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四
淡月籠花花映窗,
好風吹竹竹浮香。
夢回何處一聲笛,
人靜山幽天正涼。
淡月籠花花映窗,
好風吹竹竹浮香。
夢回何處一聲笛,
人靜山幽天正涼。
淡淡的月光籠罩著花朵,花影映照在窗上;和暖的風輕拂竹林,竹子浮動散發(fā)出清香。從夢中醒來,不知何處傳來一聲笛聲;人聲寂靜,山景清幽,天氣正涼爽。
籠:籠罩。
映:映照。
浮香:浮動的香氣。
夢回:從夢中醒來。
幽:清幽。
此詩為和韻之作(“次韻”指按原詩韻腳和用韻次序唱和),是詩人與友人余仲庸以《松風閣》為題唱和的組詩第十四首。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未詳,從詩中清幽意境推測,或作于詩人閑適之時,通過對自然景趣的捕捉傳遞內(nèi)心的平和。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夏夜山景,通過月、花、風、竹、笛等意象的組合,勾勒出一幅幽美靜謐的畫卷,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陶醉與閑適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語言清新,意境淡遠,是一首典型的山水閑適詩。
正色休誇滿地黃,
秋來白帝是當王。
繁華夢醒三更月,
粉本圖成一夜霜。
彭澤歸來人已老,
白衣送到酒都香。
瑤臺此日群真會,
未許紅塵半點飏。
馬跡車塵不自由,幾年才到曲江樓。
廟堂勛業(yè)歸彝鼎,湖海文章寄斗牛。
世路有情人易老,斜陽無語水空流。
天風吹亂雙吟鬢,又喚荊南花鳥愁。
輕舍柴桑悔欲追,
雖無所激亦謀歸。
子規(guī)大似相知淺,
猶慮淵明未見機。
高巖有薇,深谷有芝。
人生實難,委曲何為。
詰朝云出雨如傾,向晚云歸日逗明。不比世間翻覆手,望云人要驗陰晴。
有動皆從靜處生,嵐光正與日爭熏。山靈要眩游人眼,石縫中間旋出云。
心覽沖虛厭物波,
樽前肯聽雪兒歌。
能捐伐性嬋娟斧,
不必樛枝號養(yǎng)和。
山椒夐絕無人到,
流水泠泠漱古苔。
八十山翁不扶杖,
一月騎驢來一回。
一徑入幽深,迢迢接遠林。
草堂無俗客,竹塢有鳴琴。
欲覓吟詩伴,還期載酒尋。
古來韜隱者,不肯屈黃金。
嘗聞斐君子,外節(jié)以中通。
虛心應霜雪,夷險無春冬。
又聞髯大人,柔外且剛中。
霜雪莫之陵,雨露無全功。
以茲庇本支,不與時芳同。
遙遙念先德,毋忝爾芳蹤。
若欲問圣學,詣學竹與松。
何以學竹松?生理一無窮。
剛通本陽德,去去成群龍。
樹影團云,樓陰壓水,午風無力。卷上晶簾,涼鷗夢痕碧。芳情楚楚,應解念漂零詞客。愁寂。單舸鬧紅,有鴛魂棲息。
青錢萬陌。難買嬋娟,空香久狼籍。何時載酒,小艇任南北。只讓舊時絲柳,記得個人來歷。怕滿湖金粉,還做六朝秋色。
青蓋迎秋,紅衣墜晚,似嫌風力。脂粉清輝,圓冰射花碧。今宵載酒,誰念我江南愁客。人寂。吹過暗香,是伊家蘭息。
楊垂御陌。芝問天階,侯封遜仙籍。鴛鴦一水,肯到白狼北。鏡里可憐春好,舊日與誰同歷。對者般花朵,空想莫愁顏色。
蓮葉香中,柳絲影里,六朝金屋。花艷如人,人還艷如玉。一雙燕子,慣七二鴛央同宿。棖觸。江上遠山,學當年眉綠。
鷗邊睡熟。飛夢吳天,秋心正凄獨。今宵料得,客在石湖曲。載個鬧紅單舸,熨遍小紅裙幅。把此時幽怨,分付兩枝橫竹。
斜日照秋草,下馬吊燕王。石人林立,不辨英國與三楊。五百年前靖難,榆木川中遺恨,明史已周詳。碑語無足信,松柏滿高岡。
啟陰洞,陟幽闕,轉(zhuǎn)玄堂。人間萬事變化,今古幾滄桑。乞有時而為帝,負有時而忽賤,陳跡盡堪傷。且覓草庵宿,山霧濕衣裳。
汝從元歲侍今皇,誰念先朝老奉常。
一出云霄空悵望,十年岐路各蒼茫。
春天縹緲金莖露,晝?nèi)针硽枳系钕恪?
獨有楊雄尚陪從,白頭抽筆賦長楊。
汝父先朝露,人悲失首丘。伯鸞頻客死,梅福早仙游。返葬關河杳,招魂弟子愁。艱難扶襯去,嗟爾孝無儔。
亦有要離墓,無如傍哲兄。沒猶敦孝友,生不愛功名。白雪才難盡,黃花節(jié)已成。瓜田今罷灌,苕水為誰清。
白首遺民少,青山故國非。誰憐溝壑里,盡是芰荷衣。逆旅煙多冷,浮生露易晞。孤兒憐爾苦,匍匐墓田歸。
白華天性好,黃石父書存。詎改三年道,難忘五世恩。劍虹浮白日,兵氣結(jié)黃昏。年少多輕俠,須將詩禮敦。臨風盡一哭,淚灑越江濱。白首少知己,黃泉多故人。引棺愁道遠,磨鏡苦家貧。何日杼山上,來披宿草春。
地爐無火一囊空,
雪似楊花落歲窮。
乞得苧麻縫破衲,
不知身在寂寥中。
生男無喜。
生女無怒。
獨不見衛(wèi)子夫霸天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