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基席上再送士儀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
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
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
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
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因為你我離開宴席,你贈我木桃。碧色酒缸里新酒如春天的波濤傾出。我們輪流結成詩社情誼,座中賓客按地位分成上下兩列。午風拂動簾子,花氣溫暖;晴天時,幾案上篆香煙霧裊裊。我縱情高歌也是像《驪駒》那樣的離別之曲,即便唱了三遍《陽關》,心中的離情也難以豪邁起來。
木桃: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后用作贈別的禮品。
碧缸:綠色的酒甕。
詩盟:詩人間結成的團體。
上下曹:指座中賓客按地位高低分成兩列。
篆煙:盤香的煙縷。
驪駒曲:古代告別時所唱的歌。
三疊陽關:即《陽關三疊》,是唐代的送別歌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在元基的宴席上為送士儀而作。當時可能是文人雅士相聚,在宴會上吟詩送別友人,體現了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文化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離別之情融入溫馨的場景描寫中,以樂景襯哀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送別時的文化活動和情感表達。
手緘瑤札報知音,昨夜云窩昨夜衾。
蝶夢正酣香萬頃,雞聲偏斷刻千金。
花緣露重翻含淚,燭為風流盡吐心。
自把深恩酬至愛,如何轉說受恩深。
三月赴安城,遙攀嶺路行。前驅真避虎,絕壁亦啼鶯。周覽物色換,極高云氣迎。俯看南贛路,孤舸會將征。
山行忽百里,步步山情新。蘿擁千盤透,花齊萬谷春。寒暄不異地,憂喜暫隨人。默誦垂堂戒,私嗟名利身。
處世從教眼似眉,自然心地絕支離。翻身更透龍門浪,頭角崢嶸宇宙低。
少室巖前路不遙,毫芒才擬便迢迢。西湖湖上晚來看,小艇輕風落畫橈。
登臺北望儼蒿焄,蓼水廬前紫氣殷。
婦子蘋蘩長假饗,宮墻俎豆互芳芬。
神峰含日開青嶂,鐵嶺驚霄冠白云。
柏酒椒盤遙獻歲,無疆降福自欣欣。
合宮復古肇精禋,
心學重開圣制新。
廣殿邃嚴金作榜,
自將明德逆三神。
身外浮名倘可拌。不須長鋏避人彈。
三杯已足中賢理,五斗何妨作宰官。
傾蓋語,卷簾看。鋼盤轉燭淚難干。
傷心最是東橋竹,依舊青青耐歲寒。
未免肝腸苦,莊騷一種才。
碧蘿山鬼語,黃葉酒人來。
老屋疏于畫,斜陽冷到苔。
鷗蹤飛不去,惆悵復徘徊。
雙蛾桂葉吳妝淺,香袖憑肩。水調初圓。絳蠟風消細細寒。
月華人意分張后,雁語寥天。花夢空煙。風景何嘗似去年。
力學窺前古,扶經翊太平。
樂成天地格,祧正祖宗明。
知命窮猶達,趨玄死亦生。
世無班馬筆,誰為勒幽銘。
欲賦仙模樣,空愁彩筆雕。藕絲衫子郁金翹。立到水芝花上,羅襪未香消。
端正當窗戶,停勻亸步搖。斷無幽意上眉梢。只恐凝妝,只恐背人嬌。只恐夢回香淚,揩上枕頭綃。
參謀蜀耆英,棠陰滿三郡。
開懷接兒輩,色不見喜慍。
清朝貴老成,故家多典訓。
佳氣引春帆,長安天日近。
再拜新篇極主臣,
詠真何必更尋真。
論心十八年前事,
詩律交情更可人。
禪人告別欲南歸,
卷衲和云伴錫飛。
腳下路穿華藏界,
何須待叩吉祥機。
北風凜寒冱,歲事倏已殘。
偕我二三友,齋宿此盤桓。
言談雜今古,傾吐出肺肝。
秉燈屢易換,不知清夜闌。
豈伊朋情洽,所貴衷赤殫。
屏營不敢寐,常恐愧素餐。
青青庭外柏,奕奕架上蘭。
芳?良自媚,后凋堅歲寒。
欲隨流水訪高朋,西往蒼梧到未曾。
日暗峽山迷鳥路,客投江店認漁燈。
定傷秋草思鄉國,一吊荒原感廢興。
叔夜道疏人共棄,入山長揖問孫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