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淮陰侯傳
百戰難居震主功,自然鳥盡要藏弓。英雄早分銜冤死,何必臨行累蒯通。
抗衡楚漢獨成軍,據有全齊集大勛。早識相人當相背,漢初天下已三分。
赫赫樊侯帝室親,誰令拜跪自稱臣。情懷怏怏猶羞伍,不遇高皇也殺身。
百戰難居震主功,自然鳥盡要藏弓。英雄早分銜冤死,何必臨行累蒯通。
抗衡楚漢獨成軍,據有全齊集大勛。早識相人當相背,漢初天下已三分。
赫赫樊侯帝室親,誰令拜跪自稱臣。情懷怏怏猶羞伍,不遇高皇也殺身。
韓信身經百戰,功勞大到讓君主都感到震動,自然就像鳥盡弓藏一樣會被棄用。英雄早就該料到會含冤而死,何必到臨死時還連累蒯通。韓信能在楚漢之間獨立抗衡,占據全齊建立了巨大功勛。要是他早知道相面人說的背離劉邦的話,漢初天下或許已三分。樊噲是皇室的親戚,地位顯赫,可誰讓他對著韓信跪拜自稱臣子。韓信心懷不滿,覺得與樊噲為伍是羞恥,即使沒遇到漢高祖,他也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震主功:功勞大到使君主感到威脅。
鳥盡要藏弓: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過力的人拋棄或殺死。
分:料想。
蒯通:曾勸韓信背叛劉邦自立。
樊侯:指樊噲,漢初將領,封舞陽侯。
此詩創作于詩人閱讀《淮陰侯傳》之后。漢初,韓信為劉邦立下赫赫戰功,但最終被呂后所殺。詩人通過閱讀這段歷史,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以韓信的生平為線索,揭示了封建王朝中功臣常遭猜忌、難以善終的現象。詩人對韓信的命運進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他若早有決斷,或許能改變局勢。詩中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英雄的同情,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文獻南豐裔,源流曲阜公。
巖巖雙法從,凜凜舊家風。
金玉方交映,人琴忽并空。
平生心地直,流慶尚無窮。
幸應待詔上金門,寵賜煌煌奉至尊。諧謔隨時成諷諫,不知曲學有公孫。
射覆懸知與易通,可應神妙在蓍筒。天家亦有防閑術,不認龍蛇認守宮。
窶數分明是寄生,狋吽空復口相爭。奇言怪語何須數,千戶猶能詫俗盲。
主家誰敢侍私娛,董偃區區一賤夫。有罪已聞三可斬,霸陵會葬復何如。
不儒不老雜逢迎,殿上時時被寵榮??墒敲晷潞蒙校帻R怪誕盡公卿。
一川莎草煙蒙蒙,曉來雨過開牛宮。三尺短棰兩觳觫,午陰掉尾嬉涼風。一頭摩角一頭龁,寢訛有態何其工!江干笛材老煙竹,橫吹仿佛穿林叢。
絹素慘淡神理在,是耶非耶傳戴嵩。田家風物宛在眼,但有耕作無兵戎。我行峨下逾萬里,青衣江上平羌東。翠藤紅樹亂煙雨,風景略與圖中同。
一叢羽書急滇海,甌越秦楚交傳烽。益都迢遙隔天末,舊游有夢尋巴賨。旄牛徼外阻王會,萬蹄驕馬高纏鬃。千村萬落長荊棘,何時金甲銷春農?
