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吳竹嶼園居
雨后遙山色如洗,蘿徑無人暝煙起。
露滴荷衣生暮寒,抱琴獨宿秋聲里。
為君一鼓滄浪吟,萬壑千巖流水深。
何處夜猿啼不斷,西風蕭颯引離心。
雨后遙山色如洗,蘿徑無人暝煙起。
露滴荷衣生暮寒,抱琴獨宿秋聲里。
為君一鼓滄浪吟,萬壑千巖流水深。
何處夜猿啼不斷,西風蕭颯引離心。
雨后遠處的山巒顏色像被清洗過一樣,藤蘿掩映的小徑無人,黃昏的煙霧升起。露水打濕了荷葉般的衣裳,生出傍晚的寒意,抱著琴獨自在秋聲中住宿。為你彈奏一曲《滄浪吟》,千山萬壑間流水幽深。不知何處夜里猿猴啼叫不斷,西風蕭瑟引發離情別緒。
暝煙:傍晚的煙霧。
荷衣:用荷葉制成的衣裳,這里指詩人的衣服。
滄浪吟:琴曲名。
蕭颯: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也形容景色凄涼。
離心:離情別緒。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一個雨后的秋夜,獨自來到吳竹嶼的園居。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寧靜,詩人在這樣清幽的環境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或許也蘊含著他自身的一些人生感慨和離情別緒。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發孤獨離情。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自然環境中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感悟。
觀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風。
有生皆有滅,有始皆有終。
氣聚即為我,氣散即成空。
一群泊(項校“怕”)死漢,何以(張改“似”,項校“異”)叫(項校“叩”)頭蟲。
黃葉因風下,甘從洛浦隈。
白云何所為,還出帝鄉來。
父母時怨家,生一五逆子。
養大長成人,元來不得使。
身役不肯料,逃走皆(張改作“離”,項、蔣校“背”)家里。
阿耶替役身,阿娘氣病死。
腹中懷惡來,自生煞人子。
此是前生惡,故故來相值。
蟲蛇來報恩,人子合如此。
前怨續后怨,何時逍祖唯。
追涼剩不歸,高臥隱松闈。
野竹欄堦種,巖花入戶飛。
磵幽人路斷,山曠鳥啼稀。
不特嫌周粟,時時須采薇。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一作“绖”)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遶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戴密微校作“藐峭”)。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徒(《大正藏》作“從”,項、袁謂通“圖”,不誤。)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縟禮光備,文思可紀。
日駟輪斜,云門祝止。
景福垂裕,受厘延祉。
嚴訓一尊,澄湮萬汜。
平生不吃著,于身一世錯。
一日命終時,拔釜交樛杓。
若有大官職,身苦妻兒樂。
叉手立公庭,終朝并[兩](雨)腳。
得祿奴婢飡,請賜妻兒著。
一日事參差,獨自煞你卻。
秋氣灑云景,高弦韻早風。
雕梁尚飛鷰,洛浦未驚鴻。
水泛芙蕖影,橋臨芳桂叢。
稱觴奉高興,長愿比華嵩。
祭四時八節日(此句衍一字),家家總哭聲。
侍養不孝子,酒食祭先靈。
將(一作“總”)被外鬼哭,家親本無名。
一郡巡門鬼,噇盡捖鳴(一作“椀名”)聲。
三山羽化竟無成,五熱殷憂徒自縈。
并入繁(一作“樊”)籠處塵館,何如寂慮出危城。
鏡智圓規光且凈,月行馳輪皎復晴。
側徑崎嶇爾回轍,通莊達老豈同征。
(見同書同卷《入道部》)
南榮對廬{馮/廾},宴坐日于斯。
細草汀洲色,輕風楊柳枝。
磬聲催暮鳥,泉影入春池。
則異人間世,唯當幽客知。
幽人自可憐,避暑更蕭然。
片云堪度雨,小樹即生煙。
巖雪頻經夏,溪冰定幾年?
橫階看臥石,隔牖聽飛泉。
地使炎涼變,人疑歲序遷。
詎知來遁俗,更似得逃年。
死竟土底眠,生時土上走。
死竟不出氣,生時不住口。
早死一生{曰/豐}(張改作“畢”),誰論百年后。
召我還天公,不須盡出手。
儀干開寶歷,御極轉金輪。
不慮天堂遠,非愁地獄虛。
心中一種懼,唯怕土庵廬。
迥靜丘荒外,寂寂遠村墟。
泉門一閉后,開日定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