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二首 其二
點墨無聊筆易乾,
殘山敗水太荒寒。
江南烽火連天黯,
無怪峰巒不耐看。
點墨無聊筆易乾,
殘山敗水太荒寒。
江南烽火連天黯,
無怪峰巒不耐看。
隨意點墨作畫,卻覺得無聊,筆很快就干了。畫面中殘敗的山水顯得十分荒涼、凄寒。江南戰火連天,天色都變得昏暗,怪不得畫中的峰巒也讓人看不順眼。
點墨:隨意地用筆墨繪畫。
乾:同“干”。
殘山敗水:指殘缺不全、破敗荒涼的山水景象。
荒寒:荒涼、凄寒。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戰爭。
黯:昏暗。
不耐看:不值得看,這里指讓人不順眼。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處于戰亂時期,江南地區戰火不斷,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畫,觸景生情,借畫作和詩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戰爭給社會和山河帶來的破壞,表達詩人的憂國之情。其特點是將繪畫與現實結合,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少時業詩書,慕古不自量。晨暮間弦誦,左右紛朱黃。
積書山崇崇,探義海茫茫。同志三四人,辯論略相當。
落筆輒千言,氣欲吞名場。忽焉六十年,綠鬢久已霜。
食必觀本草,不療病在床。今秋又病目,始覺閑味長。
車馬既不至,亦無書在傍。一坐漏十刻,甚倦則倚墻。
蝴蝶吾前身,華胥吾故鄉。童子亦聽睡,不復呼燒香。
流落逢明主,恩光集晚途。
題名驚手戰,拜閣藉人扶。
枉辱三華組,終歸一腐儒。
庫書時取讀,猶足補東隅。
平生聞若人,筆墨極奇峭。相望二千里,安得接談笑。
一朝獲其詩,驚喜逾素料。夜窗取吟諷,寒燈耿相照。
舂容清廟歌,縹緲蘇門嘯。蹴天浙江濤,照野楚山燒。
每篇十過讀,玩味頭屢掉。正如啜名酒,雖愛不忍釂。
看君亦華發,氣壓萬年少。予昔從茶山,辱賞三語妙。
文章老不進,憔悴今可吊。誰知牛車鐸,黃鐘乃同調。
愿君時來過,勿恤俗子誚。
簌簌落高槐,陰陰長綠苔。
只言門晝掩,不道客誰來。
足痹思尋壑,愁生欠撥醅。
吾兒能問事,梨栗且炮煨。
曉日曈昽露未干,東中十月始微寒。
牛閑處處農功畢,米賤家家酒盞寬。
煙浦白鷗迎鼓枻,漁村紅樹入憑闌。
歸舟莫恨無人語,手把陶詩側臥看。
窗欞無日影,庭樹無風聲。
微云淡天宇,非陰亦非晴。
美哉豐年祥,入我屠蘇觥。
父老亦共喜,歡言叩柴荊。
一飽已有期,惟當力春耕。
遣兒牧雞豚,作社賽西成。
開歲忽八十,古來應更稀。
我存人盡死,今是昨皆非。
愛酒陶元亮,還鄉丁令威。
目前尋故物,惟有釣魚磯。
高枕閑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偶亡塞馬寧非福,太察淵魚恐不祥。
每與諸兒論今古,常思百世業耕桑。
危機正在黃金印,笑殺初心繆激昂。
乞得身歸喜滿顏,柴門雖設不曾關。
無如梅作經年別,且就僧分半日閑。
樵斧曉穿云外去,釣船夜向月中還。
君看老子無窮樂,一笑知非造物慳。
游昭木石師李唐,畫牛乃自其所長。出欄初聽一聲笛,意氣已無千頃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揜脛須眉蒼。時時弄筆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無沙堤金絡馬,拂拭此幅喜欲狂。乞骸幸蒙優詔許,置身忽在煙林傍。
日落飲牛水滿塘,夜半飯牛天雨霜。俚醫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禁祓不祥。
愿我孫子勤農桑,愿汝生犢筋脈強。碓聲驚破五更夢,歲負玉粒輸官倉。
魚市樵風口,茶村谷雨前。
柳邊煙掩苒,堤上草芊眠。
墓掃鴉銜肉,人歸鷺導船。
東風吹短發,得句為誰妍。
滿鏡新霜奈老何,扁舟日日醉顏酡。
樂如逐兔牽黃犬,快似麾兵卷白波。
霜近菊花猶未見,雨余橙子已堪搓。
湖桑小市人無數,爭看山翁擊檝歌。
疊石作小山,埋甕成小潭。
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空堂寂寂暑氣清,祇有燕雀無人聲。
云頭忽移簾影失,雨點亂集荷盤傾。
溝坑水溢魚鱉喜,庭戶風送蛟龍腥。
衣巾汗垢為一洗,呼奴舉榻臨前楹。
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
何由探借中秋月,與子同游白玉京。
仕宦遍四方,每出歸愈貧。
寒暑更質衣,笑倒鄰里人。
今年作史官,坐糜太倉陳。
無如思歸何,日夜望絕麟。
區區牛馬走,齪齪蟣虱臣。
恩深老不報,肝膽空輪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