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導輿洞為李若回別業蓋取潘黃門板輿奉母之義乃兄中丞所命
園亭開勝地,掃徑奉慈顏。樹背萱長茂,池前草已斑。捧輿過竹下,調膳出花間。水石留連處,相將帶月還。半榻煙云擁,千峰爽氣攢。顧將青嶂色,長奉北堂歡。繞徑時生筍,循陔更采蘭。中丞同獻壽,為弟爾應難。
園亭開勝地,掃徑奉慈顏。樹背萱長茂,池前草已斑。捧輿過竹下,調膳出花間。水石留連處,相將帶月還。半榻煙云擁,千峰爽氣攢。顧將青嶂色,長奉北堂歡。繞徑時生筍,循陔更采蘭。中丞同獻壽,為弟爾應難。
癡人多見算窮通,我亦癡人卻耐窮。
幸有讀書閑日子,何曾問命老星翁。
豈能忘世差無欲,縱似談禪不落空。
千載英豪皆可數,未知約略與誰同。
聞說溪流漲,看來勢漸停。
云籠山際白,水沒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詫佛靈。
老農憂雨過,四望尚冥冥。
取放翁詩扁此樓,知君心企古名流。
蘇吟韋句雖欣慕,樗記曾云不是由。
大被長衾佳伯仲,高門素學尚姱修。
俱存無恙鄒書訓,此樂人間底處求。
邑苦如灘險漸夷,翁猶忉怛為憐兒。
人生要有余無盡,公事元非了是癡。
二籍幸成吾所職,一毫自喜道之虧。
藥中最是醍醐毒,著眼看渠道好時。
已分金門不可排,何須竹帛詔方來。
囊收玉子開云種,爐養金公候火灰。
老見明時真樂只,身緣吾黨合歸哉。
年豐處處炊煙好,追憶邊城嘆析骸。
埋恨非埋骨,生前怨不逢。比干猶有墓,周室合增封。
一死身奚惜,孤忠憤所鐘。清朝加顯澤,終古志遺蹤。
寵辱嗟何意,興亡記所從。誰甘游地下,攀檻敢嬰龍。
名落江湖歲月多,白頭還止夢三刀。
胸藏千載心期遠,識盡諸賢眼力高。
慷慨當筵談抵掌,淋漓滿壁醉揮毫。
空山埋去泥銷骨,何日人間見此豪。
太白前身錦繡腸,字書搜盡入篇章。
作歸田賦辭蘭省,取半山詩扁草堂。
自擬百圍莊散木,不夸五柞漢長楊。
卻愁金殿催班去,風舞槐龍影正涼。
寒林葉盡見巢烏,獨坐閑吟自引須。
萬劫總如萍聚散,一身幾見樹榮枯。
昨日明日算不盡,先天后天易本無。
事有難言長隠幾,何人曾識我非吾。
九十非為壽,天胡奪此翁。
兩朝名法從,一世大宗工。
集本家家有,囊封字字忠。
老龍雖異寵,堪嘆夢俄空。
我訪山家友,遙看屋上烏。
不知何事好,所愛與人俱。
竹外參差瓦,簷間八九雛。
只應交繾綣,卻喜汝喧呼。
誰賦牙高啄,因吟尾畢逋。
待令鷗可狎,物我兩俱無。
脫略塵世慮,仙都共夷猶。乘涼得風便,快楫竹扁舟。
神仙現奇怪,古木橫巖陬。振衣萬仞高,天風動衣摳。
巍巍隠屏峰,擎天峙中流。良朋論心事,撫景悲新秋。
浩嘆復浩歌,一飲還一酬。南陽豈終臥,東山諒同憂。
斟酌素有定,今焉試為籌。西風起暝色,歸袂不可留。
去去惜回首,感慨良悠悠。
好書千束且萬束,前身后身讀不足。
劉郎好古喜收詩,一篇半篇惜如玉。
知君此性人所希,旁人浪指為書癡。
旁人肉眼君似月,好句何從向渠說。
相逢劍客心相許,青萍莫惜當筵舞。
城中醮龍龍苦蟄,城門夜開八人入。
粵從東關煽喊呀,飛煙卷作半空霞。
祝融熛怒咋齒牙,彤幢絳旆紛要遮。
扶桑剝落喧撐叉,兩岸炮焦幾百家。
當時諸校陣陣來,傳呼數里聲如雷。
州官令嚴兵官急,斤斧镵鋤勾綆集。
其奈枯河無沈汁,炎曹橫恣玄冥詟。
天雖有淚不敢泣,千人萬人瞠眼立。
撲之愈張聽自戢,就中那得十數椽。
敗壁穿穴簷瓦懸,四圍灰燼渠巋然。
鄰人驚怪一郡傳,掃街老嫗今幾年。
只身窮獨頭如綿,家無一孔破絮纏。
只余一棺候棄捐,以此吁天天見憐。
幽明之理豈眇綿,天在屋頭非虛言。
陸渾山火雖富妍,無所勸戒何足編,惜渠不遇昌黎仙。
寂寂長閑日,炎炎酷暑時。
納涼惟竹共,對酒得蔬宜。
韭嫩須新剪,菰甜要旋絲。
荷杯時一吸,聊與小孫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