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粹伯侍御挽詩
妙齡才氣已無雙,軍陣飛揚翰墨場。白簡空馀遺藁在,錦囊應有近詩藏。生前且盡杯中物,死去猶堪地下郎。逸氣不應埋宿草,會看千丈吐光芒。
猶記當年玉筍班,凜然風采動朝端。壯懷漫擬麒麟閣,直氣曾纓獬豸冠。太白風姿圖像見,衛公英爽夢魂寒。四州巷哭多遺愛,留取甘棠勿剪殘。
妙齡才氣已無雙,軍陣飛揚翰墨場。白簡空馀遺藁在,錦囊應有近詩藏。生前且盡杯中物,死去猶堪地下郎。逸氣不應埋宿草,會看千丈吐光芒。
猶記當年玉筍班,凜然風采動朝端。壯懷漫擬麒麟閣,直氣曾纓獬豸冠。太白風姿圖像見,衛公英爽夢魂寒。四州巷哭多遺愛,留取甘棠勿剪殘。
年輕時才華就獨一無二,在文壇如在軍陣般飛揚馳騁。彈劾官員的白簡只剩遺稿留存,詩囊里應該還藏著他近期的詩作。生前盡情享受美酒,死后也堪稱地下的賢良之士。他的逸氣不應被埋沒在荒草中,定會如萬丈光芒般閃耀。還記得當年他在朝為官,風采凜然震動朝廷。他壯志滿懷想在麒麟閣留名,正直之氣曾配戴著獬豸冠。他如李白般的風姿能從畫像中看到,像衛玠般的英爽讓人在夢中都覺敬畏。四州百姓痛哭,他留下諸多仁愛,就像甘棠樹一樣,不要砍伐損傷它。
妙齡:指年輕時。
白簡:古代御史彈劾官員用的竹簡。
杯中物:指酒。
地下郎:指死后在陰間也堪稱賢良之人。
玉筍班:指朝廷中英才濟濟的朝班。
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曾將功臣圖像陳列于此,后用來表示卓越功勛和最高榮譽。
獬豸冠:古代御史等執法官戴的帽子,象征公正執法。
太白:指李白。
衛公:可能泛指有風采的人,衛玠是晉朝著名美男子,風神秀異。
甘棠:《詩經·召南·甘棠》有召公在甘棠樹下理政,后人懷念他而不忍砍伐甘棠樹的典故,后用甘棠比喻有惠政的官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李粹伯侍御應是一位有才華、正直且有惠政的官員,詩人與他可能相識且交情不淺。在其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懷念、贊賞與惋惜之情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對有賢能的官員較為敬重,李粹伯的離世引發眾人的哀悼。
這首挽詩高度贊揚了李粹伯侍御的才華、壯志、正直品格和惠政。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用典,展現其一生風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在表達對逝者的追思方面具有一定感染力,是挽詩中的佳作。
六出人間管去留,自須尋樂不須愁。許誰太極圈中妙,不向梅花雪里求。
到處江山真樂土,此身天地只虛舟。也知清透詩家被,富貴都忘說夢州。
人間萬事是天留,元本無愁可浪愁。閉戶總非顏氏懶,執鞭真豈仲尼求。
對局兩陳敲凍子,歸蓑一昶臥漁舟。明朝有興還堪至,莫問青州與趙州。
尊酒真勞半日留,風花開眼欲誰愁。人逢此雪誰能厭,詩到今朝豈用求。
君總觀梅如玩易,我歸騎馬似乘舟。年豐敢自山中拜,直北遙看是帝州。
久雨忽晴,心光發明。
團團紅日,寥寥太清。
非特好曬?,亦乃好經營。
下秧種粟,桑麻漸青,綠楊枝上曉鶯鳴。
長連床上,開單展缽,可煞現成。
夜看北斗坐中宵,久訝三臺祲不銷。榕嶠忽傳飛電到,松心竟為歲寒凋。
全將浩氣還天地,更作明神翼圣朝。圖史馨香有磨滅,不磨名字在云霄。
中興諸帥并云龍,吾祖于公望獨崇。自為蒼生辭里闬,早盟白水勵臣躬。
