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汝成駕部之秦中二首
祖席驪駒唱未停,河橋寒色晚冥冥。高天六傳飛函谷,隘地雙旌出井陘。雨雪蒼茫南北路,星河明滅短長亭。干城豈獨扶風借,百鎰黃金下帝庭。
百壺春酒照華筵,曾是荊州識面年。問竹敢勞中散駕,看花頻系孝廉船。崢嶸斗色雙鉤墮,粲爛虹光四壁懸。明發旌旄凝望處,太行無際白云前。
祖席驪駒唱未停,河橋寒色晚冥冥。高天六傳飛函谷,隘地雙旌出井陘。雨雪蒼茫南北路,星河明滅短長亭。干城豈獨扶風借,百鎰黃金下帝庭。
百壺春酒照華筵,曾是荊州識面年。問竹敢勞中散駕,看花頻系孝廉船。崢嶸斗色雙鉤墮,粲爛虹光四壁懸。明發旌旄凝望處,太行無際白云前。
第一首:餞別宴席上《驪駒》之歌還未唱停,河橋邊寒色籠罩,暮色昏沉。高空中驛站車馬飛馳過函谷關,險隘處雙旌儀仗穿越井陘道。雨雪紛揚覆蓋南北路途,星河明滅映照長短驛亭。捍衛邊疆豈止借用扶風之力,更有皇帝賜下百鎰黃金的恩榮。第二首:百壺春酒映照著華麗的宴席,還記得當年在荊州初次相識。不敢勞煩您如嵇康般駕車問竹,多次因賞景系住您的孝廉船。器物流光如星斗墜落雙鉤,光彩絢爛似虹光懸于四壁。明日出發時遙望旌旗之處,只見無邊太行與白云相接。
祖席:餞別之席。驪駒:古代告別時所唱的歌,《詩經·小雅》有《驪駒》篇,為客人離席時所奏。
六傳:驛站傳遞文書的車馬,古代每三十里設一驛站,換馬傳遞。函谷:函谷關,秦中(今陜西)重要關隘。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的儀仗旗幟,代指江汝成的行隊。井陘:井陘關,河北進入山西的要道。
短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舍,供行人休息,常用作送別的象征。
干城:盾牌與城墻,比喻捍衛國家的人才,出自《詩經·周南·兔罝》。扶風:漢代右扶風郡(今陜西一帶),此處代指秦中地區。
百鎰黃金: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為一鎰,此處指皇帝對江汝成的賞賜。
中散:指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此處用其“問竹”典故(嵇康喜竹)。
孝廉:漢代選官制度,此處代指江汝成(或其曾任孝廉)。
雙鉤墮:形容器物或書法如星斗墜落般的光彩;雙鉤亦指書法的一種筆勢。
旌旄: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幟,代指官員的儀仗。
此詩為作者送別友人江汝成(駕部,官職名)赴任秦中(今陜西一帶)所作。江汝成當為作者舊識(第二首“曾是荊州識面年”提及),此次赴任或肩負邊疆事務(首句“干城”“扶風”暗示),作者通過送別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與祝福。具體創作時間或在明代(駕部為明代兵部屬官),背景與當時邊疆治理、官員調任相關。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首章寫別時之景與赴任之途的艱辛,次章憶舊交之誼與友人風采,末以“太行白云”收束,既展現深厚情誼,又凸顯江汝成的才略與受重,是明代送別詩中兼具情感與格局的佳作。
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逢春。
先生德業萬人雄,
尋尺猶收爨下桐。
乞與朱弦弄流水,
坐聽巖壑起松風。
乘驲趨新野,挑燈作上元。
風聲和鐸隱,月色帶塵昏。
簫鼓中州樂,滕囊蜀客魂。
夜深無意緒,岑寂引孤樽。
乾坤萬里接風煙,獨立蒼茫興浩然。
秋色西來通渤海,曉云東望極朝鮮。
側身人世如遷客,過眼光陰感暮年。
牢落吾生終寂寞,何須搔首問青天。
七十五松在,當年手植翁。
龍髯云滿壑,鶴唳月當空。
三品非秦爵,諸郎有晉風。
夜深清籟發,歸佩玉丁東。
舊歲旱為虐,今年雨以時。
如聞諸郡國,可脫半寒饑。
我自無田者,空成樂歲詩。
誰官太史氏,直筆要無遺。
漫愁春不住,春歸去,并愁消。政雨褪妖紅,風醅膩綠,夏景新描。
溪橋。樹陰四合,更菰浦、深處透櫻桃。水面荷珠亂擲,枝頭榴火才燒。
無聊。湊趣是清宵。云月淡于綃。把長劍支頤,縵歌金縷,閑誦楚騷。
天高。諒無問處,算傷今、吊古盡徒勞。江左誰為太傅,漠南若個剽姚。
云水無消歇,平堤尚芰荷。
棹歌隨意住,鳥語不能多。
山遠迷秦望,天低近汨羅。
老僧如舊燕,補屋又來過。
南康南麓江州北,
五百伽藍似蜜脾。
萬室千門俱面勢,
不應獨是紫霄奇。
草色連階映綠苔,
東風獨處不須栽。
時人要得春光好,
還得名花幾樹開。
幾日東風凍未消,千門柳色望中遙。椒花柏葉宜春酒,應待明年共早朝。
鬢雪初凝未擬消,后來難定以前遙。尋春走馬長安客,虛度升平又兩朝。
精純堪入圣,玄妙亦非狂。
不壞人間相,兼希物外方。
道參天地始,心契鬼神藏。
生死真消息,群言豈盡荒。
妙齡才氣已無雙,軍陣飛揚翰墨場。白簡空馀遺藁在,錦囊應有近詩藏。生前且盡杯中物,死去猶堪地下郎。逸氣不應埋宿草,會看千丈吐光芒。
猶記當年玉筍班,凜然風采動朝端。壯懷漫擬麒麟閣,直氣曾纓獬豸冠。太白風姿圖像見,衛公英爽夢魂寒。四州巷哭多遺愛,留取甘棠勿剪殘。
五陵冠蓋散鳴珂,遙指青山桐柏多。
編草兩朝辭紫禁,賜茅千里過黃河。
禮逢公子夷門轡,詩采南陽召父歌。
斗酒花時攜手別,金莖西望莫蹉跎。
鏡里吳霜點鬢斑,星星晞發在人間。
偶逢歡伯聊稱圣,既是遺民合道頑。
彈鋏誰營三兔窟,披裘我羨一漁灣。
斜陽黃葉傷心處,屋角西風見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