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窩中吟 其二
安樂窩中事事無,唯存一卷伏羲書。
倦時就枕不必睡,歡后攜筇任所趨。
準備點茶收露水,堤防合藥種魚蘇。
茍非先圣開蒙吝,幾作人間淺丈夫。
安樂窩中事事無,唯存一卷伏羲書。
倦時就枕不必睡,歡后攜筇任所趨。
準備點茶收露水,堤防合藥種魚蘇。
茍非先圣開蒙吝,幾作人間淺丈夫。
在安樂窩里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只留存著一卷關于伏羲的書。疲倦時靠在枕頭上不一定要睡著,歡樂后拄著拐杖隨意地漫步。準備著收集露水來泡茶,留意著種植魚蘇來配藥。如果不是古代圣賢開啟了蒙昧,我差點就成了世間見識短淺的人。
伏羲書:指《易經》,傳說伏羲畫八卦。
筇(qióng):竹杖。
魚蘇:一種可入藥的植物。
蒙吝:蒙昧無知。
邵雍長期隱居,構建“安樂窩”以安身。此詩創作于其隱居期間,反映他遠離世俗、潛心學問的生活與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閑適生活與精神追求,突出圣賢啟迪對自己的重要。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邵雍詩歌自然、哲理的風格。
間從寂寞露精神,絕世風流換玉真;夢入梨花渾一色,看來松雪成三人。等閒標格成凡種,多少芳菲步后塵。最是枝頭元臘破,鶯聲還報上林春。
自是天工巧入神,不將醋醋混真真。開從嶺外誰為主,折與江南第幾人?鐵骨珊珊疑有韻,玉鱗寂寂迥無塵。醉余好弄柯亭竹,吹徹揚州萬樹春。
野鶴仙恣別有神,仙昭端的禮群真。已開香國堪稱圣,若貯瑤臺便可人。淡月模糊檀作暈,清霜窈窕玉生塵。相探莫漫輕攀折,元賞應澆竹葉春。
一泓秋水剪瞳神,紺發纁須看逼真;冰雪聰明林下客,煙霞色相畫中人。騷魂取次宜呵凍,道貌由來欲辟塵。卻笑化工難免俗,半留綺語到陽春。
年年臘后見冰姑。玉肌膚。點瓊酥。不老花容,經歲轉敷腴。向背稀稠如畫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問征途。寄音書。定來無。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圖。靜對北山林處士,妝點就、小西湖。
解佩東歸去,春江正綠波。
祇因開菊徑,兼要著漁蓑。
居士陶元亮,神仙張志和。
紅塵十丈里,誰聽濯纓歌。
風煙紀南城,
塵土荊門路。
天寒獵獸者,
走上樊姬墓。
春來畏病不飲酒,孤負山南山北花。有客款門驚剝啄,無人追韻得車斜。
獨酬砌下二三子,豈憶城南韋杜家。不畏詩窮嫌水厄,時時搜句煮新芽。
未曾留客十觴醉,已是飛花三月時。忽悟病來真老矣,倘逢圣處亦中之。
眼前用意半乾沒,世上忘形皆白癡。誰似陶翁有名酒,呼兒覓紙又題詩。
微陽回朔氣,云物倍颼颼。
歲月逢長至,風塵嘆薄游。
停車道傍樹,把酒市中樓。
欲渡黃河水,蕭條雪滿舟。
銅船互奔流,火山赫危崿。
愁鬢颯止水,顏色已非昨。
況度鬼門關,十去九不還。
玄蜂螫赤阪,白象跨雄蠻。
華實信衍沃,黍稷陵丘山。
豈無丹鉛士,可以樂游盤。
各競文蛇衣,難為章甫資。
去去勿復道,北風吹路岐。
半壁江山,問誰救、生靈焚溺。嘆當局,議防議戰,總無全策。
徵調可憐財賦盡,流離但覺乾坤仄。十馀年、格斗未曾休,翻多賊。
軍糈匱,還侵蝕。兵士悍,爭剽劫。任東南千里,縱橫狼猰。
杜牧罪言何處上,賈生熱淚從旁滴。借書生,歌哭叩蒼生,天應惻。
公序蝸廬伏,傳臚慶狀元。
編橋資折竹,渡蟻救傾盆。
念恰關心切,功真以手援。
術能全蛾子,庇合藉龍孫。
芥泛舟無異,苔封垤尚存。
安排成雁齒,依附等蜂屯。
架檻同開網,銜珠解報恩。
聲名題虎榜,竟作雁行論。
行人去去復青山,策馬西風了未閑。
碧草難尋綿上隴,白云何處雁門關。
三更曉角來霜里,一片秋聲在樹間。
此際蕭森愁欲起,不緣客路亦潸潸。
秋深場圃已登禾,
窗下寒機暫釋梭。
積貯不教如櫛比,
索逋門外苦多多。
萬里逃空一葉輕。秋來長往謝家心。何須歸路問君平。
剩水未遮南望眼,浮云猶送北來陰。西風紙上不平聲。
鑿空居夷欲奈何。近憐槎路亦風波。月帔星佩滯銀河。
密約故箋消鲗墨,空杼斷錦擲龍梭。相思薄倖兩蹉跎。
昔時柏未栽,榜杏為軒名。
柏今已可愛,題柏軒始清。
賢者安厥居,中懷渺無營。
日來對柏坐,心適眼自明。
草經謝今說,寄意遺俗聲。
落落守歲寒,常恐為柏輕。
從游來勝地,古剎訪遺蹤。
竹暑聞清磬,松涼納遠鐘。
崖花迎面發,澗草染衣濃。
無限登高意,山深更幾重。
老我驅馳未得歸,山中空掛薜蘿衣。
三臺勝地松連菊,五畝幽居竹映扉。
黃卷青燈真我事,鱸魚白酒亦天機。
騷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臨嘆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