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別張燕公
華容佳山水,之子厭承明。符竹紆小郡,江湖被德聲。
三年計吏入,路指巴丘城。鳧舟才結纜,騶駕已相迎。
別離他鄉酒,委曲故人情。孤嶼早煙薄,長波晚氣清。
辛勤方遠騖,勝賞屢難并。回瞻洞庭浦,日暮愁云生。
華容佳山水,之子厭承明。符竹紆小郡,江湖被德聲。
三年計吏入,路指巴丘城。鳧舟才結纜,騶駕已相迎。
別離他鄉酒,委曲故人情。孤嶼早煙薄,長波晚氣清。
辛勤方遠騖,勝賞屢難并。回瞻洞庭浦,日暮愁云生。
華容有秀麗的山水,你厭倦了在朝廷為官。帶著符節去治理小郡,你的德聲傳遍江湖。三年任滿入京述職,路途指向巴丘城。船才系好纜繩,車馬就已來相迎。在他鄉飲下離別之酒,飽含著老朋友的深情厚誼。孤嶼上清晨的煙霧淡薄,長河中傍晚的空氣清新。你辛勤地遠行赴任,美景和歡賞難以兼得。回頭眺望洞庭水邊,日暮時分愁云涌起。
華容:地名。
之子:指張燕公。厭承明:厭倦在朝廷為官,承明指宮殿旁屋,為朝臣值宿之處。
符竹:指符節,古代官員權力象征。紆:屈任。
三年計吏入:古代地方官員三年入京匯報地方治理情況。
巴丘城:古地名。
鳧舟:船。
騶駕:車馬。
委曲:曲折,這里指情意深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張燕公(張說)可能因某種原因離京赴任小郡,詩人在其入朝述職后又將前往任職地時與之分別,寫下此詩表達惜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離別之情。其特點是敘事清晰,寫景抒情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傷高中酒,去國行吟,秋風倦旅天涯。落日長安,浮云西望能遮。津樓臥驚涼雨,燕辭巢、客未還家。背鐙起,為清愁斷水,病眼看花。
醉墨烏絲多感,嘆十年塵跡,身世團沙。人事音書,不堪重夢東華。哀時庾郎蕭瑟,仗江關、詞賦銷它。歸計晚,倚吳橈、慵和浣沙。
暮出闉阇賦遠游,
乘風緩步到江頭。
舟維渡口待潮發,
月滿沙邊生客愁。
良友論文欣裨益,
生涯隨分敢貪求。
何時脫卻江湖念,
歸老家園卜隱丘。
遠岸連天莫辨
青山似有若無
隱隱牧童何許
牛羊閒嚼平蕪
落木蕭蕭愁永晝。秋雨秋風,佳節逢重九。糕字尋常難賦就。風流帽落何人又。
簾卷清香盈兩袖。黃壓疏籬,菊短秋容瘦。幾度花前開笑口。一杯酣醉茱萸酒。
酌酒坐茅檐,
檐短酒氣吐。
高樹蔽目前,
全湖茫無睹。
結鄰野人家,
聽我談肺腑。
肺腑無可陳,
岳墳一抔土。
灑酒不盡歡,
拔劍思張弩。
鐵人知不知,
墓門寒千古。
騎鶴仙人去,燒丹勝地存。
好峰云澹澹,荒井水源源。
聞道神靈雨,常沾綠樹村。
還將椒與桂,一為叩山門。
稽首天王頌圣明,
老臣猶幸賜馀生。
曾憐傀儡空翻影,
卻笑樗蒲盡踏坑。
萬事止堪供一醉,
千秋原不問三旌。
心長發短身能健,
且向滄浪詠濯纓。
自古詞人例謫遷,十年無路可棧天。督師上正倚裴相,破賊叔應推謝玄。伏櫪驥思沙漠外,脫韝鷹去碧霄邊。僧隙早辱萊公賞,他日牽聯得并傳。
血戰荊江障賊鋒,無端讒嗔困英雄。念親不隔關山夢,憂國常懷畎畝忠。早歲交游今改事,少年豪舉晚收功。碧油談笑多新句,倘值南云寄便鴻。
用盡自己心,
笑破他人口。
八角磨盤空里走,
金毛師子變作狗。
浟浟東逝水,愴愴南征子。
水逝水所歸,蒼天曷為此。
銜悲歷君庭,宵風動茅葦。
東井嘒方中,天弧曜其矢。
聞君旅其下,長跪愿有啟。
梁土多黑波,馬渴君安恃。
篆爐煙凍余香裊,銀釭蕊結雙花小。驚風一夜舞琳瑯,金井鴉啼天未曉。
太清仙子無俗情,身騎白鳳來玉京。靜中觀色本無色,空里聞聲如有聲。
冰心玉質誰堪擬,化身千億梅花里。寒宵聽雪不知寒,洗盡塵寰箏笛耳。
仙人愛雪兼愛梅,雪花正落梅花開。梅耶雪耶兩清絕,天與異境供仙才。
初如滿砌敲瓊玉,忽覺打窗聞剝啄。庭中暗想影飛花,簾外頻驚聲折竹。
是時萬家宵夢闌,繡衾倚暖薰沈檀。復有華堂列明燭,鸞笙象板聽不足。
太清仙人心獨清,寒聲到耳殊分明。圖名聽雪豈無意,欲喚紅樓昏夢醒。
紗窗斜受一梳月,冷映梅花清到骨。遙知碧瓦碎琉璃,不用紅爐煨榾柮。
含章殿,聚星堂。雪霙有色梅有香。梅花爭妍雪爭潔,靜者對之成淡忘。
乃知喧寂本無定,了了雪泥痕可證。空中仙樂聒耳鳴,此妙不從音響聽。
狂來擊劍餓吹簫,淪落江南一夢遙。
西子神光乍離合,夫差霸氣未蕭條。
花飛香徑鶯能妒,柳折蘇臺馬亦驕。
獨倚吳篷聽秋雨,萬千哀樂及明朝。
石霜舊奪裴休笏
坐具只今君自留
留放書房還會否
受降曾不費戈矛
向吳亭下暮春晴,
揚子江頭晚汐平。
云氣倒連嵐氣濕,
水光上接月光明。
龍宮隱約金山寺,
雉堞參差鐵甕城。
悶倚篷窗成永嘆,
故鄉千里獨關情。
愛此壺中約,人皆曼倩才。華燈懸日月,仙樹接蓬萊。青鳥銜詩去,金貂換酒回。明宵祠太乙,方士漢宮來。
逍遙玄圃望,清切紫微層。月出三山樹,春回萬井燈。無悲田變海,但愿酒為澠。門外金羈影,王孫自五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