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七十六 臥
一室散天花,
一榻飏茶煙。
家風嗣阿誰,
殘月曉風禪。
一室散天花,
一榻飏茶煙。
家風嗣阿誰,
殘月曉風禪。
房間里散落著如天花般的物事,床榻上飄起裊裊茶煙。這家風傳承給了何人?在殘月曉風的清寂中領悟禪機。
散天花:佛教典故,天女散花以驗菩薩道行,此處喻環境清幽;
飏(yáng):飄揚,升起;
家風:此處指家學或修行傳承;
嗣:繼承,傳承;
禪:禪機,禪宗哲理
此詩為元好問《一字百題示商君祥》組詩之一,商君祥(商挺)為元好問友人。組詩以‘一字’為題,共百首,此為‘臥’題第七十六首,約作于元好問晚年,反映其對禪意生活的體悟。
詩中通過‘散天花’‘飏茶煙’等日常場景,以設問引出對家風傳承的思考,最終歸于‘殘月曉風禪’的悟境,體現詩人淡泊的生活態度與對禪理的深刻領悟,語言簡練而意蘊悠長。
紅杏橋邊,白云渡口,畫船簫鼓端陽。十六年來,故園事事堪傷。前年此日偏相憶,有沙鷗、招得成行。向豐溪、掠過波聲,劃破山光。當時但覺離情速,倩蠻箋緘恨,苦說他鄉。誰道而含,回頭一樣茫茫。客來都問江南好,問江南、可是瀟湘?怎憑闌、一縷西風,一寸回腸。
聽雨湖頭,看花日下,兩年多少閑情?一卷離騷,有人和我吟聲、而今往事難追省,淚如絲、不透重扃。把深杯、酬向遺編,易傳元經。仙人聞說遼東鶴,問歸來丁令,可識湘靈?海闊山高,千年幾許冤魂。傷心欲奏招魂賦,怕夜臺、猿狖還驚。請看他、怨雨悲風,鎖住愁城。
優游靜坐野僧家
懶出廛中露爪牙
莫怪道人無可有
清風橫點白云茶
譬諸大火聚,
光燄高摩空。
我欲如勝熱,
投身住此中。
敝邑留新尹,之京選庶僚。
帆飛滄海曲,班入紫宸朝。
鮫鱷時方遁,璣犀俗未饒。
知君憫民瘼,萬里貢風謠。
文明見在田,嶄巖養頭角。興云飛上天,普濟蒼生樂。
倚樹一嘯風,百獸俱踉蹌。茍無如是威,何以鎮邊疆。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西園老樹搖清秋,畫船載酒芳華游。登山臨水袪煩憂,物色無端生暮愁。
百年此地旃車發,易水迢迢雁行沒。梁門回望繡成堆,滿面黃沙哭燕月。
熒熒一炬殊可憐,膏血再變為灰煙。富貴已經春夢后,典刑猶在靖康前。
當時三山初奏功,三山宮闕云錦重。璧月瓊枝春色里,畫闌桂樹雨聲中。
秋山秋水今猶昔,漠漠荒煙送斜日。銅人攜出露盤來,人生無情淚沾臆。
麗川亭上看年芳,更為清歌盡此觴。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須作賦擬《阿房》。
一夜思親淚,
天明又復收。
恐傷慈母意,
暗向枕邊流。
長憶京闈拔俊英,喜看先后步云程。求賢報主應無愧,列職分曹更有名。總謂鳳麟呈世瑞,豈殊桃李擅春榮。臨期一語仍相勉,永竭忠貞答圣明。
叨典南銓荷帝宣,一帆初上潞河船。方驚遠道三千里,卻憶高科十五年。云路蜚騰元濟濟,天涯離合正懸懸。青尊綠酒城東館,無限深情對別筵。
人在山腰若蟻微,
白云常傍短筇飛。
廟多祈報香煙合,
春阻高寒草色稀。
地主只談三島事,
天妃端拱五銖衣。
豈知客是瀛洲老,
曾寵金蓮向北扉。
照眼清淮笑力微,
家人應喜近庭闈。
茲行莫道無勛績,
帶得星星白發歸。
異縣傷流落,
同官及老成。
詩書尚家法,
譜系更宗盟。
歲暮一樽酒,
陽春千里行。
雙旌定何處,
撫字振新聲。
未問含章眩曉妝,巧將圭璧疊宮墻。
愛民天子心堯舜,猶自黃封降御香。
生事在詩篇,清才更少年。
拜官原應宿,探句自如仙。
野興獨尋寺,秋吟多在船。
無須見標格,一卷已脩然。
天恐文人未盡才,
常教零落在蒿萊。
不為千載離騷計,
屈子何由澤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