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元質 其一
鷗輕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長年資浩嘆,秋色動商謳。
故有先疇在,歸為鴈鶩謀。
鷗輕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長年資浩嘆,秋色動商謳。
故有先疇在,歸為鴈鶩謀。
像海鷗一樣輕快,全家漂泊不定;如斷梗一般,前路漫長遙遠。你絕妙的詩句能挽留我這個客人,清澈的江水可驅散我的憂愁。長久以來只能徒然嘆息,秋色引發了悲涼的歌聲。家中原本還有祖上留下的田地,我回去為生計打算。
鷗輕:像海鷗一樣輕快自在,常用來形容漂泊的狀態。
梗短:斷梗,比喻漂泊不定。梗,草木的莖。
妙句:美妙的詩句。
澄江:清澈的江水。
長年:長久。
浩嘆:長嘆。
商謳:悲涼的歌聲。商音凄涼,古代以商配秋,故稱。
先疇:祖上留下的田地。
鴈鶩謀:指為生計打算。鴈鶩,大雁和野鴨,這里代指生活所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的生活狀態,可能在與友人元質分別時,有感于自身的境遇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生活不如意,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和對生活的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漂泊的愁緒和回歸故土的想法。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生動,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老仆倦日長,羸馬困道遠。東行數日間,尚欲一再款。我能喻子意,子亦識我懶。追懷十年游,僅得一笑莞。時能煮湯餅,更復下茗盌。晁郎本京邑,劉子蓋楚產。江山兩秀異,與子日在眼。南風動歸興,感慨毛發短。相尋倘有日,歲月亦未晚。
鶯求高樹有新聲,吹起殘花弄曉晴。春水欲平桃葉渡,冬卿初別石頭城。魏牟江上心能遠,顯父壺中酒正清。臺沼百年馀武烈,秖應前席問蒼生。
九日罷徵歡,孤尊眺岳壇。晚煙千室翠,落日萬峰丹。已有鴻堪聽,還無菊可餐。江湖回白首,愁見是長安。
春云如獸復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并騎華陽踏紫氛,振衣今日謁茅君。石門曲閉仙人掌,天柱高留帝女云。萬里江湖秋不斷,二儀風雨晝難分。山中瑤草如堪問,吾欲常隨鹿豕群。
伊洛親聞道,淵微賴發揚。東吳賢望重,西觀舊書藏。吾黨將安放,斯文豈遂亡。堂堂寧復見,門士慟新岡。
清酣散江風,展火對不寐。澄懷入禪觀,真若超世諦。自顧衰颯境,掛住亦良計。江山不厭客,詩壁無曠地。州人亦可脩,舟楫日容易。笑我雪鴻跡,天地塹為寓。
淮南雨過好晴色,御史樓船動楚橈。楊柳清風秋解纜,瓊花明月夜聞簫。臥聽天上銀河浪,夢到云邊白玉橋。后夕相思裁短詠,莫將書札付洪喬。
剪剪寒風勢轉嚴,六花撲簌綴高檐。蟻醅銀甕人微醉,獸炭金爐妾慣添。大地一方調玉燭,遙山九點詫形鹽。明朝擬向西園賞,四敞罘罳卷毳簾。
商入廣陵隋業終,佳人青盻已成空。水流紅葉三分異,膠斷朱弦七軸同。江海未清奔鋌鹿,簾欞不鎖失驚鴻。似君橋畔朝煙好,半鏡誰猶在越宮。
庖廚塵世逐腥中,雜列佳肴實乃空。饕餮吞身至喪寶,持身不失一何豐。
碧海茫茫,愁不見天涯吳楚。望長空,晚峰無數。遠依山,橫背岸,水村煙樹。衡陽路斷,雁沈南浦。倚闌干,烽火外,中原何處。變風云,幾翻朝暮。聽秋聲,鳴落葉,滿天連雨。淘盡興亡,飛鴉古渡。
亂前游最熟,亂后問都迷。園散栽花塢,林荒采菊蹊。廢泉流圃淺,斜月下城低。唯有煙中鳥,迎人似舊啼。
大將忠精貫白日,諸生攬涕讀哀詞。天胡不隕楊行密,公恨不為張伯儀。滿眼陸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兒。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淺水時。
又見東風綠柳絲,客懷長是怨春期。休文腰瘦成何事,未必風流只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