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朱久香少宰畫花間補讀圖二首 其一
替寫新圖有所思,
看花補讀兩相資。
自慚累俗輸清福,
那得山窗展卷時。
替寫新圖有所思,
看花補讀兩相資。
自慚累俗輸清福,
那得山窗展卷時。
我代人繪制新圖時有所思慮,看著花朵讀書兩者相互助益。我慚愧自己被世俗所累,失去了清閑的福氣,哪有在山間窗邊展開書卷閱讀的時光呢。
替寫:代人作畫。
兩相資:相互助益。
累俗:被世俗事務所累。
輸清福:失去清閑的福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朱久香少宰可能是詩人的友人,詩人應其要求作畫,在作畫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正處于繁忙的世俗事務中,看到友人能有如此閑適的生活,內心有所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讀書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手法突出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買宅嚴灘上,幽棲十載余。
共憐翁失馬,獨喜我知魚。
賓客千鐘酒,兒郎萬卷書。
須移歙州住,緣此是鄉居。
十年役嚴陵,心服趙賓旸。絕口不言貧,其氣常揚揚。一誦貫千古,一醉舉百觴。俗士或近之,白眼視昊蒼。
包山何巍巍,子云孫姓楊。江海一扁舟,倒屣傾侯王。見人有疾病,賜以藥餌良。朋友負微過,責善尤諄詳。
兩翁我獨識,非狷亦非狂。兩家結姻好,古道顏色光。趙男與楊女,年向十五強。一朝馳聘幣,互寫紅箋長。
趙有五歲女,楊有五歲郎。是日并納采,酒雁填高堂。兩翁自為媒,兩家門戶當。匪為門戶當,芝蘭同一香。
不羨積金璧,不受豐縑緗。各喜所臠婿,誦書聲瑯瑯。已能臨法帖,已解工詩章。何慚昔羲之,坦腹雙東床。
元方除卻牡丹兄,俗紫凡紅敢競名。
天女散花雖不染,道人養馬豈無情。
一芽才動看承久,千蕊俱空斷送輕。
三萬卷書總零落,匹如風雨未須驚。
寒暑元如故,乾坤豈不寬。
時情工刻薄,生理轉艱難。
遑恤諸兒笑,終憑后代看。
淵明詠貧士,感慨異悲酸。
兩公詩思欲飛揚,頗似繁臺俯大梁。
瀟灑道裝衣袖闊,昂藏壽相耳毫長。
持身未慣全隨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我有平生八叉手,興來舉酒尚洋洋。
孟韓相慕久懸懸,恨不論詩早十年。
吾道不行知有命,斯文將喪更由天。
此生何恨為龔勝,來世誰能知少連。
不信無人扶宇宙,是邦豪杰已林然。
野逈夏無暑,塢深朝更涼。
路隨流水轉,山背古城荒。
縣宇欹紅閣,僧庵缺粉墻。
暗驚兵亂后,猶有數蓮塘。
新晴春早暖,客里上元天。
輦路燈如夢,璇霄月欲圓。
豈惟無酒酤,不復有床眠。
歌舞愚兒輩,凄涼已十年。
御寒時著火文武,等醉豈拘杯圣賢。
土潤春應萌有日,塵清野更潔于天。
誰呵凍筆詩能畫,獨上高崗意欲仙。
剩有籬根未消處,試裒枯筿取茶煎。
春亭前日聚,一徑入深云。
水綠痕初漲,花紅蕾欲分。
頻敲無好句,屢釂有余醺。
不減山陰勝,公宜作敘文。
學易何須博,乾坤第一爻。
兩儀能細察,萬象已并包。
枯秸供羸馬,纖鱗喂乳貓。
吾衰有三韭,端勝易牙庖。
忍事寧生癭,今誰似我能。
缺錢分灶婢,賒米乞庵僧。
惡語聞皆恕,凡詩見亦稱。
平生樓百尺,非復舊陳登。
清地虛天渺何許,芒鞋未往意先飛。
山中叱石初平隠,月下吹笙子晉歸。
不死真人千劫在,無垠濁世一塵微。
何當日咽丹池水,長共寒猿嘯月霏。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
一會豈易得,招呼酒盈缸。
慷慨上高城,惻愴臨大江。
雪水傾蜀峽,煙樹連淮邦。
風景故不異,愁心私自撞。
天欲興蒼姬,一家三圣人。
扶持用禮樂,行葦于焉臻。
有國八百年,終亦化為秦。
末俗夸神仙,吐故以納新。
彭門訖有冢,瀛洲浩無津。
羽衣還緱山,舉家不得親。
君幸有美酒,何不頻沾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