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學頌一十五首 其十二
翠竹山茶映落霞,
猿啼鵲噪道誰誇。
一葉墜時秋遍界,
春風微動一時花。
翠竹山茶映落霞,
猿啼鵲噪道誰誇。
一葉墜時秋遍界,
春風微動一時花。
青翠的竹子與山茶花映襯著傍晚的云霞,猿猴的啼叫和喜鵲的喧鬧中,這禪道又有誰能自夸領悟?一片葉子飄落時,整個世界都已染上秋意;春風微微拂動,瞬間便催開了滿樹繁花。
映落霞:與晚霞相互映照,描繪傍晚自然景色。
道誰誇:指禪道的真諦難以用言語自夸領悟。
遍界:整個世界、全部空間,此處指秋意彌漫。
一時花:形容春風拂動時,花朵瞬間綻放的景象。
《學無學頌》為宋代曹洞宗高僧宏智正覺(1091-1157)所作,屬其闡釋‘默照禪’思想的重要偈頌。此首作于其傳法時期,通過自然意象揭示禪法‘無學之學’的真諦,即禪道無需外求,當下即是。
全詩以自然景物的動態變化為喻,闡釋禪宗‘觸目是道’‘當下頓悟’的核心思想。通過葉墜知秋、風動花開等日常現象,點明禪理的自然流露,語言凝練,意象生動,是禪宗詩偈中‘以景說禪’的典型之作。
置卻功名土苴間,滄洲長與白鷗閑。到門秋水當天坐,繞屋蘆花帶雪關。明月滿川惟載鶴,清江一笛正看山。只慚碌碌東西者,贏得流年損壯顏。
有國有家者,知人實為艱。知人竟何為,乃在用舍間。宵人不可用,用則穢清班。君子不可舍,舍則槁空山。子瑕據津要,伯玉甘退閒。孰知賢不肖,治亂誠所關。鳳凰覽德輝,一去不肯還。豺狼臥當道,令我涕潺湲。
影事前塵夢化煙,生涯淡泊且隨緣。薄田秫稻都成酒,醉墨梅花不賣錢。何肉周妻無礙佛,癖王聱叟欲成仙。性根頓悟非難事,修煉何須五百年。
雷雨何年下九天,公為舟楫濟長川。涸鱗亦逐龍蛇動,異氣先沖牛斗邊。總謂相君扶帝力,忽傳飛詔落巖前。但隨一氣洪鈞轉,造物豈知然不然。
記得門前碧水深,芭蕉無語自成陰。卷簾時有冷香侵。經雨經風何處淚?相知相惜故人心。茗馀詩徑許同尋。
胸次光風霽月明,論文袞袞九河傾。一辭天上金鑾直,再見湘南竹馬迎。梁相合圖煙閣上,鄭公忽去雪山輕。眼看過棹呱呱泣,誰謂衡州浪得名。前年旌節駐江湄,始向清揚識紫芝。名系南陬朱鳥影,官兼東觀白云司。初驚楚俗招魂些,已見羊公墮淚碑。千古風流鐘嶺嶠,湘人應配曲江祠。
誰分大宛天邊種,移向中堂火畔栽。馬乳滴垂青貝合,龍須還裊紫煙回。人為競賽天工巧,一盞寧吝十寶財。蟻酒笙歌歡勝會,須臾五夜盡成灰。
秋林落葉不堪聞,野戍維舟靜夜分。明月窺篷如笑客,寒潮搖夢遠尋君。蘭心尚記燈前語,雁使難逢海上群。為問湖山終日待,更誰尊酒共論文。
自昔名花羨牡丹,春風嬌艷令人歡。若教植此沉香北,也得君王帶笑看。
持節俱從遠地回,連床兩喜宿烏臺。談詩細雨燈前落,對酒清風柳下來。白雪敢歌當日調,青云未負此生懷。霜蹄曉踏香泥去,笑指空衢萬里開。
江天咫尺悵離群,一聽鶯聲倍憶君。七十芙蓉明月夜,登臺曾共細論文。
珰焰彌天震九閽,剪除榛棘掃乾坤。百年養士思先帝,一詔求賢拜至尊。臣本草茅常引領,人非木石盡銜恩。魚鹽版筑風云氣,灑涕重招楚澤魂。
坐看日月走壺中,久識虛無是本宗。瑤草香生璚署雨,巖花影動石壇風。衣冠奕世名何遠,印劍傳家譽自隆。長憶耆山舊游日,仙巖高處興無窮。
當年姓字列仙曹,醉逐西王折海桃。萬策水平祥霧合,峨眉嵐靜使星高。泥封明日傳清詔,臺量何人薦佩刀。老去功成解金印,臥云閒笑一生勞。
飛夢山隈與水涯,繁英原不傍人家。能勝秋色唯君在,為近中年始惜花。絕壁千層不度云,但持霜菊訊劉君。年年抱影江頭立,秋色愁余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