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道中
行子易時序,但嗟江路難。
孤帆轉天際,遙出青林端。
山影落空翠,濤聲生夜寒。
鄉書猶未達,云海正漫漫。
行子易時序,但嗟江路難。
孤帆轉天際,遙出青林端。
山影落空翠,濤聲生夜寒。
鄉書猶未達,云海正漫漫。
游子容易感知季節的變換,只感嘆江上旅途如此艱難。孤舟的帆影在天邊轉動,遠遠地從青林盡頭出現。山影投下空明的翠綠,濤聲帶來寒夜的清寒。家鄉的書信還未送達,云海茫茫正漫延無邊。
行子:游子、旅人。
易時序:容易感知季節更替。
孤帆:代指行駛的船只。
空翠:空明的翠色,形容山林的青綠。
鄉書:家書。
漫漫:廣闊無邊的樣子。
此詩當為詩人行旅于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江路時所作。古人多因仕途、生計奔波,詩中'江路難''鄉書未達'或反映詩人漂泊途中,因時序更迭觸發對歸鄉的渴望,暗含對旅途阻隔的無奈。
全詩緊扣'道中'主題,以行子視角描繪江上旅途所見所感,前半寫景(孤帆、山影、濤聲),后半言情(鄉書未達),情景交融,含蓄地表達了旅途艱辛與思鄉之情,是一首典型的行旅抒情小詩。
逢厓大叫倚青天,望景哀吟吊昔賢。
煙沒隔江誰鼓枻,月懸橫浦自敲舷。
悲涼別路思吳楚,凄斷離筵越歲年。
書札幾回添白發,更因臨雁益潸然。
覆額輕云覆體綃,風前搖曳正苗條。儂心自為香蘭醉,嗅得蘼蕪意亦消。
染翰朝朝侍鏡臺,簪花仿格許親開。鄭家枉誦葩經熟,未帶溫柔福分來。
我浮鄱湖望五老,萬仞秀出天中間。云氣蒙籠乍開合,恍疑蓬閬難躋攀。
豈意今朝策藤杖,逍遙遍踏五峰上。寒空嘯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
南康軍城一葉浮,揚瀾左蠡橫天流。白沙赤岸錯如綺,煙林點點天南州。
天公妒我盡遠景,故遣飛云奪峰頂。如輪如席掠面來,萬象斯須不留影。
乘云我欲之帝廷,稍為匡君嗚不平。茲山何者讓衡霍,不岳不鎮誰使令?
一笑顛仙扶我住,世上空名了無據。餐霞吸露快即休,多口無遭帝閽怒。
低顏也自悔蹉跎,王湛仍癡可奈何。
世事于今無覺岸,人情到此總隨波。
三杯澆我狂難足,四韻酬君債不多。
最是長吟聲未已,恰逢朋舊又相過。
洵美相門裔,有齊邦媛賢。
藻蘋南澗下,萱竹北堂前。
孝敬三從謹,哀榮五福全。
松銘諸健筆,題作晉陵阡。
滿城車馬沒深泥,
院里安閑總不知。
兒輩未來鉤箔坐,
長春花上雨如絲。
楊劉昆體變,誰實擅元功。
萬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
穆脩先漢筆,魏野盛唐風。
今日何人悟,江湖慟阮窮。
仙園采藥回彫輦,
禁殿迎祥啟鳳闈。
四海樂康民富壽,
穆清無事永垂衣。
獸不能加害,傾身障赭紅。
安知丁與傅,他日鷙于熊。
覆巢無完卵,肉味安賴知。此語達而痛,乃出七齡兒。
聞變弈不動,臨刑甘如飴。具此浩然氣,巾幗勝須眉。
假令得永年,豈數女中師。痛哉孔文舉,身后無孑遺。
裂眥數阿瞞,慘戮一何悲。此女甘荼毒,空贖蔡文姬。
王霸厲清操,胡慚令狐友。兒女俗情牽,囁嚅愧其婦。
當其偃臥時,理欲交戰久。室謫儻有詞,北門恐失守。
雖貴豈如高,一語醍灌首。古來孟光賢,梁鴻甘杵臼。
似此灌園終,毋乃閨中誘。惜哉逸姓名,高風真不朽。
世無倉海君,誰發誅秦意?
一擊天下驚,奮起龍虎氣。
悠悠馬上困思茶,
休歇僧房到日斜。
殿背無人綠錢滿,
小盆零落珊瑚花。
殿春花事到將離,
云似人愁水似思。
一尺落花和淚雨,
手添香土吊梅兒。
道邊松,大義渡至漳泉東。
問誰植之我蔡公,歲久廣陰如云濃。
甘棠蔽芾安可同,委蛇夭矯騰蒼龍。
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長清風。
五畝荒猶客,彷徨素發侵。年華趨老大,詩思入沈深。絕域舟車夢,危途劍戟心。飄飄灞陵雪,無賴入衣襟。
濫逐齊門好,真逢蜀道難。百憂攢鬢底,孤憤疊眉端。布被翻霜薄,綈袍綻雪寒。蒼筤富春渚,老盡釣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