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即事
露冕尋芳曉出封,
淡桃細柳露華秾。
人逢歲首春偏富,
鳥囀枝頭花正濃。
便遺佩刀來買犢,
盡令編甲去歸農。
旬宣近喜民風勝,
飽煖謳歌處處逢。
露冕尋芳曉出封,
淡桃細柳露華秾。
人逢歲首春偏富,
鳥囀枝頭花正濃。
便遺佩刀來買犢,
盡令編甲去歸農。
旬宣近喜民風勝,
飽煖謳歌處處逢。
清晨戴著露濕的冠冕出巡尋春,淡粉的桃花、纖細的柳枝上露水濃重。人們迎來歲首,春光格外豐饒,鳥兒在枝頭鳴唱,花開得正艷。(官員)便留下佩刀去購買耕牛,讓所有士兵解下鎧甲回歸農耕。最近欣喜于巡行宣示德政后民風淳厚,處處都能聽到百姓飽腹溫暖的歡歌。
露冕:指官員出巡時的冠冕,此處代指出巡;
出封:離開官署轄區;
秾(nóng):花木繁盛;
遺佩刀:留下佩刀,喻放棄武備;
編甲:編制的鎧甲,代指士兵;
旬宣:巡行宣示德政;
煖(nuǎn):同“暖”,溫暖。
此詩當創作于太平時期,詩人以地方官員身份于歲首迎春出巡。當時推行勸農政策(如“遺佩刀買犢”“編甲歸農”),社會呈現兵戈止息、農耕復興的景象,詩人目睹民生安樂,遂作此詩記錄。
詩以“迎春”為引,由自然春光轉入民生圖景,通過“佩刀買犢”“編甲歸農”等細節,展現勸農政策成效,最終以“飽煖謳歌”收束,突顯治下清明、百姓安樂的主旨,體現詩人關注民生的執政情懷。
池上晚冥冥,
采芳人獨醒。
野煙濃抱樹,
寒水暗搖星。
獨立已無偶,
行歌誰與聽。
寒來更蕭瑟,
鴻雁滿前汀。
紛紛車馬向城間,
盡入朱園看牡丹。
獨有東家林下竹,
更無人去扣門看。
秋蛩啼草垣,林葉下茅屋。
北窗夜篝燈,涼飆扇修竹。
幽人自履坦,常詠往賢錄。
更殘石泉鳴,月落霜煙綠。
冥搜別有懷,豈為干千斛。
聯翩冠蓋盛豪華,
里號鳴珂世共誇。
卻解虎符辭玉篆,
來隨漁父泊鷗沙。
游絲牽盡風前絮,
逝水流殘雨后花。
試問仙蹤指天際,
十洲三島是君家。
贛水經年厭旅游
鄉山此日且遲留
便從聽雨當懸榻
即免看云戀去舟
落拓田園聊自適
沉酣文字復何求
高懷況有曾公子
說劍論詩百不憂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展翅奔騰六合云,摶風鼓蕩四溟水。
錢塘風掠水潺湲
楊柳橋西又北灣
紅映數重村口樹
青浮一點隴頭山
據鞍愁向武溪過,
六十成翁笑伏波。
矍鑠吾今加一歲,
未逢衣絳恨如何。
幾年冠豸肅清朝,拜命寧辭萬里遙。
星逐使軺臨百粵,霜飛繡斧下層霄。
桄榔綠暗蠻煙凈,荔子紅酣瘴雨消。
前路若逢相識問,為言華發已蕭蕭。
紗窗曉。杜宇數聲聲悄。真個不如歸去好。天涯人已老。
欹枕欲眠還覺。猶有青燈殘照。謾道惜花春起早。家山千里杳。
一曲棲梧人嘆鳳。感逝傷春,墜墨凄煙凍。明日黃花成蝶夢。遐心不縶逍遙鞚。
回首丘山前案重。語業難消,擔把藏鉤送。窈窕風懷邀月共。閑情誰覓淵明縫。
昔聞二仙侶,
對弈此高峰。
日月推移外,
乾坤勝負中。
冥心孤鳥過,
撫掌四山空。
應有傍觀者,
猶憐著意工。
媚蘭多畦畹,黨竹論尺尋。倦矣一枝足,卓哉千里心。氣含湖海姿,名掛羆虎林。長髯罥世累,禿鬢微霜侵。
雕鉆久已休,潛伏恨不深。亭丘近來趣,何止如山陰。沼沚清漣生,沄沄復浼浼。爨清飯不足,歡賞心無餒。金絲撚條柯,酥蠟滴趺蕾。櫻桃與芍藥,春事卜貞悔。
兄為俘虜受困辱。
骨露力疲食不足。
弟為官吏馬食粟。
何惜錢刀來我贖。
形質非彫琢,天成貯玉漿。
匏尊宜作伴,椰榼每同將。
和月懸吟杖,隨人入醉鄉。
最憐臨別處,花底瀉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