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采蘭
微雨過池塘。玉骨才勝翠莞涼。乍起猶然閒徙倚,紗窗。一葉紅蕖墜筆床。
楚畹媚幽芳。小摘蘭叢助曉妝。半晌沉吟緣底事,思量。有個人兒竟體香。
微雨過池塘。玉骨才勝翠莞涼。乍起猶然閒徙倚,紗窗。一葉紅蕖墜筆床。
楚畹媚幽芳。小摘蘭叢助曉妝。半晌沉吟緣底事,思量。有個人兒竟體香。
小雨剛飄過池塘。美人如玉的身姿才抵過翠綠竹席的清涼。她剛剛起身還悠閑地徘徊,在紗窗旁。一片紅色的荷花花瓣飄落在書桌之上。楚地的蘭草散發著清幽的芳香。她輕輕采摘蘭叢中的蘭花來裝點晨妝。她半晌沉吟是因為什么事呢?原來是在思量,有個心上人全身散發著香氣。
玉骨:形容女子嬌美的身姿。
翠莞:翠綠的竹席。
徙倚:徘徊。
紅蕖:紅色的荷花。
筆床:擱放毛筆的器具。
楚畹:指蘭草生長的地方,出自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竟體香:全身散發著香氣。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閑適的環境中,作者觀察到一位女子的生活片段,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女子的情思,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出色的描寫能力。
孤標開墨沼,勁氣入霜毫。謝庭春色好,玉樹兩相高。
絕粒棲神知幾年,閉關終日更翛然。高風默與麻姑契,妙法親從嬰女傳。功行素超三界外,姓名清徹九重天。憑誰與問西王母,師是金華第幾仙。
三邊兵隙果誰開,盡道秋高戰馬來。宗祀告成無一事,小臣欣睹帶花回。
剪水成花薄暮飄,寒山一色換瓊瑤。分明畫出人間瑞,好報端年入圣朝。
開府馳聲舊,轅門授鉞頻。日華承蓋轉,江色映袍新。去作鄖山雨,來經蜀道春。軍中人盡說,籌策妙如神。
五嶺何崔巍,三水流湯湯。我公肅明詔,脂車戒舟航。樓船邃以廣,宛若飛龍翔。鳴鉦擊鼉鼓,嘈嘈水中央。組練麗且明,旌旆儼成行。舳艫亙千里,豈曰江路長。輕云承廬室,清風翼帆檣。瞻望邈難及,改轍登高岡。馬上笳吹聲,鐃歌互相望。橫海不足云,伏波詎能方。四牡向北馳,行行至故鄉。置酒朱陵臺,張樂洞庭傍。日出照桑梓,灼灼有輝光。為謝父與兄,簡書不可忘。
春云片片揭新綿。
志士窮元,派浮沉動靜,體用分別。神初象客,藉氤氳為主,應時提挈。杖頭挑日月,斡天地、推移氣泄。北斗南辰轉,輝輝洞天,深處木童悅。而今主掌專權,證陽極返還,陰降時節。真功造化,顯本來體段,清輝冰潔。煥然無點污,罄三界、十方透徹。一混希夷化,不空不有無生滅。
上士高居有好客,每因齋戒闡玄宗。青天盡處來孤鶴,黃道中間卜六龍。說法寶珠懸黍米,步虛仙履躡芙蓉。有時對客談中誡,應有人疑是赤松。
古道昔同往,天寒今獨行。汝死不自悲,我老難為情。死者若不悲,死當勝于生。霜重草盡委,山空泉自鳴。我發既盡白,我懷何由平。
東郊暗長戟,死地脫斯須。庾公興不淺,居然屈壯圖。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誰聽雨聲點滴,又情深如許。寒崖畔、料得幽芳,總是寂寞無主。念明月,何時對影,持杯再把前緣敘。想夜來,唯有瀟瀟,滿城煙雨。舊事重提,風流人物,盡沉埋黃土。今只問、剔透玲瓏,冰心人在何處?一簾春、悄然入畫,杏花鬧、頓迷歸路。看往來,過客匆匆,韶光輕負。我攜爾手,卿會吾心,行遍夕陽暮。每憶及、尚湖春嫩,波上煙翠,粉面桃花,惹起清緒。襲人淑氣,侵眸草色,一年花事重來過,只濃情、已作《鶯啼序》。徒生嘆息,碧樹昨夜西風,難為天涯孤旅。綿綿不絕,欲效癡蠶,細嚼相思苦。了無益、簾垂門戶,守盡黃昏,或有書香,可成新趣。波花鏡月,依稀清夢,望穿秋水空凝綠,向長空、借取鴻飛羽。九霄莫道寒涼,幾夜沉思,少人傾訴。
羅浮仙人冰雪顏,渭川君子青瑯玕。憑誰點染入毫素,緋桃綠李空漫漫。曉日高堂奉春酒,燒筍篘香祝君壽。愿梅結子竹生孫,長作山中歲寒友。
石闌瞰虛碧,滿院蘭花開。攬衣起結佩,匡坐待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