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六祖范和尚頌
范公頭上著枷,
涪翁腳上著杻。
且共彌勒過冬,
閒坐地爐數九。
范公頭上著枷,
涪翁腳上著杻。
且共彌勒過冬,
閒坐地爐數九。
范公頭上戴著木枷,我腳上套著腳鐐。暫且和彌勒一起過冬,閑坐在地爐邊數著寒天。
枷: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制刑具。
杻(chǒu):古代套在犯人手上或腳上的木制刑具。
涪翁:黃庭堅的自號,此處為作者自稱。
彌勒:或指彌勒佛,也可能是對范和尚的戲稱,暗含超脫之意。
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是冬季寒冷期的俗稱。
此詩為黃庭堅晚年貶謫期間所作。黃庭堅(號涪翁)一生屢遭貶謫,晚年流放宜州時仍保持豁達。六祖范和尚是其交游的禪門友人,詩中以“枷”“杻”自喻困境,實則借與友人“共過冬”的日常,展現超越世俗磨難的禪者心境。
全詩以戲謔之語寫困境,以閑適之景顯超脫,既可見黃庭堅面對貶謫的達觀,亦體現宋僧詩“以俗為雅”的特色,是禪意與生活相融合的小品佳作。
檻邊花外盡重湖,
到處懷觴興不孤。
安得家家尋畫手,
溪堂遍寫讀書圖。
平生兄弟劇流連,高會南樓盡少年。
往事酒杯來夢里,新聲歌板出花前。
青城道士看游戲,白發衰翁漫放顛。
雙淚正垂俄一笑,認君真已作神仙。
相思堤上柳。喚漁童樵青,繫船沽酒。水鶴飛來,背亂山無語,共君招手。莫上層樓,春已在、斜陽時候。雁磧沙寒,潮落潮生,暮帆催又。
塵海吟身驚瘦。剩卅載才名,對花消受。尚著宮衣,聽夜窗弦索,淚殷雙袖。眼底滄桑,休更疊、哀蟬凄奏。怕問王孫芳草,淮陰渡口。
曉鏡妝開紅蓼。小鳥弄枝巧笑。
含桃露,浥芳叢,夜夜燒香心悄。
月柔,風杳。環佩云歸碧島。
子弱宗祧重,千金一發懸。未能成汝學,常恐辱吾先。客路青云外,家山夕照前。萬金書半紙,無雁請誰傳。
聞汝燈窗下,工夫頗用心。逢人知問字,對譜解彈琴。好作儒林秀,休嗟學海深。吾家稱世閥,喬木正陰陰。
歸心何所似,滄海日東之。念汝逾三載,逢人寄一詩。層憂填肺腑,多病損容儀。始信黃金盡,能令壯士悲。
生長逢昭代,羈棲愧此身。有官居牧伯,無德報君親。積善由先世,傳芳屬后人。家藏書萬卷,子孫未為貧。
西城門外龍山路,
乘興來游不厭頻。
后日重陽須一醉,
青松系馬菊留人。
九十春光今第一,忙中日月多相失。
人生逢春要惜春,莫使春光慣笑人。
今日春風到我家,報□□□□□□。
□□□□□□□,□□□□□□□。
先生清夢繞林泉,黃紙除書拜地仙。
報答吾君吾相了,徜徉某水某丘邊。
事光白傅求閑后,銜似溫公約史年。
笑向故山猿鶴說,古來晚節幾人全。
探支重九日,試手菊花斟。論置人繁寡,觴行自淺深。
風能度林杪,月亦吐山陰。四聽蟲仍起,中還著我吟。
平生羞狗監,何啻失羊斟。與子風期尚,相要林壑深。
分甘駒在谷,寧事鶴鳴陰。此日胡為樂,詩成改又吟。
杰閣危甍架紫煙,探奇誰向泬寥天。
也知說夢還成夢,可許求仙便得仙。
國到華胥終杳渺,事如蕉鹿亦因緣。
多生為問情何著,辛苦春蠶欲再眠。
細細香塵暗六街,魚鱗淺碧暮云開。
新妝褰幕全身見,誤馬隨車一笑回。
酒釅頓忘風力峭,夜長猶恨漏聲催。
京華舊侶彫零盡,短鬢成絲心未灰。
堂堂如戟好髯須,一幅丹青嫁妹圖。豈筮羲爻歸帝乙,休教營室誤黃姑。女蘿山鬼三章曲,槐笏烏靴七尺軀。恰值桃符新換日,終南迎送有神荼。
鳳歷新頒溯斗躔,七旬自是古稀年。河山兩戒升平日,聞見四朝僻壤天。酒飲屠蘇杯共醉,音調太簇律開先。遙知烽火今猶警,愿祝東南奏凱旋。
年年奔走似浮萍,
到處逢人眼尚青。
底事清溪溪面水,
化紋上得我天庭。
燕地秋聲起,辭家憶自春。
關山云外道,風雨夢中身。
客久知金貴,途窮覺仆親。
微名何足戀,悔作遠游人。
解用不須雙刃劍,
延齡何必九還丹。
尉遲□不在家死,
獅子那能食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