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渡江
江北鼠,口銜尾,結伴成群滿沙觜。
飛塵滿野,烈日在天。江北農人,憂心如煎。
江南稻秧齊,沃土不須雨。同類渡江,適此樂土。
楚豫稻粱,堪足天下。今年不雨春復夏,估不開倉谷添價。
鼠乎鼠乎,勿食禾黍。禾黍食盡,及爾同死。
江北鼠,口銜尾,結伴成群滿沙觜。
飛塵滿野,烈日在天。江北農人,憂心如煎。
江南稻秧齊,沃土不須雨。同類渡江,適此樂土。
楚豫稻粱,堪足天下。今年不雨春復夏,估不開倉谷添價。
鼠乎鼠乎,勿食禾黍。禾黍食盡,及爾同死。
江北的老鼠,口咬著尾巴,成群結隊地擠滿了江邊的沙洲。飛揚的塵土布滿原野,烈日當空。江北的農民,心中焦慮如煎。江南的稻秧整齊,肥沃的土地不需要雨水。同類渡過大江,來到這安樂的土地。楚地和豫州的稻粱,本可以滿足天下所需。今年從春到夏不下雨,商人不肯開倉放糧,谷價不斷上漲。老鼠啊老鼠,不要吃禾黍。禾黍被吃完了,你我也會一同死去。
沙觜:指江邊或沙洲的突出部分。
估:通'賈',指商人。
禾黍:泛指谷物,此處指莊稼。
楚豫: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和豫州(今河南一帶),代指中原產糧區。
此詩應創作于古代干旱災年,當時江北地區春夏無雨,農作物受損,老鼠因覓食成群渡江至江南;同時商人囤糧抬價加劇饑荒,農民面臨鼠患與糧荒雙重威脅,詩中反映了這一背景下農民的生存困境。
全詩以'鼠渡江'為線索,通過描繪鼠群遷徙、地域災情對比及糧價上漲等場景,揭示干旱災年中農民的生存危機,語言平實卻情感強烈,是古代災荒題材詩歌中反映民生疾苦的典型作品。
宰相有權能割地,
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
回首河山意黯然。
三水殊源此合流,水濱無數木蘭舟。山川厄運遭時變,邑里蕭條動客愁。
夜靜不聞雞犬吠,村空惟有虎狼游。保厘南服知誰是,坐食何曾為國謀。
世變江河去不回,江村無復舊樓臺。豺狼競出人何在,荊棘成叢屋已灰。
法令幾時驅鬼魅,恩波何日潤蒿萊。救民水火應須急,調度全憑濟世才。
復此度關吟,天寒歲欲深。
江云行渺渺,嶺樹坐陰陰。
白日仍投璧,清宵有卻金。
管寧何處在,遼海憶同心。
碧欄干外繡簾垂,
曾識云仙至小時。
見我佯羞頻點影,
滿頭猶自插花枝。
杏花紅鎖玉樓人,
試拂山龍日正春。
愿得圣朝無闕事,
不煩纖手號針神。
明眼空青,忘憂萱草,翠玉閑淡梳妝。小來歌舞,長是倚風光。
我已逍遙物外,人冤道、別有思量。難忘處,良辰美景,襟袖有馀香。
鴛鴦。頭白早,多情易感,紅蓼池塘。又須得,尊前席上成雙。
些子風流罪過,都說與、明月空床。難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
粼粼山塘水,長堤抱孤峰。
突兀見題石,烈士留遺封。
松檜一徑陰,但有花傭逢。
逡巡日下影,寂寞苔上蹤。
世風習柔靡,眾醉如酒濃。
義憤發卑賤,難馴氣猶龍。
至今埋骨地,勁草生蔥龍。
出門白鷗起,心警疏林鐘。
驪山之水溫且清,朝元閣上空月明。
玉環化作馬嵬草,碧樹蕭蕭猿夜聲。
朝代興亡容易變,今人不見古人面。
疏林落落掛斜暉,金井梧桐秋幾片。
切偲取義思怡如,
兌習工夫憶泗洙。
泮水朋來方袞袞,
三千攀附圣門徒。
林泉攬勝擅琴東,結構天然奪化工。聞道經營逾廿載,主人辛苦客從容。
夕陽西下水東流,才閱春華歲又秋。多少名園風景好,樓臺半替后人修。
浪跡人間數十年,
年年散發醉江天。
岳陽樓上留三日,
聊與瀟湘結后緣。
相逢各已壯,努力愛前期。
不用投孤劍,銜恩自有時。
戀闕心仍在,還家路不迷。
凄涼吊古意,疲馬入青齊。
聚如浮沫散如云,
聚不相將散不分。
入郭當時君是我,
歸山今日我非君。
涅槃城里尚猶危,
親到靈山未足奇。
見佛忘知無我所,
六根常動轉阿彌。
昨暮東齋雪,清吟徹夜寒。
頻聞灑窗急,獨起捲簾看。
已合曉枝重,遠連平野寬。
蕭條村徑漫,知訪篳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