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匏庵先生共月庵賞桃花二絕句
斜月枝頭照返魂,先生抉醉倚籬門。花應欲識蒼然面,莫遣風前絳燭昏。
墻底芳尊歲合開,杖藜歲約為花來。醉翁慣作頹然醉,先報東風掃綠苔。
斜月枝頭照返魂,先生抉醉倚籬門。花應欲識蒼然面,莫遣風前絳燭昏。
墻底芳尊歲合開,杖藜歲約為花來。醉翁慣作頹然醉,先報東風掃綠苔。
斜月映照在枝頭,仿佛照著那返魂之花,先生帶著醉意倚靠在籬門前。花兒應該想要認識先生那蒼老的面容,不要讓風中的紅燭昏暗不明。墻邊的美酒每年都應打開,拄著拐杖每年都相約為賞桃花而來。醉翁習慣了盡情沉醉,先告知東風清掃綠苔。
返魂:此處可能指桃花有如同返魂般的美麗與神韻。
抉醉:帶著醉意。
蒼然面:蒼老的面容。
絳燭:紅燭。
芳尊:美酒。
杖藜:拄著拐杖。
頹然醉:盡情沉醉的樣子。
“匏庵先生”指吳寬,此詩是作者按照吳寬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創作的和詩。可能創作于春日與友人一同賞桃花之時,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常有詩詞唱和的雅事,詩人在賞景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賞桃花的情景,突出了詩人對桃花的喜愛和閑適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文人唱和詩詞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漏盡雞號厭夜行,年來小器溢瓶甖。
棄官縱未歸東海,罷郡猶能作水衡。
幻色將空眼先暗,勝游無礙腳殊輕。
空煩遠致龍淵水,寧復臨池似伯英。
天下人心愛至公,天心還與世人同。
自生羽翼三清去,不獨丹砂九轉功。
漢代變名游越國,道家遺像并蕭公。
石壇正是飛升處,老鶴一聲松檜風。
三月狂風不惜春,客愁千斛付行人。
平生操履由吾道,何日安閑遂此身。
陌上紛華空白晝,山中氣味少紅塵。
歸來必遇求賢詔,莫向窮途苦問津。
東風楊柳認春天,??轆車音向郢山。
久客不知游宦樂,五年方喜取書還。
邊兵近日屯湟水,漢將何時入玉關。
自古詩人多慷慨,功名無使壯圖間。
珍重良交苦愛忘,記存愚陋枉詩章。
華林才日敷春藻,蔀屋今朝得夜光。
寶鑒未逢猶獻璞,俊鋒終在不摧剛。
淹翔日久雄飛近,早歲才名振玉堂。
危橋相向翼高堂,步步行空跨石矼。
漢外夜驚靈鵲度,雨中秋臥彩虹雙。
煙開從此瞻瀛島,路遠何時過楚江。
記得扁舟綠楊岸,畫欄朱柱對篷窗。
鑿池待明月,池成月自來。
一從幽人去,明月來幾回。
乳竇走龍蛇,斷崖激瓊瓌。
安得藉磐石,泛我癭木杯。
農家之富秋始見,十色田利皆豐登。
擔贏車載上場圃,環舍隱積如高陵。
園蔬林果不足數,山雉野兔霜未增。
連村簫鼓謝神貺,糓黍換酒無斗升。
田家之樂豈不好,胡為不歸邀我朋。
榜舟梁澤家汶北,咄哉反此如鞲鷹。
熙寧治百川,獻議辟民田。
平昔不毛地,于今大有年。
至忠期報國,上策在安邊。
士論追賢業,臨風一泫然。
卜筑南城三徑開,寛恩容此養衰頹。
舟從灔滪堆中出,人是邯鄲道上回。
憔悴幸非蘭澤去,因緣如為祖山來。
江湖本是忘機地,笑許殘年付酒杯。
功成身退正康強,憑軾歸來晝錦光。
門外節旄交畫戟,境中桑梓間甘棠。
兩朝將相經綸業,千古弦歌禮義鄉。
父老未勞思再見,圣君方眷股肱良。
詔移清蹕下齋房,訪道天臨舜上庠。
正坐橫經開鳯扆,袞袍接武照鹓行。
雍宮故事收炎漢,闕里斯文盛素王。
宜有諸生知圣作,勉趨賢路起東堂。
天歷開祥歳屢登,命元頒號繼熙寧。
春風寒色猶燒臘,北斗杓端已轉星。
初退賀班東上閣,郤觀郊樂太常廳。
便期節物尋樽酒,莫問吳霜換鬢青。
元豐天子賜安車,黃髪翩翩翊圣初。
坐省故攜靈壽杖,會朝仍駕虎賁輿。
平泉花木眷常在,遼水城池鶴自如。
身是赤松無一事,乳桐孫竹看扶疏。
御水休論九曲池,宮花爭發萬年枝。
長虹駕浪人間去,大翼乘風海際垂。
均被上恩容燕集,共憐嘉景事游嬉。
愿公早獻金明賦,紀述吾朝全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