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六首 其三
曾抗歸田疏幾封,天高殊未察微悰。
時人今雨誰相過,地主春風獨見容。
取友肯遺沮桀溺,論功不下棄勾龍。
眉間黃色元無事,因拆詩筒一點濃。
曾抗歸田疏幾封,天高殊未察微悰。
時人今雨誰相過,地主春風獨見容。
取友肯遺沮桀溺,論功不下棄勾龍。
眉間黃色元無事,因拆詩筒一點濃。
我曾多次上奏請求歸田的奏疏,可皇帝高高在上,根本沒體察到我內心的想法。如今有誰像新結交的朋友一樣來看望我呢,只有當地的主人以春風般的情誼接納我。我交友時不會嫌棄像沮、桀溺那樣的隱者,論功勞也不遜色于被棄用的勾龍。我眉間本就有黃色,預示著平安無事,因為拆開你寄來的詩筒,這喜色更濃了。
抗:呈上。歸田疏:請求辭官回鄉的奏疏。
微悰(cóng):細微的心情、想法。
今雨:新結交的朋友。相過:來訪。
地主:當地的主人。
沮桀溺:春秋時的兩位隱士。這里泛指隱士。
勾龍:傳說中上古的人物,曾為后土之官。
眉間黃色:古代相面認為眉間發黃是吉祥之兆。
詩筒:古人盛詩稿的竹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曾抗歸田疏幾封”推測,詩人可能多次向皇帝請求辭官歸鄉但未獲批準,內心苦悶。當時社會可能官場復雜,詩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而友人的關懷讓他感到溫暖,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仕途不順、請求歸田未被理解的郁悶,以及對友人情誼的感激。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對比鮮明,情感表達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創作能力。
吹笛何人在小樓,夜深不下玉簾鉤。涼風敲落梧桐葉,片片飛來盡是秋。
十一吾儕一個來。十人緣絆未心灰。莫教失腳落輪回。早早投玄離苦海,閑閑煉氣養靈胎。功成同去赴蓬萊。
白發衰翁憐病久,青春游子嘆歸遲。感君曾奏匡衡疏,懷國長吟杜甫詩。蒼海魚龍仍袞袞,孤城花柳自熙熙。千年遺恨同誰語,百世高情與爾期。
楚塞秦川足下看,天風萬里躡青鸞。詞人豪興空千古,夢里蓬舟笑易安。
景行高名二十年,披云吳會睹青天。士林碩果存生意,宦海清波被俗憐。臘雪隨車消瘴癘,仁風合道振魚鳶。漢廷求治新顓面,期與甌民共息肩。
斷雨飄風燕子斜。清凄時節去京華。明日驕驄駐何處,白云遮。殘夢初回楊柳舉,秋魂遙寄海棠花。留得斷腸人一個,在天涯。
少年勤學慕三馀,玉立亭亭眾不如。擊節常歌君子操,閉門時誦太玄書。光回夜榻親螢火,香滿晨窗辟蠹魚。萬卷可開須努力,河南家世本宗儒。
曉風零落滴瑤華,游女爭搴似若耶。若問什公應有解,淤泥元自出蓮花。
儒冠不解明韜略。底處是生涯、云門約。垂端寄跡兵戈,蕙帳荒寒怨秋鶴。歲暮且歸來、情如昨。故人幾度傳心,曾煩手削。門外見仙槎、須停泊。老來歲月無何,乞與刀圭九還藥。三島景長春、尋真樂。歲寒歸計曾商略。富貴與神仙、辜前約。儒冠巳負平生,不羨揚州去騎鶴。蓬鬢老風霜、心如昨。惟應郢上高才,風斤慣削。相見向行藏、重評泊。無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陽引年藥。山水有清音、同行樂。亂離避世無方略。何處可尋幽、須期約。桃源只在人間,爭得身輕跨寥鶴??諔浥f歡游、成今昨。自憐兵后多愁,吟肩頭削。老病有孤舟、難安泊。殘年但愿相依,爾汝忘形縱狂藥。白首待時清、應無樂。
興逼不暇臥,躡屐鳴雞先。裛袂碧氛潤,襲襟爽概繁。噫餒出故氣,咽甘漱新泉。骨瘦易酸楚,體虛覺輕便。樵子隔嶺見,寧謂吾非仙。手持白羽扇,笑坐青崖巔。
邵庵文字在堅珉,摹刻中郎筆畫真。在日得錢除買酒,馀資都付打碑人。
太史臨文筆最精,一聞往事獨傷情。每憐對鏡窺鸞舞,猶怪吹簫逐鳳鳴。列女未終劉向傳,故妻虛瘞柳州銘。書成定寄湘江浦,預擬《招魂》學楚聲。
京國多醫士,如公有幾人。傳家留秘術,濟物獨存仁。藥圃靈芝茂,丹爐汞氣新。生平陰騭厚,蘇董足為鄰。
吾家老井飲紅泉,時發丹砂數十船。勾漏歸來小仙子,卻將一七助延年。
渺渺鐘聲繞霍山,飛虹塔聳碧云間。拈花漫倚庭前柏,佛在心中意自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