒熟憑花勸。無計奈情何。青山入夢多。
三田歲畢舉,用以薦明禋。
圣王戒暴殄,郊藪游麒麟。
虞羅張復解,原野氣已春。
六合豈不廣,一面何逡巡。
亳都百里間,曠如天地仁。
寬政逮毛羽,況乃蚩蚩民。
扁舟今夜泊,遙對闔閭城。
霞落浦云晚,鴉眠山月明。
片帆歸路遠,千里客心驚。
鼓枻不成寐,蕭蕭何處聲。
脈暖猶涵老蘚斑,
眼花仍帶淚痕潸。
厄于劫火元無恙,
意在斯文豈茍完。
一片墨光留手澤,
渾家黃色上眉間。
只消半滴冰蜍水,
漲起滿村煙雨寒。
秋風白戰楚江濤,
雪捲空山見海鰲。
一夜靈妃眠不穩,
月明飛佩過湘皋。
霜晴十月玉溪村,見梅開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煙昏。
東西野寺通兩徑,上下竹籬開一園。
落身曲糵盆盎里,晨坐對花無酒溫。
歸來山月照玉蕊,一杯徑臥東方暾。
羅浮幽夢入仙窟,有屨亦滿先生門。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絕不似人間言。
詩成莫嘆形對影,尚可邀月成三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