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吊吟四首 其三
湍溪漲梅潦,一夕十丈強。
愚哉浴馬僮,視之如尋常。
高岸一失足,馬尚能騰驤。
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鄉。
握轡徒自謹,墮阱已足傷。
人間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湍溪漲梅潦,一夕十丈強。
愚哉浴馬僮,視之如尋常。
高岸一失足,馬尚能騰驤。
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鄉。
握轡徒自謹,墮阱已足傷。
人間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湍急的溪流因梅雨暴漲,一個夜晚水位上漲十多丈。那洗馬的僮仆太愚昧,竟將這洪水視作平常。在高岸邊一腳踏空,馬尚且能騰躍逃生。僮仆的尸體無處尋找,不知被洪水沖到了何方。即使握緊韁繩小心謹慎,落入陷阱已足夠令人悲傷。人間看似平坦的道路,其中也可能隱藏著如海洋般的風險。
梅潦:梅雨季節因降雨引發的洪水。
強(qiǎng):超過,多。此處指水位上漲超過十丈。
騰驤(xiāng):馬奔騰、騰躍。
握轡(pèi):手握馬韁繩,代指駕馭馬匹時的謹慎狀態。
阱:原指陷阱,此處比喻潛在的危險境地。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觀察到民間因忽視自然風險而引發悲劇的背景下。梅雨季節溪流水位驟漲本是常見現象,但僮仆因麻痹大意導致遇難,詩人借此事件警示世人:看似平常的環境中往往潛藏危機,需保持警惕。
全詩通過描述僮仆因輕視梅雨洪水而溺亡的事件,揭示“人間平坦途,中亦有海洋”的深刻哲理,強調對潛在風險的重視。詩風質樸,以小見大,是一首兼具敘事性與哲理性的警世之作。
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
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
俊鷹摩霄,豈重云能礙。
六馬奔騰,豈朽索能系。
如其不然,轉身吐氣。
久雨不晴,云門道劄。
冶城久識鄭公鄉,又試經論付草堂。
一沼水環三面曲,五松陰借半庭涼。
倚闌手指排花地,散篋尋種樹方。
最是菜根滋味永,更營小圃愛蔬香。
東海老生初度日,浙籓左相忽來過。爐薰茗椀燈前話,絕勝金釵玉面歌。
梅燈樺燭慶云橋,左相樓船忽住橈。白首相看夜深語,十年塵土一時銷。
聞道高人韋子廉,一生操節勝吳鹽。任他笛里番腔亂,自臥青氈不卷簾。
傳經絳帳絕清貧,淡泊生涯見率真。臨帖從教池水墨,吟詩看與杜陵親。
會難恨別遽,冒雨一相送。
既乏杯酒敘,仍阻游屐從。
空對雜花飄,時聞一禽哢。
欲辭復少留,道孤覺交重。
濯纓已類李,彈冠長異貢。
守拙易索居,耽靜俱違眾。
愁心共云遠,還舫隨波動。
群山江上青,何處牽離夢。
香心夭艷尚包藏,
蜂蝶優游苦未忙。
何處紙鳶飛白晝,
幾家歸燕認雕梁。
郁蔥佳氣轉春風,
五色云低駐玉龍。
紫府清都天不遠,
翹鴟渾在翠微中。
懷人不能已,
江海故綿綿。
浹歲闊顏色,
音書來判年。
頻揮吹雨淚,
忍誦停云篇。
握手悵何許,
西窗夢寐邊。
渾渾斜日照金臺,
何處啼烏帶影來。
太液亂流衣帶繞,
西山晚翠畫屏開。
中原豺虎增郊壘,
四野歸鴻戀草萊。
極目關河無限思,
漫歌《五噫》有余哀。
人與春俱老,
花因雨易殘。
天涯云萬里,
腸斷倚欄干。
我登從姑山,天門劃然開。
恍惚睹仙翁,世界如無懷。
仙翁為我言,圣學久已乖。
江河亂其流,鳥獸失其棲。
灼灼青蓮花,娟娟出其泥。
別見損至精,金石焉得諧。
稽首謝仙翁,學子從前迷。
我今得一見,此見永不回。
不知秋骨漸棱棱,月白聞招帶病承。
浸地一庭清上酒,涼天四角白垂燈。
衣單怕倚禁霜樹,坐缺思添住岳僧。
重把閒心看童子,累花為塔細分層。
楚有無雙士,
重瞳不相識。
一朝走歸漢,
天子推衣食。
龍性本難馴,
駿馬豈受勒?
君看架上鷹,
亦有凌風翼。
居士彈一指,森羅萬象皆。聊傾三昧酒,不奉八關齋。雨罷簾初捲,山迎闥自排。蕭然忘世慮,心境兩相諧。
病間百念屏,寒窗無與皆。吾公那窟室,學士且高齋。今日明粢徹,詰朝閶闔排。猶尋淡生話,泚筆當俳諧。
低帷伏枕,重衾戀臥,疏窗清曉。蠟淚盈盈,小盎菊花香老。鳥驚樹杪。問昨夜、寒添多少。起來看、階前欄外,亂瓊紛繞。
囑付雙鬟莫掃。愛天然、作就畫材詩料。袖手無言,會處翻然成笑。半生潦倒。拚一醉、消除懷抱。憑誰告。托向美人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