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臺
江上雙臺俯白云,子陵風節古今聞。
皋夔熙績唐虞世,精一相傳在典墳。
華山長臥墮驢翁,功成海外虬須老。
天下已屬赤符人,惟有桐江一絲好。
江上雙臺俯白云,子陵風節古今聞。
皋夔熙績唐虞世,精一相傳在典墳。
華山長臥墮驢翁,功成海外虬須老。
天下已屬赤符人,惟有桐江一絲好。
江上兩座釣臺俯臨著白云,嚴子陵的高風亮節古今聞名。皋陶和夔在唐虞盛世建立功勛,他們精一的思想在典籍中代代相傳。陳摶在華山長臥,如同那墮驢的老翁,李靖功成后像海外虬須客一樣瀟灑。天下已經歸了劉秀,只有嚴子陵在桐江垂釣的這一絲釣線最為美好。
雙臺:指嚴子陵釣臺,分東臺和西臺。
子陵:嚴子陵,東漢人,拒絕光武帝劉秀的征召,隱居垂釣。
皋夔:皋陶和夔,都是舜帝時的賢臣。熙績:建立功勛。唐虞世:唐堯、虞舜的時代,被視為理想的太平盛世。
精一: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典墳:泛指古代典籍。
墮驢翁:指陳摶,傳說他聽聞趙匡胤稱帝,高興得從驢上墜落。
虬須老:指虬髯客,隋末唐初人物,后遠走海外。
赤符人:指劉秀,他曾得赤伏符稱帝。
桐江:富春江流經桐廬縣的一段,嚴子陵曾在此垂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社會動蕩或官場復雜的時期,對嚴子陵的隱逸生活產生向往,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價值觀。
這首詩以嚴子陵釣臺為切入點,贊頌了嚴子陵的風節。通過列舉歷史人物,展現不同的人生選擇,突出嚴子陵隱逸的可貴。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對嚴子陵形象的描寫和贊美,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
閑身初不管陰晴,
雨即關門聽瓦聲。
今日溪邊山霧捲,
僧坊贏得放身行。
獻歲趨朝玉殿開
垂裳親見圣人來
懷中三策無因獻
直待臨軒對御裁
瞿塘五月驚湍險,
不道人心險更強。
獨有此淵供此老,
一泓終日自天光。
未盡登臨意,相攜上玉臺。
云山千嶂合,井里萬家開。
日落寒原迥,風生暮壑哀。
遲回江月上,似涌夜珠來。
算多愁、和天也慘,雙股淚、席間流。記花月樓臺,扇橫鸞影,杖擁鳩頭。西風妒他春好,并霜威、作踐一場秋。翠減芙蓉夜被,塵生古褐冬裘。
青山今古事悠悠。雙冢向人愁。有守宿寒鴉,招魂芳草,代哭鳴蜩。椿萱世難全壽,嘆人生、到此意俱休。付與夕陽收管,一杯時奠松楸。
兩日勞勞晝夢長,斜風細雨度桐鄉。
臥薪自是男兒志,何事寥寥數越王。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馀。
瘴癘霜雪后,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問秋何在,在郭外陂塘,澗邊林楚。野香幾縷。向衫痕暗撲,帽絲亂舞。暑退涼生,一派嫩陰閣雨。繞村去。遙見支公,微笑迎處。
相別彈指許。又竹翠沾廚,荷風凝路。茗鐺筍俎。悵來朝愁聽,江船搗素。任是空王,也稔離情凄苦。漫延佇。怕催歸、花宮浴鼓。
墨绖麻衣歲兩更,
空悲萬里請長纓。
蠻煙瘴雨添行色,
海水天風和哭聲。
馬革死輸鴟革死,
龍工生勝鳥工生。
虛空已卜年馀到,
不向人間更紀程。
日悠悠。月悠悠。光景驅人春復秋。驚看白了頭。
憶沙洲。夢沙洲。無數鄉心無數愁。天邊王粲樓。
光風流月初,
新林錦花舒。
情人戲春月,
窈窕曳羅裾。
流水一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鶴歸,風竹搖清影。
往古與來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掛遙山冷。
絳魄冰魂。問誰牽錦纜,載得蠻春。凄涼舊家零落,合伴朝云。滄海如今何世,甚艷妝、竟斗時新。相看縱憔悴,縞袂緋衣,不上京塵。
國香遲暮怨,料宸筵上苑,終許移根。綵幡深幕,天外難護溫馨。漫理宣和故譜,嘆年年、低掩孤顰。披圖總腸斷,夢落東風,雨冷煙昏。
紅葉飄搖霜露清,
去年今日正同行。
夜來似與君相見,
明月一窗梅影橫。
積雨寧愁坐閉門,剪燈無語已黃昏。
窅然涪水詩千首,遠與彭城溯一源。
得句最為天下士,感秋聊借晚來尊。
世間何事堪排遣,未了前賢此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