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首 其三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展翅奔騰六合云,摶風鼓蕩四溟水。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展翅奔騰六合云,摶風鼓蕩四溟水。
男子在自身中進入正定禪定,女子在自身中從禪定中起身。單個塵境進入正定的受用,眾多塵境引發各種禪定。如大鵬展翅駕馭天地四方的風云,借風力激蕩四海的大水。
正定:佛教術語,指專注一境、無有散亂的禪定狀態,為三學(戒、定、慧)中的‘定’。
正受:即正定中的感受,指禪定中如實領受法境的狀態。
三昧:梵語音譯,意為‘等持’,指心定于一境而不散亂的禪定狀態。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代指天地四方。
四溟:即四海,指天下的水域。
此偈為禪宗闡釋禪理之作,或出自宋代禪師之手(具體作者未明)。禪宗注重以偈頌開示弟子,此首通過男女、一塵與諸塵的禪定狀態,強調禪定境界的平等與圓融,反映了禪宗‘無分別’‘當下即是’的核心思想。
全詩以禪定狀態為核心,通過個體與群體、微小與宏大的對比,結合自然意象的夸張描寫,闡釋了禪定境界的圓融無礙與佛法的普適性,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是禪宗偈頌中闡釋禪理的典型代表。
淮山隱隱,千里云峰千里恨?;此朴?,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斷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 蕓閣英華入,賓門鹓鷺登。恩筵過所望,圣澤實超恒。 夏葉開紅藥,馀花發紫藤。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
審官思共理,多士屬惟唐。歷選臺庭舊,來熙帝業昌。 入朝師百辟,論道協三光。垂拱咨元老,親賢輔少陽。 登庸崇禮送,寵德耀宸章。御酒飛觴洽,仙闈雅樂張。 荷恩思有報,陳力愧無良。愿罄公忠節,同心奉我皇。
三萬六千頃,湖侵海內田。 逢山方得地,見月始知天。 南國吞將盡,東溟勢欲連。 何當灑為雨,無處不豐年。
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
己未除夕家家守歲共歡然,明日相過又問年。 金剪夜深猶綴彩,布衾春暖欲除綿。 兒童置祭酬詩稿,店舍攜燈索酒錢。 寄語閉關高臥客,陽和入骨病應痊。 庚申元旦漫說東郊物候新,江城冬半已陽春。 旌旄合隊爭穿市,粉黛生香欲染人。 日暖游魚蘋葉舞,煙藏語鳥柳條勻。 遙知玄晏先生坐,百軸縑緗正繞身。 辛酉元旦長安十丈馬頭塵,曾向朱門隱逸民。 歲月屢遷空有舌,風流凋謝若亡唇。 重陰尚遠芳菲節,淑氣先憑曲米春。 暗憶當年車馬客,只今同作白頭人。 辛酉除夕二首雨中街鼓不聞聲,屢望東方尚未明。 此夜已知陽道長,頻年難見泰階平。 相逢父老憂加賦,欲遣兒曹出踐更。 豺虎縱橫愁道路,東南處處急征兵?!?
夾水松篁,一天風露,覺來身在扁舟。桂花當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飄然竟、欲到瀛洲。人世樂,那知此夜,空際列瓊樓。 休休。閑最好,十年歸夢,兩眼鄉愁。謾贏得、蕭蕭華發盈頭。往事不須追諫,從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顧影,起舞自相酬。
倏忽光陰,四大浮空,是非久堅。這輪回誰保,朝昏徹彼,家緣恩愛,系絆遷延。一個真靈,千生萬劫,苦海浮沉逐孽緣。當須悟,在伊家慷慨,生死爭先。聰明切聽微言。好放下閑愁搜妙玄。認貧閑寂淡,休生惡勘,元初一點,擺出新鮮。直正無私,常行平等,坦蕩逍遙任自然。真功行,向閑中慢慢,積累成千。
逍遙自在。去去來來無掛礙。一片靈空。處處圓明無不通。無分內外?,搹刂苌澈ń纭1檎諢o私。明月高穹秋夜時。
云去南山靜,風來渭水寒。凌波凝結一團團。萬里晴空,清爽此時觀。雄劍鳴開匣,人頭落玉盤。一輪明月上欄桿。了了從斯,心意始閑安。
閑閑云水任東西。靈空一片隨?;杌枘鶃盹w。前程事已知。真大道,出塵機。般般種種離。重陽許我白牛兒。而今便是誰。
虛幻浮花休苦戀,南辰北斗頻移。暗更綠鬢盡成絲。百年渾似夢,七十古來稀。奉勸人人須省悟,輪回限到誰知。修行宜早不宜遲。從前冤孽罪,要免速修持。
堪嘆光陰迅速,日生思慮憂愁。憨憨甘作逝波流。迷戀氣財色酒。日月暗催人老,利名不使心休。爭如放下觀山頭。明月家家盡有。
頓悟輪回入道,時中鍛煉綿綿。存存損損恁專專。要免將來流轉。火滅蓮開五葉,煙消玉結三田。欲超無上離人天。了取空虛古殿。
清凈無為做徹。高下休生分別。滅盡我人心,自有真師提挈。提挈。提挈。云綻家家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