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扇面
雨洗嵩丘翠不乾,遠分秋色畫中看。也知東閣詩人意,只寫長松伴歲寒。
雨過嵩陽玉女峰,峰頭云氣總隨龍。至今一片青天月,掛在西溪石上松。
一色芙蓉天上開,何人鑿翠結樓臺。輞川春色渾相似,寫入王維畫里來。
雨洗嵩丘翠不乾,遠分秋色畫中看。也知東閣詩人意,只寫長松伴歲寒。
雨過嵩陽玉女峰,峰頭云氣總隨龍。至今一片青天月,掛在西溪石上松。
一色芙蓉天上開,何人鑿翠結樓臺。輞川春色渾相似,寫入王維畫里來。
雨水沖刷著嵩山,翠綠的山色濕潤不干,遠遠地將秋色分呈,可在畫中觀賞。也能明白東閣詩人的心意,只畫長松來相伴歲寒的時光。雨停之后來到嵩陽的玉女峰,峰頭的云氣總是追隨著蛟龍。直到如今那一片青天中的明月,還掛在西溪的石上松旁。如同芙蓉般的景色在天上展開,不知何人鑿開翠色去建造樓臺。這景色和輞川的春色十分相似,就像是被寫入了王維的畫里。
嵩丘:嵩山。
東閣詩人:可能指有高雅情趣、鐘情山水的文人。
歲寒: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它們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歲寒三友”,這里側重指松。
玉女峰:嵩山的山峰名。
輞川:在今陜西藍田,是唐代詩人王維隱居之地,王維有許多描繪輞川景色的詩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觀賞一幅山水扇面畫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雅士喜愛以詩畫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高雅情趣的追求。詩人在看到扇面上的山水景色后,借詩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山水之美,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審美和詩意表達。
鷗輕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長年資浩嘆,秋色動商謳。
故有先疇在,歸為鴈鶩謀。
光陰轉眼去如飛,閙過清游正及時。
春事到今難著語,鳥聲無奈只催詩。
日烘花氣侵軒戶,風晃江光入酒巵。
回意總將西子看,對山終日未成癡。
夾江居民萬家邑,朱樓碧瓦炊煙濕。
筍輿登頓渡飛橋,半曲春梁龍起蟄。
門前柳葉翻霜風,小驛舊是神仙宮。
平時對面不得語,一燈從容今夕同。
呼童急持酒為帚,掃盡閑愁那更有。
人生聚散無定期,但知膠漆情如舊。
君方游戲親戎行,我亦酸寒尉溧陽。
棄家從官豈得已,相與望云思故鄉。
嬾逐兒曹載酒行,朅來蕭寺作清明。
江湖萬里此身健,風雨一春今日晴。
露地野花雙戲蝶,并湖煙樹獨啼鶑。
掛冠神武何時見,只合深藏諱姓名。
頑云收四野,皎日麗千門。
水響魚龍落,云高鸛鶴翻。
近陽書幌暖,遶室篆煙昏。
擬欲尋春去,梅花水際村。
靈明觀自己,糾錯漫殊途。
睨柱夸完璧,探懷失系珠。
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圖。
解我無還語,根塵法本粗。
八百年前窆,功曹身姓余。
元嘉兩行字,敗甓八分書。
富貴念猶在,子孫今已無。
癡人不修省,視此意何如。
我昔游白鶴,山川氣雄深。邂逅識吾子,戛然唳孤音。
日日望飛鳴,洄洑迺至今。玉美出堅璞,木老生喬林。
書生未足道,聊用慰苦心。始駕百斛船,掛帆發江潯。
破浪當自茲,意象殊骎骎。天方拓王度,清問虛宸襟。
調毫寫胸臆,氣力戈鋋森。荷衣縛異時,恐為寒蟬瘖。
江城惜此別,風雪作晝陰。何以托遠懷,酌酒拊劍鐔。
湖海氣搖薄,激烈愁端侵。唯應白云夢,夜夜飛遙岑。
美璞出叢阜,徑寸藏尺水。堂堂大導師,鐘靈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說遺事。仙佛勢不敵,北面昔所試。
煙云龍蛇窟,風雨鬼神會。珍重住山人,浄觀愜幽邃。
半偈起冥晦,徑欲裂冠袂。同行一微囅,落日姑整轡。
在家固出家,象服何必異。君看童其顛,已落第二義。
曉日旌旗錦滿川,阿童初試漢樓船。
露橈天與神機秘,擊楫人同壯志堅。
行恐黃河冰可渡,已聞青海箭先傳。
佛貍莫夢淮邊樹,看攬長蛟下沒淵。
不作蒼茫去,真成浪蕩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
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招提一徑入垂楊,翠竹千竿粉籜香。
正要銀絲好看客,不須雪乳苦搜腸。
興亡徐李一彈指,文字晁黃兩擅場。
八十老僧無個事,猶將經卷佞空王。
江頭楊柳淺于金,澤國余寒春未深。
才見桃花能慰眼,便同躑躅每傷心。
瓊枝璧月自惆悵,山色潮聲無古今。
閑訪阇黎倒戈地,正應漢德有謳吟。
書壞無全牘,衣濡有裂繒。
倦梳晨起發,祗曲晝眠肱。
客路行將了,家山喚得譍。
焚香謝僊佛,宵夢已先憑。
酣飽風煙德有芽,從來三?是張家。
翩翩群從同時貴,落落高門一世華。
人自不欺寧用忍,身如可贖但空嗟。
路人泣指飛丹旐,猶憶雙旌卷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