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二首
幻身千古盡凋殘,是幾登仙幾涅槃。迷境難開千眼相,衰顏誰駐九還丹。晚來歲月驚如擲,老去情懷澹自酸。冥造不須愁里誤,酒杯端合強追歡。
同游漸損逝川波,病體支離奈老何。甲子已周仍有幾,春秋過盛亦無多。仙凡枘鑿終難合,海岳沈迷豈易磨。學道未成雙鬢雪,悠悠人事日蹉跎。
幻身千古盡凋殘,是幾登仙幾涅槃。迷境難開千眼相,衰顏誰駐九還丹。晚來歲月驚如擲,老去情懷澹自酸。冥造不須愁里誤,酒杯端合強追歡。
同游漸損逝川波,病體支離奈老何。甲子已周仍有幾,春秋過盛亦無多。仙凡枘鑿終難合,海岳沈迷豈易磨。學道未成雙鬢雪,悠悠人事日蹉跎。
虛幻的肉身終將千古凋零殘敗,這世間有幾人能真正登仙又有幾人能修得涅槃?迷亂的境遇難以洞徹如千眼之相,衰老的容顏誰能靠九還丹永駐?傍晚的歲月流逝令人驚心如被拋擲,老去的情懷淡泊中自感悲酸。自然造化不必在愁緒中耽誤,應端起酒杯勉強追尋歡顏。一同游歷的友人漸如逝水般減少,病弱的身體支離破碎又能拿衰老如何?六十年一輪回已過還剩幾何,春秋鼎盛的時光也所剩不多。仙凡之念如榫卯難合終難相融,對山海的癡迷又怎會輕易消磨?學道未成雙鬢已白如霜,悠悠人事每日都在虛度蹉跎。
幻身:佛教語,指虛幻不實的肉身,喻人生短暫易逝。
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指超脫生死輪回的狀態。
九還丹:道教傳說中反復煉制的丹藥,據稱可使人長生。
甲子已周: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已周”指已過一輪。
枘鑿(ruì záo):榫頭與卯眼,比喻彼此不合、矛盾。
海岳沈迷:對山海勝境或修道之事的執著沉迷。
此詩當為詩人晚年所作。彼時或經歷友人離散、身體衰病,學道理想未竟,面對時光流逝與生命有限的現實,借“自傷”二字抒發對人生缺憾的深刻感慨,暗含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自傷二首》以衰朽之身、流逝之歲為引,從肉身衰老到精神追求(學道)的落空,層層遞進展現“自傷”內核。詩中既有個體生命的悲情,也蘊含對存在本質的思考,語言樸拙而情感厚重,是晚年心境的真實映照。
雅俗豈殊調,今古信一時。
晴雨草木長,摸索皆我詩。
善來子趙子,身世忽若遺。
顧瞻絕代人,乘閑有幽期。
和潤見名理,處處清氣隨。
坐臥泉亂鳴,孟夏涼侵肌。
睡余供茗事,禪榻鬢成絲。
進退出處間,何心玩易羲。
江國春來淺,新年雪未闌。
雨霏初急急,霰集復漫漫。
固喜成三白,寧憂已十寒。
微吟窗色晚,清聽落聲干。
魚莊借榻眠春風,湖吹晚煙波拍空。
是中祇可飲醇酎,摩挲醉眼花能紅。
兩峰高高浴鳧亂,杜若汀前楊柳岸。
相逢君嬾我更閑,不用長歌白石爛。
已過中秋月,木犀猶少開。
固嘗同客飲,終是欠朋來。
烈士志何在,幽人喚不回。
凄風亂紅葉,零雨濕荒苔。
天下之好事,不我則彼為。何必獨我出,然后為得時。
但恐才學短,講論日以卑。豈止身非賢,君民何所宜。
我雖無用處,連蹇于茅茨。所幸眼未昏,英妙見于斯。
君學既不器,君才復不羈。一尉已三年,東上不可遲。
國家仁德深,丕冒及四夷。中間臺閣尊,政事多臯夔。
拔茅果匯征,四夷易鞭笞。薰兮方南風,聽我歌此詩。
蛤蜊因酒得天全,踞無龜殼吾非仙。
六跪二螯猶回旋,左手急持思拍船。
螺之辣者真海鮮,每或酌侑能醒然。
竹隠君其詩中權,知我托落醉欲眠。
走送三物寸簡傳,青燈山牖瓶梅邊。
食之既矣吟一篇,比耶興耶今何年。
山梅占殘雪,晚色轉幽徑。
塵銷水石潤,所至集虛聽。
僧窗話未圓,茗椀味初定。
澹泊歲寒心,浮空殷鐘磬。
清飆吹塵玉溪煙,龍舟未收菖蒲天。
城東寶香祈永年,振振公子陳醮筵。
雨零霞外來群仙,德我壽我明自然。
宣簡流芳正綿延,華裾織翠金丹圓。
別墅能懷謝,開軒既有云。
大田還筑室,小醉話知聞。
葉縣仙非俗,蘭亭字不群。
吾儕今老矣,隨意度朝曛。
養疴倦還往,南山臥荒廬。
風簷灑云雨,急景歲序徂。
曠焉親知樂,睇望東城隅。
即事聊自吟,爰寂守玄虛。
淡淡春晴晚,窗前燕子飛。
酒杯誰共飲,詩筆自孤揮。
上冢家山遠,下湖仙苑稀。
空多冶游者,扶醉趕門歸。
春山非隠淪,乃作養生計。
豈無軒裳心,蓋欲了千歲。
當其稟賦初,沖氣甚微細。
誰知憂患多,坐使百脈滯。
海仙用奇語,安眠可元契。
因之地爐煖,綿綿見根蒂。
乾坤一交泰,日月去昏翳。
萬事俱若遺,一身且康濟。
夜色起佛屋,遙遙一鐘鳴。
年運今何時,共此觴詠情。
竹爐煴深煖,紙窗留微明。
舉手揖坐客,為善無近名。
庭中鮮香起,猶覺春有余。
豈謂眾芳歇,而乃自發舒。
溫風拂波軟,朗日明林虛。
盤盂作態度,翡翠為襟裾。
一枝已惱我,滿欄無奈渠。
偶爾著醉目,何礙幽人居。
東南蟠海嶠,天也斲閑民。
歲月高儕侶,江湖競比倫。
楊劉萬代手,溫李再生身。
雪跨水懸處,游魂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