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齋秋感二十首 其十六
欲雨雨不墮,謂晴晴無期。秋陰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華盛不長保,百卉忽已衰。蕭颯枯草中,嘉菊遺妍姿。
淵明但熟醉,不作騷人悲。悲更盛于騷,俗士焉得知。
感極每欲死,唯酒能寬之。幸有杯中物,勿惜時一持。
欲雨雨不墮,謂晴晴無期。秋陰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華盛不長保,百卉忽已衰。蕭颯枯草中,嘉菊遺妍姿。
淵明但熟醉,不作騷人悲。悲更盛于騷,俗士焉得知。
感極每欲死,唯酒能寬之。幸有杯中物,勿惜時一持。
想要下雨卻沒有落下,說要放晴卻沒有期限。秋日陰云籠罩,白日暗淡,陰寒的云低沉垂落。繁華不能長久保持,百花忽然間都已衰敗。在蕭瑟的枯草之中,唯有美麗的菊花仍留存著妍麗的姿態。陶淵明只圖醉飲,不作騷人般的悲秋之嘆。我的悲愁比騷人的悲秋更濃烈,世俗之人又怎會知曉?感慨至極時幾乎想要死去,唯有飲酒才能寬解愁緒。幸好還有杯中酒,不要吝惜時常舉杯。
墮:落下。
謂:以為。
華盛:繁華茂盛。
蕭颯:形容草木蕭瑟的樣子。
嘉菊:美好的菊花。遺妍姿:留存下美麗的姿態。
騷人:指屈原等悲秋的詩人。
寬之:寬解愁緒。
杯中物:指酒。
此詩當作于秋季,詩人面對秋日陰晴不定的天氣與草木榮枯的自然變化,觸景生情。結合‘淵明但熟醉’等句,或作于詩人心境沉郁之時,通過秋景抒發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與內心的悲愁。
詩以秋日陰晴難定、百花凋零之景起興,突出菊之堅韌,借陶淵明典故對比自身更深的悲愁,最終以酒寬心作結。全詩緊扣‘秋感’,情感層層遞進,語言質樸而情致深沉,展現了詩人對生命盛衰的思考與個體愁緒的宣泄。
春水何消閘令為
柳邊幸有酒家旗
呼童甫買他鄉醉
又被東風當面吹
無春一點到田廬,
有雪千莖上鬢須。
昧爽小孫喚翁起,
勸簪柏葉飲屠蘇。
萬壑秋濤碣石摧,舳艫夜覆白溝隈。
蛟龍怒閃靈旗出,雁鶩群爭玉粒回。
天道九年頻水潦,人煙三輔見蒿萊。
司農籌國應多算,民立東南亦可哀。
灑掃宣華舍此君,
煙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葉葉清風滿,
莫忘今年借宅人。
萬個筼筜一草廬
傷心埋璧十年馀
革聲誰聽尚書履
金榜空懸少保書
無復遺音追正始
尚傳新作過黃初
真成一代風流盡
歡息浮生信六如
炊煙連斷靄,隱隱見松亭。亭中有靜者,單讀凈名經。
煙渚輕鷗外,晴巒畫鹢前。何須苦聯句,觸眼白云篇。
三載饑驅走路歧
一春風雨倍凄其
黃金最是無情物
長使深閨怨別離
曾記當年楊柳肥,
傘墩堤上試春衣。
于今極目皆衰草,
為問寒煙幾度飛。
薄衾孤擁,聽車鈴響急,冷光催動。剛趁著、殘月余輝,任露冷煙迷,馬嘶塵弄。茅店雞聲,可也入、獨眠人夢?過燕南趙北,倦倚輕鞍,漂泊誰共?回首挑源深洞,算幾時、忘了柳嬌花寵。記得惜別心情,待拋卻金鞭,珠淚偷涌。落魄風標,慚愧是、秦樓簫鳳。苦沖寒,又隨征隊,曉風暗送。
乍停吳榜,指靈山深處,待攜筇杖。吹幾陣、料峭東風,喚得得青驢,繞過林莽。一半斜陽,蚤已掛、古藤蘿上。更松聲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難狀。莫說圖景惝恍。想當年僧紹,始窮幽賞。羨煞渺渺禪棲,隔世界由旬,盡刬煩障。慚愧塵容,且暫領、煙云供養。約他年,結茅行藥,采芝拾橡。
片帆遙指,秋容如畫,綠波頻艤。正群推、制錦無雙,況夢筆生花,賦情閑麗。曾到蓬萊候雉尾,春移庭陛。把荷衣、換了玉褲,聽歌又夸仙吏。尊前且探篋笥,數流傳今古,南夢遺事。回首見、一點湘煙,好添與江郎,幾多詩意。長途渺渺,喜結伴、叢蘭芳芷。但惆悵,竹西人遠,暗揮別淚。
共工觸天柱,西北遂傾墜。
重煩五色石,復得天定位。
神媧抑何心?補天不補地。
東南大海中,遂令日生事。
靈鰲實天遺,受釣誤貪餌。
岱輿與員嶠,坐失神山二。
蓬萊固無恙,左股復割棄。
為天謀者誰?敢道無遺議?
諸仙各神通,坐視果何意?
閒愁落萬古,茫茫渺難計。
徒勞炎帝女,填海作精衛。
名臣才女各千秋,
自赴金陵五上樓。
看遍芰荷還借問,
滿湖香艷倩誰收。
舊游重到一凄然,電制光陰又四年。
老輩漸聞歌《薤露》,滄波真易變桑田。
出關符傳行人璽,橫海旌旗下瀨船。
今日荷戈邊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
紅綃中單白玉膚,問著恐是徐卿雛。不須劉尹評身價,但道方回勝也無。
窄衫微卷按歌頻,人道春卿桃李春。若使青蓮聽一曲,悔將潭水比汪倫。
紫翠重重罨畫間,東南勝槩似淮山。水晶宮里神仙宅,看取西風跨鶴還。
向來大父宰鄞時,滿眼春花錦繡帷。歸取家藏瑤帙看,吾翁亦有贈行詩。
曉發孤帆暮未收,微風吹度隴西頭。
山含韋曲連村靜,水繞函關泛月流。
蝶夢夜頻歸故國,鴻聲時復報新秋。
聞道潮陽正征戰,捷書何日到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