肅清閩浙中原定,收復回疆朔漠空。西望海天云黯淡,尚留遺恨在孤衷。
萬人公論許忠貞,二圣酬庸異數旌。敕建崇祠隆報享,寵膺美謚極哀榮。
河山鐵券傳苗裔,綸綍金泥問子生。篤念藎臣恩曠古,九原銜感淚應傾。
屬從湘上趨東國,噩耗驚聞涕滿衣。非我受恩知己感,如公至性待人稀。
羅江汨水同悲咽,澧芷湘蘭漸式微。壽邁七旬勛萬里,秉靈川岳已全歸。
夢斷鈞天宴。怪人間、曲吹別調,局翻新面。不是先生喑啞了,怕殺烏臺舊案。但掩耳、蟬嘶禽囀。老去把茅依地主,有瓦盆盛酒荷包飯。停造請、免朝見。
少狂誤發功名愿。苦貪他、生前死后,美官佳傳。白發歸來還自笑,管轄希夷古觀。看一道、冰銜堪羨。妃子將軍瞋未已,問匡山、何似金鑾殿。休更待,杜鵑勸。
河漢遙分一派輕,
望中渺渺白蛇形。
誰教來自半天上,
穿破千尋碧玉屏。
旋斸墻根數十尋,瑯玕移種碧林林。何須待得鸞凰食,且欲炎天布好陰。
龍角犀尖一夜長,為憐剛節不須香。他時截作鯨鰲釣,豈止濃陰覆女墻。
銅章扶寸紐壓龍,朱文蒼勁氣渾融。陽明先生古作者,新建儋爵膺褒封。
當年手握霹靂符,千軍揮卻心從容。寧藩就擒事不易,上捷竟上中官功。
南贛撫臣印斗大,一笑擲去還山中。頭銜竟署山人字,至今心跡留枯銅。
諦觀礱治不草草,撥蠟為范加镵攻。高陽許初篆其字,旁列款識書尤工。
世間榮辱那有據,盛衰一往如飄風。侯伯大封賜鐵券,瞥眼春雪同銷镕。
區區余物僅存此,土花繡蝕斑青紅。忠魂道氣所憑托,埋沒不下騰長虹。
鬼神呵護三百載,流傳又遇司農公。我公作人有風味,嗜好殊俗為儒宗。
銀黃入手不介意,寶此獨若圭球{圭龍}。摩挲豈惟悅清燕,拂拭正爾增虔恭。
心光萬古一頃刻,良知寒暖驗自躬。世人但識宋五子,拾宋糟粕講異同。
宋儒堂奧初未見,叩槃捫籥隨群蒙。神徂圣伏儒者賤,宋五子恨無終窮。
兼三不朽破空出,天遣與世為晨鐘。陽明不出道墮地,坐令學究成冬烘。
陽明既出道在世,如曉日掛榑桑東。山人還山若無有,始覺儒者真英雄。
知公必有心印在,鴻蒙一氣中流通。直尋仙佛本來意,以證濂洛希微衷。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愴。
來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悵。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臥。
食來即開口,睡來即合眼。
二事最關身,安寢加餐飯。
忘懷任行止,委命隨修短。
更若有興來,狂歌酒一盞。
清夜徹山扉,春風捲客衣。
影隨鸞鏡轉,香逐蝶魂飛。
和歌何裊裊,結緒更依依。
遮莫傳羌塞,征人不易歸。
文學何須笑大夫,
上林古有牧羊奴。
要知商戰今宜講,
能得斯才亦本圖。
依然碧水與青山,城郭人民改昔顏;
畏爾后生如鶴立,慚余疏拙伴鷗閒。
文章字字關倫理,寤寐時時可往還;
識得安身立命處,何妨辛苦寄人間。
終日銜杯酒是家,
十年全不話忠邪。
一朝便伏延英閣,
馀力猶能壞白麻。
鋒車帶甲接臨淮,
手扼雄關亦壯哉。
過客似聞牙將語,
中原無事拔營來。
空山寂無聲,鐘磬自生響。
宛轉松石間,忽來云鳥上。
筋骨未遑安,耳目已豁朗。
巖腹正中穿,出入隨俯仰。
混沌誰開鑿,玲瓏非意想。
仰視縹緲峰,天表撐一掌。
其上有飛觀,安能度袤廣。
自非餐霞人,邈然不可往。
江山隨處便堪留,何物公眉肯上愁。天地此杯那可失,古今同氣自相求。
晚峰殘雪詩都畫,暖日晴江客有舟。開卷英風高格在,二公元不數蘇州。
霸橋驢子是誰驂,不信詩成活水庵。人有伏羲還我否,天將坤卦與公談。
一幾未泄梅先露,萬里交輝月不慚。天地斷分南與北,如何看北自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