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感事
登高遠望恨無端,滿目烽煙不忍看。未了寸心慚負國,欲擎只手恨休官。
長河馬邑西風緊,枯樹蟬聲夕照寒。青眼終歌一搔首,問誰砥柱挽狂瀾。
憶昔春明作吏來,風波如此信堪哀。有人竟誤東坡死,何地能容北海才。
悵望飛鴻遵淺渚,虛傳市駿上高臺。凄涼怕聽軍書報,且盡茱萸酒一杯。
酒酣萬事付悠悠,其奈消愁愁更愁。去國荀卿偏適楚,辭家王粲強依劉。
虛聲到耳驚風鶴,浩氣填胸逼斗牛。一語自嘲還自笑,江湖也抱廟廊憂。
登高遠望恨無端,滿目烽煙不忍看。未了寸心慚負國,欲擎只手恨休官。
長河馬邑西風緊,枯樹蟬聲夕照寒。青眼終歌一搔首,問誰砥柱挽狂瀾。
憶昔春明作吏來,風波如此信堪哀。有人竟誤東坡死,何地能容北海才。
悵望飛鴻遵淺渚,虛傳市駿上高臺。凄涼怕聽軍書報,且盡茱萸酒一杯。
酒酣萬事付悠悠,其奈消愁愁更愁。去國荀卿偏適楚,辭家王粲強依劉。
虛聲到耳驚風鶴,浩氣填胸逼斗牛。一語自嘲還自笑,江湖也抱廟廊憂。
登上高處遠望,無端涌起滿腔憤恨,滿眼都是戰亂的烽火,實在不忍心看。我那未完成的報國之心,讓我慚愧辜負了國家,想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卻遺憾已辭官。長河那邊馬邑之地西風正緊,枯樹上寒蟬哀鳴,夕陽的余暉透著寒意。我以青眼看待世事,最后只能搔首悲歌,試問誰能像中流砥柱一樣挽回這危局?;貞浲舻骄┏菫楣?,如今這動蕩的局勢真讓人悲哀。有人竟然誤傳東坡已死,哪里又能容得下像北??兹谀菢拥馁t才。惆悵地望著飛鴻在淺灘棲息,空有高價買駿馬的傳說。凄涼中怕聽到軍中傳來的戰報,姑且飲盡這杯茱萸酒。酒喝得暢快時,把萬事都拋到腦后,無奈借酒消愁卻愁上加愁。像離開故國的荀卿去了楚國,辭家的王粲勉強依附劉表。虛名傳入耳中,讓人驚如風聲鶴唳,浩然正氣填滿胸膛,直逼斗牛星宿。自己說一句話自嘲又自笑,身在江湖也懷著對朝廷的憂慮。
津門:天津的別稱。
無端:沒有來由。
烽煙:戰火。
未了寸心:未完成的報國之心。
擎:舉。
馬邑:今山西朔州,古代軍事要地。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
砥柱:比喻能擔當重任、支撐危局的人。
春明:原指唐都長安的春明門,后泛指京城。
東坡:指蘇軾。
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
飛鴻:飛行的鴻雁,常比喻游子。
市駿:指燕昭王筑黃金臺買千里馬骨的典故。
茱萸酒:用茱萸浸制的酒,古代重陽節有飲此酒的習俗。
荀卿:即荀子,曾離開齊國到楚國。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依附劉表。
驚風鶴:即風聲鶴唳,形容驚慌失措。
斗牛:星宿名,指天空的斗宿和牛宿。
廟廊:指朝廷。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國家處于動蕩戰亂時期,詩人可能因官場不順或對國家局勢失望而辭官。當時社會矛盾尖銳,外敵入侵,朝廷腐敗,賢才得不到重用,詩人在這種背景下登高感懷,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憂慮和悲憤。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身報國無門的苦悶。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局勢的關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何處春深好,春深遷客家。
