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四首
采蓮復采蓮,搖蕩木蘭船。日暮湖頭雨,羅裙色倍鮮。
儂棹湖心舟,郎來湖北岸。笑指雙鴛鴦,戲擲黃金彈。
荷葉如儂衣,荷花似儂面。艤棹向中流,歡來倩誰辨。
昨夜芙蓉花,緣堤一時發。清波照玉腕,下有雙羅襪。
采蓮復采蓮,搖蕩木蘭船。日暮湖頭雨,羅裙色倍鮮。
儂棹湖心舟,郎來湖北岸。笑指雙鴛鴦,戲擲黃金彈。
荷葉如儂衣,荷花似儂面。艤棹向中流,歡來倩誰辨。
昨夜芙蓉花,緣堤一時發。清波照玉腕,下有雙羅襪。
采了又采蓮子,搖著木蘭木做的小船。傍晚湖頭下起雨,羅裙的顏色更加鮮艷。我劃著湖心的小船,情郎來到湖北岸。笑著指向雙鴛鴦,開玩笑投擲黃金彈。荷葉像我的衣裳,荷花似我的容顏。把船停在中流,歡樂到來時誰能分辨?昨夜荷花沿著堤岸一齊開放。清澈的水波映出玉腕,水下可見雙羅襪。
木蘭船:用木蘭木制成的船,常指華美的船。
羅裙:用羅紗制成的裙子,質地輕薄。
儂:吳語方言,自稱,意為“我”。
棹(zhào):劃船的工具,此處作動詞,指劃動。
艤(yǐ)棹:將船停靠、系住。
芙蓉花:即荷花。
緣堤:沿著堤岸。
一時發:同時開放。
玉腕:形容女子潔白細膩的手腕。
羅襪:絲羅材質的襪子。
《采蓮曲》為樂府舊題,多描繪江南采蓮場景及男女情思。此詩應屬文人擬民歌之作,創作背景或為對南朝樂府民歌的繼承與模仿,反映了古代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與青年男女的純真情感。
詩歌以四組短章連綴,分別從采蓮勞作、與情郎互動、花葉自喻、雨后觀荷等角度,展現采蓮女的鮮活形象與水鄉生活情趣。語言質樸活潑,風格清新明麗,是民歌風味與文人詩藝結合的典范。
碧天霜氣夜棱棱,人在鼇山第幾層。
靜極禁關聞下鍵,暝深連閣見通燈。
蕙薰浮篆才余火,酒滴供研自不冰。
無奈此時懷共被,各分臺署擁青綾。
溪干艤棹訪巖扉,危磴攀緣不欲歸。
垂乳滴聲當佛座,宿云留潤在僧衣。
聊開禊席臨流水,閑擲文竿到落暉。
旅宦天涯甘寂寞,送春無意惜芳菲。
一徑涼飚響萬松,青霞紫霧秘靈峰。
寒生列洞前溪雨,聲到諸天午夜鐘。
仙頂月高猶駕鶴,陰潭云起舊降龍。
出塵境界無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驅車南陌道,物色喜春還。
水暖初成浦,云晴不抱山。
原姿平澶漫,禽哢巧間關。
此適非謀野,祠官只在閑。
恩華綿帝宇,花出瑞王年。
陰魄交光地,風霙雜下天。
鹽波熬巨浸,縞頃界中田。
有客方愁臥,先時履欲穿。
唐賢遺勝地,天澤引初深。
未起朝宗勢,先資濟眾心。
凈惟涵寶剎,微或鄙蹄涔。
爽氣何偏早,群蛙一夜沉。
高城鎖夕靄,遠水浮秋空。
此時行役心,展轉如飛蓬。
路入淺沙斷,堪慟車轍窮。
豈無舟楫利,枉道非所從。
雖有泉石趣,暫到徒匆匆。
兒啼不入門,敢辭身狥公。
夢歸身未歸,薄宦真池龍。
披衣復起坐,驚鴻鳴西風。
久接賢規見準繩,還朝猶聽頌聲騰。
安民慮遠疆封靜,富國材高帑藏增。
野老賡歌除橫斂,侍臣交表薦殊能。
嶺頭若著關官籍,可察孤清節似冰。
靜拂藜床藉蠹書,曲肱聊與古為徒。
夢柯尚費論榮辱,訟鹿何煩競有無。
庭下細光風泛蕙,隙中斜影日低梧。
宰墻不塓嵇胞轉,寧覺人間有畏途。
萬事皆從適意休,何須快馬騁長楸。
高人鼓吹鳴蛙地,當世神仙笑躄樓。
燕到卷簾如舊分,花開逢雨最閑愁。
僧來更學嘗茶訣,白乳槍旗帶露收。
晉歌本自傳幽憤,楚俗緣何作勝游。
宴豆雕文夸瀹卵,俠場星影鬭飛毬。
光翻蘋吹都無力,暖著花煙不肯流。
搗杏沃餳紛節物,更慚多病怯寒甌。
茗篋緘香自武夷,陸生家果最相宜。
烹憐晝鼎花浮柵,采憶春山露滿旗。
品絕未甘奴視酪,啜清須要玉為瓷。
茂陵渴肺消無幾,爭奈還書苦思遲。
四十還添四,顛華鑷更新。
應從多病日,遂作始衰人。
毀積方銷骨,經窮先腐唇。
竟誰憐種種,由此到諄諄。
軒冕間關路,風波蹭蹬身。
兄今又過二,何術耐蕭辰。
清明佳節屬良辰,行樂東郊宴席賓。
風柳不勝春氣力,露花無奈曉精神。
管絲遠近青堤上,樓閣高低淥水濱。
多少艤舟何所用,府公便是濟川人。
子云準周易,忘健意不長。
河圖歷九圣,萬化始有綱。
尼父頭雪白,秉筆叩混茫。
發掘天地奧,磨拭日月光。
成書止十篇,九擿折在旁。
玄雖巧侔寫,宛如榻上床。
良史不深貶,乃譬吳楚王。
漢歷久差駮,安用空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