童牛不牿可三嘆,卷圖風雨來長松。
分科班位定
種植費心裁
按候疏花性
融泥保命荄
技高聲價重
果熟俸錢來
也似名無競
春蘭入夏開
春來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筆點詩垂欲困,黃鸝啼樹急須聽。
沾沙不濕收微雨,倚柱無言立小亭。
芒屨犒僮人一緉,為耘惡草莫教青。
大風西北來,搖天海波黑。茫茫世界塵,點點國土墨。雖曰中國海,無從問禹跡。
近溯唐南蠻,遠逮漢西域。舊時《職貢圖》,依稀猶可識。自明遣鄭和,使節馳絡繹。
凡百馬流種,各各設重譯。金棄鑄多羅,玉環獻摩勒。每以佛光明,表頒帝威德。
蘇祿率群臣,渤泥挈盡室。闌斑被繡縵,扶服拜赤帟。是中蠻夷長,竊號公侯伯。
比古小諸侯,尚足稱蒲璧。其他鳥了部,爭亦附商舶。有詔鎮國山,碑立高百尺。
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及明中棄后,朝貢漸失職。豈知蕞爾國,既經三四摘。
鐵圍薄福龍,大半供鳥食。我行過九真,其次泊息力。婆羅左右望,群島比蟣虱。
咸歸西道主,盡拔漢赤幟。日夕興亡淚,多于海水滴。行行復行行,便到師子國。
聞道幽人臥草廬,
衣冠曾是昔賢居。
閉門已有潛夫論,
負郭寧無長者車。
靜掃落花隨晚徑,
閒看流水傍秋渠。
蘭臺金匱幽求盡,
還覓人間未見書。
端平淳祐兩匆匆,
過眼光陰掣電同。
六十一翁無出理,
孤山長寄夢魂中。
百尺鰲峰傍綵棚,芙蓉煙暖柳風輕。霰迎淑氣全消凍,月避燈花半減明。車馬滿街無夜禁,笙歌隨處起春聲。太平有象真堪畫,只恐丹青畫不成。
四海春風共一家,韶光先到上林花。星橋曲曲通銀漢,火樹叢叢結彩霞。佳氣煖浮雙鳳闕,瑞煙晴護六龍車。繁華不作楊州夢,一曲升平月未斜。
圣主南郊大祀還,宮中今夕壽慈顏。金蓮焰吐雙龍闕,火樹光騰萬歲山。馥馥異香飄仗外,遲遲清漏出花間。恩波何幸沾臣下,特許諸司半月閒。
憶昔當春時,壽君慚不文。未幾聞君喪,奄忽如流云。
流云過眼空悲怨,大火西流時倏變。玉樓金屋網蟏蛸,西風葉落空深院。
凄涼寶瑟掩馀音,慘淡菱花冷釵鈿。尚憶當年對鏡人,鏡中鸞死悲嬌面。
織錦詩成那得聞,墨池寒浸琉璃片。不知何處吊君魂,草白磷青望中見。
念遠傷離百可憂,
颙園苦憶舊風流。
三年去國干戈老,
四海無家天地秋。
亂日犬羊同窟宅,
臨時文酒負賡酬。
元龍豪氣應銷盡,
海上何人識故侯。
窮溪回崇巘,午色正蒼蒼。上有千尺松,下有古時堂。
幽籟相間作,止鳥顧我翔。乳竇溢清漪,杲日媚其光。
眉宇澄秋色,齒頰散天香。念彼尋源人,慨然不能忘。
落日饒遠態,群象來趨人。酌此澗下泉,爽焉各懷新。
暗壑穿文流,白石何磷磷。豈不念遠達,行當委時塵。
洗耳臥空山,抗志薄青旻。頫仰千古士,思與巢許鄰。
精若棲林端,芳泉伏蘿樾。躧步信所之,漸與人徑絕。
顧見潭影空,恍然超生滅。叩斧斲澗云,負鐺煮山月。
朗詠三君篇,清商四垂發。千秋庶可要,與子偕首轍。
百粵山河霸氣涼
干戈初定客還鄉
愁心似海猶添水
短鬢驚秋早欲霜
醉尉徑能欺李廣
冷曹應共笑馮唐
豪情倜儻銷難得
又聽城笳送夕陽
西船滿載下東州,客子相傳不作羞。官長獨稱今有屬,川人爭誦古無儔。捫心但欲全吾寶,行世何嘗異此舟。為報鄉閭看解橐,清冰寒露勝琳球。
雪不成花夜雨來,
壟頭一洗定無埃。
小童卻怕溪橋滑,
明日先生合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