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寺
一洞寒云鎖翠虬,
水聲長繞影邊流。
令人坐憶南泉路,
滿目春山幾萬秋。
一洞寒云鎖翠虬,
水聲長繞影邊流。
令人坐憶南泉路,
滿目春山幾萬秋。
一個山洞里寒云繚繞,好似鎖住了翠綠的蛟龍,潺潺水聲一直繞著影子流淌。這景象讓我坐著就回憶起南泉的道路,滿眼都是歷經無數春秋的春日青山。
翠虬:指翠綠的蛟龍,這里形容山洞中的云霧繚繞之態。
南泉: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或佛教典故中的地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游覽安仁寺時,被寺中的景色所觸動,結合自己對南泉的回憶,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寺廟,感悟自然。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懷念南泉。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捕捉。
九重旒冕真知己,幾度弓旌憶款門。素志不為溫飽計,赤心未報圣明恩。鶴汀云雨暮應捲,牛渚風煙秋欲昏。休向長江問陳跡,浮梁孤塔不堪論。去載西陲夏正初,首驚禹閣下除書。璇杓導旨方螭陛,珍圉迎釐又燕居。三見綸音傳詔璽,六看棨信到耕鋤。祇今又上公車奏,何日煙蓑返老漁。
秋士悲秋感慨增,吟秋好句筆能勝!城東雁塔題名處,留待明秋拾級登。
層城盡日宮云覆,高閣靚深無暑。埤竹陰清,垣梧影靜,昨夜鳳池新雨。香凝燕寢,喜慍解朱弦,涼生白苧。時拂錦箋,彩毫隨意賦詩句。自念寒生一介,平步陟丹霄,遭逢英主。渭水綸竿,萃郊耒耜,何必當年伊呂。有懷自許。但勛業無成,光陰易去。攬鏡婆娑,聽梁間燕語。
趙州狗子無佛性,當空掘出秦時鏡。光明渾不見星兒,上下四維俱徹映。
故宅荒涼倚碧岑,寒云漠漠跡難尋。書沈湘水情何極,鵩賦長沙怨已深。空館無人啼鳥到,閒門有徑碧苔侵。可憐前席今千載,惟有清猿自嘯唫。
玉堂清冷夜初長,風雨蕭蕭憶對床。徼道傳呼鐘鼓密,夢魂那得到君傍。
室家壯年,無子則逐。見于信史,全齊之俗。原本厥初,師言可復。以學則知,揆之宜篤。
開籠放鶴空山里,巖畔梅花野興孤。天子當時重封禪,西湖合著老林逋。
新種蕓香屋數椽,青山綠水映華顛。欲知自下升高處,人十能之已必千。
將軍發機陰中的,功如熟稼生螟蟘。母儀天下極尊榮,非道得之非所得。一朝樂去悲相隨,霜露既降風凄其。煢煢吊景將安之,不自為計終奚為。關中舊約三章法,法當夷宗讎逆節。況復曾孫誅大臣,項背相望眉不顰。昭臺不隔昭陽路,花落鳥啼春幾度。麟角鳳觜皆可煎,惆悵君恩非斷弦。
何期萬死后,得見一生人。久識灰銷骨,欣看字有神。每憑心口力,盡洗古今塵。莫恨余生晚,當時無此親。
五云堆里望觚棱,二紀周南夢未曾。四輩兩年勤詔札,九重一念乂黎蒸。烽臺雖有深秋燧,雁塔應無曩日僧。豫備正須如雍國,不妨德業頌高升。去年冬暮拜弓招,槐夏重承接畫朝。錫馬敢期先雨露,冥鴻自愧點煙霄。沙墀有路瞻唐表,瓦缶何堪溷舜韶。歸郡定應遲六月,卻從故跡問凌歊。
相憐相嫟俄相拋,深情如許委荒郊。墮露飄共萍水散,因風起或空中交。吹浪在藻魚戲嚼,尋荒過鄰蜂仰捎。幽居不解惜春事,尚白尚玄總可潮。
二載塵勞薄宦身,雙峰幾憶舊家鄰。甫能再上陽城考,更有一年孤負春。
露螢亂濕小窗秋,暗把酸風度到眸。蘆葉隨拈揉夢寫,鮫珠自咽背人流。百般苦楚生難盡,一點靈光死未休。豈是卿卿偏命薄,更多薄命不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