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絜齋世丈西園秋興,次蔣礪堂相國韻 其四
但有郁林石,難為越使裝。
道從三古變,身任百川障。
小住芙蓉國,新題薜荔墻。
宣尼浮海嘆,同此恨棲遑。
但有郁林石,難為越使裝。
道從三古變,身任百川障。
小住芙蓉國,新題薜荔墻。
宣尼浮海嘆,同此恨棲遑。
只有如郁林石般高潔的品質,卻難以準備像越使那樣的行裝。大道隨著上古、中古、下古變遷,自身愿像堤壩阻擋百川一樣堅守正道。暫且在這芙蓉盛開之地停留,在薜荔墻上題寫新詩。就如同孔子有乘桴浮海的感嘆,同樣懷著無處安身的遺憾與彷徨。
郁林石:典出《晉書·良吏傳·吳隱之》,吳隱之任廣州刺史,離任時僅帶一塊石頭,此石象征廉潔。
越使裝:指豐厚的行裝財物。
三古:一般指上古、中古、下古,這里指時代變遷。
百川障:像堤壩阻擋百川,比喻堅守正道,抵御不良風氣。
芙蓉國:指湖南,因湖南多芙蓉而得名。
薜荔墻:薜荔是一種植物,常攀附在墻上,薜荔墻有清幽之意。
宣尼:指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浮海嘆:《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唱和之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變遷之中,詩人或許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對傳統道德和價值觀的沖擊,因而借詩表達自己的堅守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堅守正道、不慕世俗財富的品格,以及在時代變遷中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靜夜宿高云,心清遠世氛。奇峰移座得,鳴澗下階聞。瓶注楊枝水,燈翻貝葉文。經年塵土面,借爾妙香薰。
蘿徑沖云入,松房聽雨眠。佛幡搖殿吹,野火照蠻煙。院靜那成夢,形勞不近禪。閭閻茍無補,空使負林泉。
舊游何但似摶沙,執戟憐予鬢已華。
霜后誰移三徑色,尊前猶醉五陵家。
高城夕漏偏留客,錦席秋燈半照花。
京洛群公簪弁地,明年應自憶天涯。
燭銷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
雞喚起,馬馳行。月昏衣上明。
酒香唇,妝印臂。竟夜人人共睡。
魂蝶亂,夢鸞孤。知他睡穩無。
詩戰空懷壯士肝,未容旃旆累祁瞞。
并游曾許花含笑,孤憤今慚樹合歡。
五朵謾將春色寄,二篇還伴夜光寒。
憑君休造斑貓毒,且向三田養就丹。
攜策東原舊草堂,槐陰風細晝生涼。
晴窗鉛槧詩書氣,村具盤餐蕨筍香。
橫浦漁梁猶略彴,直庵禪榻已滄桑。
酒酣欲去頻搔首,小為遲留倚夕陽。
巧樣爭傳濯錦紋,
堪憐織女最殷勤。
云章霞綵娛人意,
自著尋常縞布裙。
峨嵋西去似登天,見說親行到頂邊。
古木千年都化石,衲衣六月總裝棉。
陰風晝灑巖端雪,急雨宵聞洞口泉。
袖得圖歸夸示我,芒鞋踏破意忻然。
賢哉蘧瑗晚知非,此道吾今亦庶幾。囊乏一錢聊自哂,家無三徑不妨歸。冥鴻久已離矰繳,野馬由來免靮鞿。溪上月明船正穩,肯將簪笏換蓑衣。
等閒長嘯倚孤松,云破天邊見碧峰。架上殘書猶可讀,瓶中儲粟不堪舂。生涯幸有千年秀,身世何須萬戶封。僧榻寄眠無一事,覺來深省聽晨鐘。
野橋曲折渡千回,
古寺懸知水面開。
一夜寒聲喧客枕,
卻疑風雨轉山來。
萬里涂膏筑怨年,詎知二世祚隨遷。
界分天地華夷限,計并山河日月綿。
堠吏千秋仍守鑰,戍兵此日正防邊。
風塵寂寞驅車入,望里閒愁起暮煙。
南浦維舟初拜公,五溪隨牒限趨風。
問途欲假移官見,傾聽歡聞召節東。
不但朝陽徯鳴鳳,正思御史昔乘驄。
我曹意見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宏文館外少人行,
寂寞門闌碧蘚生。
記得白袍如鵠立,
滿身風露聽呼名。
北宋南唐繼。問詞壇、雙飛健將,而今有幾。太白才華江令筆,一樣花生夢里。譜妙句、金荃堪擬。舊釀蒲桃新撥甕,倒芳樽、共把塵襟洗。滄海量,更誰比。
清談雅吐如虹氣。騁吟懷、齊霏玉屑,塵揮難已。便化西湖波作酒,那怕劉伶醉死。總不學、眼醒屈子。我亦澆書成素癖,要青旗、買遍江南地。拼酩酊,畫屏倚。
平生讀父書,句讀粗可了。殘篇半零落,一一費探討。
嗟哉手澤存,字法有遺藁。憶當臨池時,楮墨徹昏曉。
好古窮鴻茫,蒐奇極幽眇。學成不用世,祗以慰枮槁。
殷勤受簡勞,猶及趨庭早。摩挲日幾過,倏忽年將老。
有生妙鐫刻,鐵筆隨指爪。經時歷冬夏,計日通酉卯。
編成眾所嘆,藝絕今應少。蓼莪比周人,薦芰慚屈到。
西郊霜露降,不日嚴拜掃。祝告假文辭,精誠藉薰燎。
悲風回輕煙,橫淚灑衰草。公家有瘝曠,塵務多紛擾。
志養久莫酬,吁嗟得為孝。地下誰有知,吾兒慧而夭。
愿拓萬本馀,裝藏富緗縹。流傳遍朝野,散布盈海嶠。
書香屬有托,夙夜當自保。以茲結構法,作室須念考。
雖無籯金遺,世德以為寶。
莫求致仕且分司,
此等劉伶笑婦兒。
投老寸陰如寸玉,
從君了事只名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