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
朔氣乘風傍晚晴,
啼雅流水夕陽明。
樹邊寒色動鄉思,
料峭歸人暮入城。
朔氣乘風傍晚晴,
啼雅流水夕陽明。
樹邊寒色動鄉思,
料峭歸人暮入城。
傍晚時分,帶著北方寒氣的風乘著風勢,天氣放晴了,烏鴉啼叫,流水潺潺,夕陽明亮。樹邊的寒色勾起了人的思鄉之情,帶著寒意的游子在暮色中走進了城。
朔氣:北方的寒氣。
啼雅:應是“啼鴉”,啼叫的烏鴉。
料峭:形容微寒,這里指帶著寒意的游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旅途中路過尉氏縣,傍晚時分看到眼前之景,觸發了思鄉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游子思鄉,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游子的思鄉心境。
國法已難私故人,
一杯繾綣豈真情。
不知直正奸貪罪,
何必容心強立名。
重裘坐擁尚憎寒,羸弱真堪仿土安。
不為讀書耽雅趣,那能與病結清歡。
妄心已逐風云散,素志終期宇宙寬。
香畹夙因何日覺,庭前柏子任君看。
滿徑芙蓉紅如暈。更交映、桂芳菊潤。
聽幽砌蛩吟,疏林蟬噪,惹起清秋恨。
每嘆流光容易盡。記七夕、鵲橋渡穩。
早過了中秋,疏風斜雨,又是重陽近。
病眼經旬不出衙,全無詩句答芳華。
垂簾漫道窺丹鼎,看字渾如隔絳紗。
世事愁來翻斷酒,人情閱盡尚疑蛇。
柳條梅蕊春俱好,何日從君向水涯。
趺坐疊足,問訊起手。
眼若透青,一見便了。
更待說心說性,山僧未曾問人借得口。
使君稱壽紫虹纏,輿頌臺歌美盛賢。銅章曾佩二千石,玄發新晞六八年。高譽白云留省署,歲星金馬舊盤旋。茲辰正值稱觴候,剩得蟠桃出帝筵。
海國紛紛艷菊枝,和風偏薦小陽時。慚為桃李蒙春色,喜借松筠什慶詞。輦下文章黃甲第,江南財賦白云司。莫言佐郡淹明府,玉佩行看集鳳池。
一卷靈均賦,輪囷郁古香。
雅音關墜續,余事托微茫。
壇坫千秋在,光芒萬丈強。
蚍蜉竟何益,大樹總蒼蒼。
曾參軍府慕西平,
鄴架縱橫擁百城。
戎馬書生空遠志,
記功無福待來生。
是誰裁、輕冰一片,采蓮莫便忘藕。湘波一勺剛盛住,又學翠盤珠走。
才入手。恰便似、纖纖玉屧生來瘦。素絲萬縷。好織就相思,隨他紅葉,流出御街口。
瓊瑤贈,曾出云羅小袖。幽香著袂如酒。書中褪粉乾蝴蝶,和汝百年長壽。
君信否。君試問、梨霜梅雪誰長久。蓮臺稽首。愿瓣瓣成花,花花結子,結子賽紅豆。
坐對蒼然暮色侵,
忽驚螢燭度枝深。
少年嗜學猶馀志,
安得茅檐把卷臨。
跨海鐵牛真有力,依山土豹敢言威。
春風二月江南路,相別相逢眼似眉。
怒雷剨地衡陽信,皎日行天保壽書。
從此華山山腳下,又添潘閬倒騎驢。
百谷遺嘉種,先農著懋功。
春暄二月后,香浸一溪中。
重穋隨宜辨,筠籠用力同。
每多賢父老,占節識年豐。
失爾經今三易秋,三年有客見韶州。
依劉舊恃通家誼,過嶺遙紓大宅憂。
跡足可憐隨萬里,吞聲何處哭孤舟!
崎嶇念汝心全折,舐犢情癡雪滿頭!
萬里回家四旬住,內外親朋擁不開。父子未能留一語,別來思憶使心摧。
禹拜善言登圣域,仲由有過喜聞之。七字嘉言常佩服,道吾惡者即吾師。
聞說諛言得爾歡,忠言誰肯竭心肝。從今勉受賢人愛,莫把忠言反意看。
責善輔仁為益友,諂言讒說是兇儔。益友深交儗金石,兇儔遠避似戈矛。
種禾必用薅稂莠,豈有薰蕕可共藏。吾兒盡絕讒諛侶,即起芳名致福祥。
已足當休即便休,百年何用萬年謀。人人自帶生來福,枉為兒孫作馬牛。
明達之人無厚業,但求足給免寒饑。田多稅重后來累,絆子纏孫今未知。
天地生人皆有命,不須苦為子孫謀。諸楊田土連阡陌,身后何人保一邱。
膝下諸孫玉不如,父慈只合訓詩書。飽讀詩書能變化,自然騰踏上天衢。
森森孫子比明珠,總是先公積慶馀。佳婦佳兒勤善行,免教貽累及諸雛。
達士仁人宏度量,犯而不校務包荒。是非曲直人人識,狗彘何須與較量。
釋道邪言總是誣,能明斯理即真儒。愚人苦被愚人弄,費盡千金寸福無。
東掊西取亡民怨,散施僧家與道家。如此善因求有福,有災無福只堪嗟。
人生陰德由來好,周急憐貧濟寡孤。不在緇黃誇布施,不教鄉?怨侵漁。
臨財能讓真君子,恃力誇豪總惡徒。忍氣平心戒爭競,一生安穩絕憂虞。
父子強梁暴鄉里,鄉人怨忿切心肝。須臾沉沒無遺頌,看取水南張狀元。
年來狐豕縱橫甚,假托聲名指我家。我家若解持廉靜,狐豕雖頑未敢嘩。
立志應須學古人,讀書方見古人真。煖衣飽食亡塵慮,窗下燈前莫厭勤。
明窗凈幾閒臨帖,東閣西齋靜閱書。諸子娛親時繞膝,清時清樂有誰如。
六行由來數睦姻,士須重義勿輕貧。老夫家譜分明在,莫以新親薄古親。
東城汝兄我親侄,汝宜親密無間疏。盡誠盡禮相匡翼,大家改轍由正途。
城東諸孫與我孫,兄弟同延老成教。記誦講說課學程,日就月將見成效。
每言臧獲皆人子,曾寫陶潛訓子書。叮嚀佳兒與佳婦,莫聽讒譖虐無辜。
人家內外禮截然,僧道豈容陳壽帕。斯事傳聞未必真,有之儒風掃地也。
虔州李旭吾故交,汝醉逢之肆凌辱。方面兩司向我言,使我低頭內慚恧。
吾宗謹靜務詩書,待制以來人共知。豈可甘令后人說,承家不淑自吾兒。
吾兒今年三十二,已近人生半七十。不早轉頭脩善行,后來追悔何由及。
老人熱藥猶常戒,況汝即今方壯年。京華兩見談星者,厄運須防四九前。
七十春秋雪滿顛,都緣子侄苦憂煎。老人在世無多日,愿乞安心了暮年。
人生至親惟父子,備述恩情在于此。千言萬語無他事,惟愿脩仁循義禮。
獨辭省署向煙蘿,金馬其如病客何。
別騎關城驚雁早,歸舟江嶠聽猿多。
簾前講肆逢嚴叟,溪上清纓學楚歌。
知有郎中桑落酒,蘭橈將泛太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