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 其二
萬個筼筜一草廬,傷心埋璧十年余。
革聲誰聽尚書履,金榜空懸少保書。
無復遺音追正始,尚傳新作過黃初。
真成一代風流盡,歡息浮生信六如。
萬個筼筜一草廬,傷心埋璧十年余。
革聲誰聽尚書履,金榜空懸少保書。
無復遺音追正始,尚傳新作過黃初。
真成一代風流盡,歡息浮生信六如。
一片竹林中有一座草廬,令人傷心的是賢才埋葬已十年有余。如今誰還能聽到尚書步履的革履聲,只有少保題寫的金榜空懸著。再也沒有遺留的音韻能追及正始年間的風格,不過還流傳著新作超過了黃初時期的水準。真的是一代風流人物都消逝了,感嘆這浮生果然如夢幻泡影。
萬個筼筜:指眾多的竹子。筼筜,一種竹子。
埋璧:比喻賢才死亡。
尚書履:指代尚書。古代尚書上朝有特定的步履聲。
少保:官職名。
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的年號,當時的文學有獨特風格。
黃初:魏文帝曹丕的年號,文學也有一定特色。
六如:佛教語,指夢、幻、泡、影、露、電,比喻世間事物的虛幻無常。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來看,汪端明已去世十年有余,詩人可能在憑吊汪端明的墳庵時,有感于他的逝去以及文學傳承等方面,寫下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人才更迭、文學風格變遷的階段。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汪端明,感慨一代風流人物的消逝和浮生無常。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對人才和文學的關注。
幽居無事屬山家,閉卻柴門日未斜。啼鳥一聲驚夢覺,小窗閑坐聽蜂衙。羃羃黃云麥壟秋,牧童橫笛倒騎牛。百金買得葫蘆扇,持向田頭蔽日頭。雨過天青似蔚藍,碧云收入鳠魚潭。蠶姑舉手交相慶,趁得新晴老卻蠶。早蠶上箔將成繭,晚界蠶方起大眠。兩月辛勤敢胥怨,成絲成絹更成綿。樹頭桑葉似穿錢,準擬今年賤似前。誰信天公難預料,今年卻貴似常年。紡車才了辦繅車,澗水當門足漚麻。輸卻官租償卻債,今年猶剩百斤茶。自從巡尉罷搜茶,便覺山中氣象嘉。賣得錢來供飽飯,尚馀醉酒插山花。漠漠輕煙護鵲巢,楊花無賴矗天高。粼粼白水秧疇滿,省卻年時灌溉勞。樵得田頭二麥歸,做成餅餌飽妻兒。農家喜有耘田本,接到秈禾稻熟時。新竹成林猶帶粉,早秧出水便成針。日長門巷無人過,一覺齁齁夏木陰。
無端風雨又東來,驚喜都從報紙猜。昨日得逢故人子,始知敵已下豐臺。
鄰舟先發到還遲,我正篷窗穩坐時。萬事太忙非久計,老天試使眾人知。
北風凄凄寒雁飛,明月皎皎穿羅帷。空閨思婦不能寐,起望明月臨清池。清池隱映高臺側,月明正照交河北。錦帳連營夢不同,同心百結空相憶。相憶相思春復秋,月明應在望鄉樓。妾心便是交河水,日夜隨君向北流。
留心強為善,萬事當聽天。天定還勝人,何須苦煩煎?原憲竟得貧,顏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當勉旃。
竹里行廚常準備,濁醪不用惱比鄰。文章尊俎朝朝醉,花果園林處處春。
醉臥仰視天,天星亦胡然。卷舌能食人,一卷百禍連。壯士血如漆,氣熱燒九邊。大地吹黃沙,白骨為塵煙。鬼伯舐復厭,心苦肉不甜。生年只滿百,見此良憂煎。不如且行樂,樂意誰能宣。陌上多游魂,紛來纏竹弦。
獨立秋光何所思?蕭條萬物正傷時。湖山冷淡應明月,一片深心只自知。
盤餐落落對瓜畦,杜撰人間苦荬齏。嫩綠浮羹莼讓滑,微酸入口舌應迷。野人生計誰云薄,藿食家風未是低。為報青蠅莫相點,欲隨芹曝獻金閨。
翠華行殿拂明開,北狩南巡此往回。長憶先皇重詞翰,玉堂今歲幾人來。山靈拱護走風雷,萬馬云屯駐漢臺。今日鼎成弓劍在,西風吹淚不勝哀。
先生次第即還家,更上城頭一望賒。行盡荒寒無意思,不如來此看梅花。
亂流尋梵剎,灑酒瀉襟期。西北分天塹,東南缺地維。高臺平落騖,清磬起潸螭。千年基王業,來游有所思。
馀熱怏怏氣未平,夏蟲聒唱已消沉。窗外默梧如我立,心中嘩語與誰傾?燦燦明星光遠大,悠悠塵世事陰昏。安得騎螢化汝去,灝流終古寄蒙冥。
小春望日啟華筵,初度逢君壽福全。花甲數周才過一,椿齡算永定逾千。雨滋軒竹枝方盛,霜老溪松節愈堅。昨夜行臺懸北望,狐南星彩照琴川。
禮有至重,無踰法施。浩乎鉅海,孰知其際。欲致微衷,敬奉茲幣。以報以祈,式嚴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