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
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嬌。
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
九門開洛邑,雙闕對河橋。
白日青春道,軒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嬌。
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
洛陽城九座城門大開,兩座宮闕相對著河橋。在晴朗的日子里,青春年少的人們走在大道上,官員們半數已下朝。坐著羊車的小孩在觀看,采摘翠羽的美人十分嬌俏。人們游玩作樂常常很晚才回來,遠處揚起的香塵撲面而來。
九門:洛陽城有九座城門。
洛邑:洛陽的古稱。
雙闕: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軒裳:指官員的車駕和服飾,代指官員。
乘羊稚子:乘坐羊車的小孩。
拾翠:拾取翠鳥的羽毛,后泛指婦女游春。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洛陽在古代是重要的都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詩人可能在游覽洛陽時,被其繁華熱鬧的景象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來展現洛陽城的風貌。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洛陽城的繁華熱鬧。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城市景象。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古代城市生活的佳作,讓后人能直觀感受到當時洛陽的繁榮。
花間橫膝興何深,
流水高山幾古今。
一自杏壇聲響絕,
不知誰解繼遺音。
綠酒紅燈水上樓,琵琶聲里一天秋。
忍聞折柳桓伊笛,暫棹迎桃子敬舟。
南國美人金粉艷,西風詞客茝蘭愁。
那堪夜月明如鏡,照徹離襟古渡頭。
靈石山前路,
山深寺更深。
不知明月去,
空惜白云沉。
櫸藤束縛竹為輿,
野飯來尋僧所廬。
茅屋正逢飛卷破,
夜來風雨問何如。
春帶愁來花事早。惜花心、又愁春老。一枕風聲,半窗雨響,又是落英時了。
曉起捲簾心草草。又無端、被花相惱。燕苦香殘,鶯嫌艷冷,觸撥閑情多少。
世事渾無補,歸心祗晝眠。
飛來何處雨,一洗漢山川。
海宇豐登日,宰臣罷去年。
單于猶未歇,誰為勒燕然。
七十城收一笑間,
對時氣勢擅強燕。
區區莒墨何難下,
自是君王不永年。
新啟南軒面碧漪,櫻桃雜樹滿階墀。
凌云尚少瑯玕竹,分我仙壇十數枝。
數枝聊可玩清華,盛夏終須翠滿家。
矯首容臺候青鳳,明朝好日莫令賒。
清旭籠云暖氣含,遠山如黛水如藍。
啼鳩到處青桑壟,乳鴨誰家碧柳潭。
公子醉鞭金勒騎,佳人笑摘野花簪。
春光駘蕩東風緩,蜂蝶悠揚晚更憨。
宮漏沈沈迥未眠,
大家秉燭在甘泉。
遙瞻御筆珠簾里,
夜半頻聞手詔傳。
句好真堪供佛,泉幽欣更同僧。閑麈自橫涼簟,飛蚊故繞篝燈。
行道疾于轉馬,坐禪危若蹲鴟。爪皮能作地獄,荷香解破毗尼。
忠子定應詩瘦,隆禪甘作書癡。兩客絕無消息,千峰見我棲遲。
關塞秋陰暗白登,飛狐道上羽書仍。
云屯漢卒徵三輔,風急胡笳過七陵。
暫向太原稱薄伐,已知吉甫佐中興。
書生亦有燕然頌,待勒恒山第幾層。
手把黃花語后期,
孤山雪后早梅時。
春風不管人無信,
又要吹香上北枝。
一片飛云帶水流,碧山深處小亭幽。晚風自起巖前樹,不見人來坐聽秋。
白石層層覆落花,薜垣蘿屋隱淪家。扁舟有客清江上,問路來尋不憚賒。
幽亭構得倚滄洲,水國涼多五月秋。面面曲欄塵不到,藕花香里看眠鷗。
萬柳成絲,憑系著、春光如箭。剛過了、清明禁火,雨香云暖。返老還童松下鶴,娶妻生子梁間燕。驀一枝、紅杏出墻來,誰家院。
鈴索動,東風軟。蓮押放,花陰轉。問梁園賦手,可曾游倦。圓相紅梨花上月,好音玉女窗中電。算小桃、柯下即相逢,春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