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烏亦好
我訪山家友,遙看屋上烏。
不知何事好,所愛與人俱。
竹外參差瓦,簷間八九雛。
只應交繾綣,卻喜汝喧呼。
誰賦牙高啄,因吟尾畢逋。
待令鷗可狎,物我兩俱無。
我訪山家友,遙看屋上烏。
不知何事好,所愛與人俱。
竹外參差瓦,簷間八九雛。
只應交繾綣,卻喜汝喧呼。
誰賦牙高啄,因吟尾畢逋。
待令鷗可狎,物我兩俱無。
我去拜訪山中的友人,遠遠望見屋上的烏鴉。不知為何覺得它們這般美好,大概是愛屋及烏與友人同感。竹林外是錯落的瓦片,屋檐間有八九只幼鴉。只應與它們深情相伴,卻也歡喜它們喧鬧啼叫。誰曾描繪過它們高啄的尖嘴,我因而吟詠著它們的長尾。待到能與鷗鳥親近無隙,物與我便都無隔閡。
山家友:山中的友人。
俱:相同,一樣。
參差:高低、長短不齊的樣子。
繾綣:形容情意深厚。
牙高啄:形容烏鴉嘴高啄的樣子。
尾畢逋:烏鴉尾巴的樣子,畢逋是烏鴉的別稱。
狎:親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拜訪山中友人時所作。當時詩人處于閑適的狀態,在與友人相處、感受自然的過程中,觸發了創作靈感,以表達內心的愉悅和對自然、友情的珍視。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愛屋及烏的情感和物我相融的境界。其特點是借常見之景抒發真摯情感,語言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感悟。
曉風簾竹吹煙細。揉酥玉、新妝粉膩。鳥愁花怨怯還扶,早鳩啼、好天晴未。
小鳳留釵看欲醉。憑欄曲、袖羅輕倚。掃淡蛾尖,暗消香裊,花飛閣、茵鋪翠。
擁節西來歲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洞庭青草絕馀寇,沅水武溪俱力耕。勿漫繡衣閒直指,正應天下急澄清。治平已召吳公去,材秀何人是賈生。
連朝欲作送公詩,以頌懸知孰愈規。萬事要當明本末,一身切莫計安危。老農不過除荑稗,良藥安能棄朮芝。勿謂常談便輕鄙,獻言端自戒新奇。
只道邊城獄訟稀,那知亦有造空為。不惟寬大難容止,正畏精明莫可欺。已矣榜敲成俗吏,懷哉香火奉湘祠。儻蒙一紙聞天奏,便是吹噓送上時。
放下覓無蹤,
盡力提不起。
寸鐵未施,
刀鏘滿地,
明眼衲僧失巴鼻。
瘴雨收晴毒霧開,星軺遠自日南回。皇華每動征夫念,薏苡無勞謗者猜。八桂云橫山似畫,三湘露落水如苔。可人多少途中景,想有新詩取次裁。
天子恩威被四夷,廷臣銜命遠驅馳。王風浩蕩煙嵐熄,春意昭蘇草木知。馬援鎮蠻摽柱日,趙陀朝漢筑臺時。使還休更言邊事,干羽雍容舞玉墀。
圣主弘推一視仁,軺車萬里遠頒恩。蠻酋俯伏天威重,命使昂藏國體尊。摽柱寧勞分地界,乘槎直許到河源。纖毫不帶歸時物,為洗千年薏苡冤。
閒去看云碧海東,蓬瀛端在海門中。
波濤縈繞雙山出,草樹交連一徑通。
崖冷石侵蘆渚月,浪搖香落橘洲風。
楚天歸客鬢垂白,疑是釀泉來釣翁。
正月晴和風氣新,
紛紛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長齋客,
三十年來負早春。
祖佐文忠幕,初新肅憫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識孫枝。
西鄙方頭重,南轅若背馳。
漢朝如諭蜀,草檄舍君誰。
荏苒年華五十余,差堪求學輒心虛。
焚膏喜把唐詩誦,容膝休懷夏屋居。
明月窺窗來作伴,清風翻書亦知書。
而今永作林泉隱,鱸膾莼羹賦逐初。
卜筑三經前,落成三紀后。
游宦如涉波,邈不知其久。
榕樹加遠條,雜植頗陰黝。
澗水無消添,稍復導源首。
抗榭觀遙山,辟亭通四牖。
前軒及南舍,皆俯魯侯茆。
為此將藏修,不量倡士友。
薄遽遂周星,行復朝北斗。
匪我老未休,命有驛神守。
荒城補壁,野澗侵籬,人來鵲起孤亭。
未到花開,可憐春已零星。
馀寒尚棲稚柳,問東風、眼向誰青。
空嘆息,甚鳶肩火色,老更飄萍。
還剩蒼藤古屋,趁斜陽泥飲,三兩鷗盟。
拍碎闌干,長嘯暗答笳聲。
飛鴻漫愁印爪,算麻姑、滄海曾經。
且盡醉,夢江南、殘睡未醒。
功名憑燕頷,三十佩吳鉤。
天地看橫角,風塵避短裘。
還家如出塞,多難賤封侯。
自古磨崖績,書生據上頭。
傷心死別廿年期,往事依依淚暗垂。回憶深閨初待字,當時辛苦覓門楣。
二八于歸正及笄,釵荊裙布作山妻。記曾花下相攜日,我亦淳于竟贅齊。
竟謝繁華井臼操,多君晨夕獨勤勞。草廬次第春風到,看取門前駟馬高。
添香夜夜理殘篇,但祝兒夫早著鞭。人愿天從同一笑,黌宮長憶聽鐘年。
食性能諳賴有君,南陔饈膳相夫勤。秋風一棹三山夢,戒旦雞聲尚汝聞。
秋闈三度兩春明,計日看登萬里程。差喜泥金相慰藉,看儂甲乙榜題名。
蘭臺走馬正應官,惆悵臨歧淚暗彈。祗為瘦軀愁汝病,別時容易見時難。
頻年藥石覓參苓,瘦骨誰憐鏡里形。卻幸歸田汝無恙,眼看兒子擢明經。
一索充閭喜氣盈,笄珈三度拜恩榮。如何西笑拈花去,未聽兒曹奏鹿鳴。
剎那五十一年身,營奠營齋更愴神。此去應無泉壤憾,鸞章新拜太夫人。
出險復入險,目眩心長搖。
滄江忽一束,巨石當巖?。
槎丫藤外卷,竅穴風中號。
急流亂澎湃,眾水喧嗷嘈。
沖波走逆浪,百丈連山腰。
來舟如輕鳧,瞥眼不可招。
冥冥入暗谷,颯颯聞悲猱。
嗟哉造化奇,設險非一朝。
我聞垂堂戒,胡乃輕鴻毛。
作詩招征魂,日落風蕭騷。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乞巧誰憑。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癡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壺山僅畝馀。苔徑不嫌車馬跡,蕓窗常對圣賢書。吾伊聲歇猶思索,燈火光殘尚卷舒。經濟學成當大用,問君出處意何如。
壺山分得半巖青,小筑藏書宕數楹。云絮晚涼當戶落,苔花晴潤傍琴生。光陰莫放閑中過,學業偏于靜里成。千載匡廬與長白,他年期汝繼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