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警
嬰兒之態,終身之謀。人知是務,同俗是求。
卑污凡近,日趨下流。
大人之度,天下之慮。天知是祈,同理是顧。
高明光大,天衢放步。
嬰兒之態,終身之謀。人知是務,同俗是求。
卑污凡近,日趨下流。
大人之度,天下之慮。天知是祈,同理是顧。
高明光大,天衢放步。
保持嬰兒般純真的狀態,以此作為一生的追求。人們若只知道做世俗之事,追求與世俗相同的東西。就會變得卑污平庸,漸漸走向下流。有德行的人有宏大的氣度,會考慮天下大事。祈求上天的認可,顧及天下共通的道理。這樣就能高尚光明,在廣闊的天地中自由前行。
嬰兒之態:指嬰兒般純真、自然的狀態。
務:事務。
同俗:與世俗相同。
卑污凡近:指品格低下、平庸。
大人:有德行、有見識的人。
度:氣度。
祈:祈求。
同理:共通的道理。
高明光大:高尚光明。
天衢:天空廣闊的大路,比喻廣闊的天地。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社會上一些人追逐世俗名利、品格低下的現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自我警醒,同時也可能有勸誡他人之意。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人們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宏大的志向,不要陷入世俗的追求。其特點是對比鮮明,道理深刻。在文學上雖不算有突出成就,但具有一定的勸誡和教育意義。
十載文華蓋眾英,州庠微祿代躬耕。
半生甘為方穿礙,此假那因曲木驚。
折角談經于道勝,低簪下匕以身輕。
兩朝大典資編削,莫向西風厭宦情。
高材磊落氣崢嶸,命薄難將智力爭。
赤米白鹽生理窄,紅蓮綠水宦情輕。
曾期虛閣憑欄醉,不遂扁舟適野迎。
汝已反真歸大化,山城空慟十年兄。
列國提封倚樂亭,九河分處見孤城。
池臺釣罷人何在,邱垅春來草自生。
遺像丹青皆舊物,斯民簫鼓漫新聲。
誰能特表平生事,祝史從官得幣牲。
萬卷胸中學已優,安恬當向古人求。
有財謾說駒千里,此路何殊貉一丘。
儒館蕓香今寂寂,親闈芝檢竟悠悠。
懸知簫鼓江村路,茂柏深松結暮愁。
詞華標韻出鄒枚,要路飛翔見軼材。
編削終篇辭右府,袤延飛詔入中臺。
碑刊棠蕚如敦實,衣曵荊蘭似老萊。
五兩風輕清汳路,迎船魚筍助南陔。
文采清華自一家,行身所到詎能涯。
學該古昔仍知要,識造高明豈不遐。
英晤早明當道李,勤書頻事鎮心瓜。
似聞憂國頭今白,法會無錢想尚賖。
詔語從天下九圍,并嚴法會保宸闈。
山稱萬歲誠尤切,鑒奉千秋事已非。
已聽鸞音勤請祝,故應龍輅慶遄歸。
孤臣拭血懷君處,小坌峰前淚滿衣。
招提行問道,末學倦編蒲。
不際方為際,應無令盡無。
歸來聊自賦,隱去謝人呼。
宦路分夷險,平生誰識途。
亦識韶華不肯留,時危那更事嬉游。
羈懷不辦愁花雨,空廩惟知望麥秋。
顧我端憂宜燥吻,如公無事合扶頭。
曲生漫助齊眉餉,清洗錢塘兩玉舟。
離家不道多時別,在路俄驚兩月闌。
漫有傳筒將委曲,祇容書歷報平安。
文園雖得相從樂,明月長思一處看。
早晚征鞍過天姥,寄聲草草具杯盤。
弱水無風到海山,慈容親覲紫旃檀。
亭亭寶剎凌云近,湛湛清池潄玉寒。
橘熟獨垂紅萬顆,竹迷曾蒔碧千竿。
熱官步武何容到,散秩須知第一官。
從此何憂家事關,明年粒米厭區寰。
腰青不見飛花女,頭白先看對面山。
弦凍未應停綠綺,膠彊仍喜彀黃間。
平鋪萬頃茅簷冷,欲問城居幾日還。
星郎持節厭驅馳,解組蕭然兩鬢絲。
三紀聲名詩獨步,五州惠愛吏為師。
裕陵松柏秋風早,茂苑江山落日遲。
千載赤松應更喜,故人孫子也相隨。
問君何日過留都,想見初寒尚在涂。
一去塵埃事奔走,歸來門巷更荒蕪。
聲名盡欲傾時輩,貧賤今方見丈夫。
勉矣此生忠與孝,扁舟未好問江湖。
剝啄欣聞夜叩關,相迎一笑解愁顏。
枉帆雖落十人后,過飯今成五郡間。
自役其身慚鞍掌,無求于世羨蕭閑。
何如赴隴從招隱,卻遣幽叢問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