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張真人見寄韻二首 其一
坐看日月走壺中,久識虛無是本宗。瑤草香生璚署雨,巖花影動石壇風。衣冠奕世名何遠,印劍傳家譽自隆。長憶耆山舊游日,仙巖高處興無窮。
坐看日月走壺中,久識虛無是本宗。瑤草香生璚署雨,巖花影動石壇風。衣冠奕世名何遠,印劍傳家譽自隆。長憶耆山舊游日,仙巖高處興無窮。
大鎗嶺下馬頻揮,大柳岡頭客漸稀。烈火燎原虓虎避,疾風驚草雉雞飛。山回轉覺郵亭遠,月下先愁驛路微。野戍誰家多種竹,旅懷當此更依依。
飛梁千尺駕通津,頓使魚城氣象新。上下樓臺因舊跡,往來輿馬憶前人。青云題柱誰無志,仙襪凌波卻有塵。城上金鰲高閣在,傅枹伐鼓祀江神。
晝靜清江獄,春調衣錦弦。去妖人共異,息盜史堪傳。使節臨鄉國,郎星照楚天。穆陵親擢士,公不愧諸賢。
新浴坐溪館,微涼在虛襟。風條振宿雨,石泉和鳴琴。因茲塵外境,怡我關世心。何事城郭居,煩思苦沈沈。
妾有古明鏡,光彩分妍媸。君面雖可照,君心未必知。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馀。卻被世人知去處,更移茅舍作深居。
昔校陪京士,曾看吳苑花。今參玄武部,還泛大江槎。世路疲行役,風塵老歲華。棲筠原重望,日下看宣麻。
石家門前金欲流,石家別館如深秋。度盡清涼臺上月,玉人歌舞不教收。
武嶺門前路似弓,湘人來訪越人蹤。縱然湖海陳郎在,不放山川謝履空。今古事,總相同,剡溪依舊夕陽紅。有情風捲無情浪,淘盡神州一代雄。
當時仰望公,畫筆開生面。之官惟琴鶴,千載趙清獻。
今朝不用小烏篷,信步湖山翠黛中。好是晴秋澄若洗,望山橋上望雙峰。
風定清煙冷自消,月明秋水浸蘭橈。歸心不與游塵息,空混滄波影動搖。
瀲滟波光芳草渡。一角茅亭,綠樹深深護。百囀流鶯啼不住。料應迷了來時路。莫放韶華輕易負。細語商量,燕子將人妒。曲檻回廊留念處。人間風月皆塵土。
壁立萬仞清流山,橫截萬古清流關。人間險固不可少,老天生此青孱顏。平生細讀五朝史,柴郎亦是奇男子。斬關縛取二將軍,點撿真人入驅使。我來吊古當窮冬,陰崖草木號天風。當時戰處杳無跡,惟有明月留山中。圣代車書會同久,此地無勞置官守。長歌一曲下關來,夜市還沽釀泉酒。
山川百蠻國,雨露九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