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十二首 其六
七十合致仕,已閒十六年。不謂得此壽,念之豈非天。固窮甘蔬飯,窒欲省藥錢。脫遇人負我,微慍遄釋然。豈無不朽句,作詩垂萬篇。人品雖中中,此心無愧焉。
七十合致仕,已閒十六年。不謂得此壽,念之豈非天。固窮甘蔬飯,窒欲省藥錢。脫遇人負我,微慍遄釋然。豈無不朽句,作詩垂萬篇。人品雖中中,此心無愧焉。
菊花能醉去官人,對鴻妻,引鶴孫。
癲狂不怕大官嗔,吾眠矣,任諸君。
前山過雨黛初勻,晚猶帶,斷霞痕。
金管玉簫堪載酒,明日訪,莫愁村。
富貴元須早致身,白頭豈復市朝人。
數聲鵯鵊呼殘夢,一架酴醾送晚春。
疊嶂出云明客眼,澄江漲雨濯京塵。
逢人枉道哦詩瘦,下語今年尚未親。
繞林尋香不見,
對花寫貌失真。
癡人鼻孔無辨,
俗子毫端有塵。
游魂嬴惠兩相依,
徙倚層巒吊落暉。
千載彭殤一抔土,
牛山何必淚沾衣。
青衣抱玉觴,獨向蒼天哭。
天有無情時,歷亂雙鵝撲。
杜鵑啼不休,商陸子難熟。
流淚一千年,血跡西臺續。
四月荊南征稅始,一歲官糧,減半琴堂比。山澨良民宜解意,輸公便可歡呼醉。
憲檄頻摧如雨墜,餉務營懷,虧煞慈仁吏。典盡簪釵心甚瘁,村頭尚急酬神戲。
四月荊南農勸事,愛護秧針,戽水溪西地。遙擬田間充餅餌,兒童喜躍燈前記。
眼見場頭黃麥穗,求得晴天,打出盤餐利。學種瓜蔬時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戲。
紫溪鎮遏舊朱門,
滿地芃芃欲斷魂。
當日告身今故紙,
獨遺眢井付諸孫。
微雨過池塘。玉骨才勝翠莞涼。乍起猶然閒徙倚,紗窗。一葉紅蕖墜筆床。
楚畹媚幽芳。小摘蘭叢助曉妝。半晌沉吟緣底事,思量。有個人兒竟體香。
春風淡蕩柳條輕,
半老山花半老鶯。
遲日滿簾飛絮亂,
不堪腸斷是清明。
興化打克賓,
猛虎驀腰騎。
養子不及父,
家門一世衰。
力田須逢年,掘井須及泉。學者志于道,如以規正圓。及其見道時,攬轡誰爭先。筌蹄蛻陳跡,羽化而登仙。是中時反觀,一一人之天。森然眾妙現,所見惟所便。
猗與至游者,日運萬里船。胸中三景軸,與道相因緣。道大心以悟,心遠見孰偏。一室景象存,物物隨餐眠。不游以為游,至樂無冥顛。游非在山水,默與山水聯。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賢。賢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至于游俱忘,公與道獨全。談笑出清風,樽罍益欣然。張扁詫中郎,訓記增雄編。
嗟予幸升堂,頓覺塵垢湔。從公至游境,左右馀芳鮮。歸來欲語人,心知口難傳。
嗟哉予少年,學志如蒙泉。區區指漫血,未識方與圓。晚于方冊間,再拜予公先。琳瑯粲珠璣,意公真其仙。
寒窗手不停,朝暮披云天。已辦膺門登,肯放邊腹便。一身落宦海,去若不系船。懷此日月長,歲晚而夤緣。
長安初拜公,摳趨立庭偏。一見意未盡,憒憒如醉眠。春闈接從容,拜賜喜欲顛。夜半呼論文,不復懷官聯。
此身愿持似,稽首從公賢。一意門墻歸,稍卻名利愆。尋幽并湖山,百計一未全。而公亦倦游,卜筑方怡然。
把酒問明月,誨我詩成編。淋浪身上衣,歸喜那更湔。雄篇富褒拂,字字華袞鮮。吾儕一瓣香,斯文今有傳。
清溪練練影全呈,
絕勝斜梢出竹橫。
便是霓裳臨曉鏡,
搔頭初插未行行。
巖窗旅枕每晨興,殘月余光樹幾層。
露鳥乍驚鄰院鼓,曉船猶帶過江鐙。
天留一水陪行客,秋借青山住老僧。
遙望海門初日起,微微波面白云蒸。
一簪華發一床書,
盡日新亭適意無。
莫道長安天樣遠,
長安自不厭江湖。
地僻云深少客來,
梵王宮殿盡塵埃。
凄涼一片西湖月,
猶照生公舊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