一杯寒食酒,萬里故園花。
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紫翠光凝澤國秋,
勝游多向小瀛洲。
憑闌笑傲煙霄上,
可是仙家十二樓。
一篷駛出大洋中,
絕小瓜皮不畏風。
溷入波心捕鰉鯉,
求財直欲到龍宮。
乞得筋骸伴老農,一丘春興有誰同。
禽聲路入笙簧里,花色人行錦繡中。
薙草養蘭修故事,鑿渠引水著新功。
羲和叱馭應難挽,愁見顛狂柳絮風。
涇川小妹洞庭女,暮牧乖龍夜行雨。
駕迎歸魚媵愁,海天春風浩無主。
犀釵割水魮珠滑,彩衣帝錫瑯璈八。
星機繀霧虙妃裙,鮫匹凌波雒神襪。
銀漢通光月漉漉,桂華倒映鼉鱗屋。
洗妝浴日瀛浪紅,起掃空青兩蛾綠。
餌郎靈藥十千年,榆旁植柳姓在天。
七條縆水彈哀弦,九州平地移寒煙。
有兔何爰爰,宅我中谷阿。中谷一何邃,山石郁嵯峨。脩篁蔭清風,秋鞠揚其華。于偃復于息,為樂將如何。
月明流夕光,零露白湛湛。饑食野田草,困息山石陰。物性有固然,衛生良已深。不見虞人罝,肅肅施中林。
青門祖帳太荒淫,春已迷陽可陸沈。
躡險擬看沒字碣,涉園聊對無弦琴。
梅知解紱宜名福,華不揮金舊是歆。
風御泠然蹤跡遠,但憑罔象試追尋。
江城花落滿溪煙,送汝于歸二月天。一路暖風琴瑟好,春聲都在木蘭船。
此去蘋蘩慎所司,西湖花鳥莫相思。同懷姊妹憐卿小,珍重初離膝下時。
水榭風鐙廿四橋,乘鸞月夜好吹簫。雙魚切記勤芳訊,莫負春江一夜潮。
清風林下說才華,久有詩名重謝家。學罷杭州大梳裹,又彎新髻插瓊花。
怪得檐前溜,原來是雪消。
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
寒雁鳴沙磧,饑鴉啄柳條。
物情總如此,吟鬢任蕭蕭。
屏低六扇,耐朝來、慣度藥爐煙影。著背寒生簾不捲,陰雪瓦棱猶剩。
炙炭才紅,呵毫未黑,懶趣唯耽靜。誰來尋伴,小窗天氣初暝。
同是千里依人,柔情繞指,為惜天涯病。流水年光如夢里,孤負燈前人醒。
串斷喉珠,字消心篆,繡被多時冷。笑拈圖畫,一團梅竹相映。
萬里風聞海上兵,江南消息未分明。
行藏唯恐慚師友,離亂無因問死生。
再返皋橋迷舊廡,重逢市倅失真名。
潛蹤直入趺堂拜,錯愕相看愾一聲。
陌上兒童說,時清長吏賢。
豈能無樸教,不過示蒲鞭。
采彼輕柔質,施諸牧御權。
坐令強梗者,若撻市朝然。
院舍棠陰合,圜扉草色鮮。
弛笞能敗子,威愛貴兼全。
晨興方凄凄,永日遂淅淅。
沾濡花上重,瀟灑樹間密。
稍急始紛喧,漸繁轉寥寂。
空宇難獨對,幽窗易成夕。
端居復無聊,賴茲披往籍。
李侯薄為吏,謀句特清泚。
涉旬暫北游,理艇復南指。
斯人直俊鶻,豈獨詩境美。
鄭公二年別,堅臥對江水。
因侯乞詩卷,兼用訊安止。
吳山青可念,修路記逶邐。
明發及鶯飛,江春黯千里。
秋風一何慘,物形隨以變。秋風如無情,蟲鳥聲俱怨。
我無外物累,但有屋中燕。翩翩勢將去,盼盼如有戀。
此物雖至微,其舊殆可念。而況西郭交,年將屈五指。
南城文字閒,東皋松竹里。氣類亦相合,老少兩忘齒。
昔居吾舍傍,今在河之涘。船頭纜將解,船上桅將起。
留君恨不早,此役定難止。如何舍我去,處我復何以。
君看淮泗閒,一派良可喜。從來病濁污,而今稍清泚。
人方涉其流,冠纓殆可洗。此行君樂否,一千五百里。
未見洛陽山,先見洛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