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子開五首 其三
蕭散竹林風,
平生約略同。
官班嵇叔夜,
年輩晉安豐。
民詠濡須政,
朝推朐?功。
九原無復作,
埋玉恨何窮。
蕭散竹林風,
平生約略同。
官班嵇叔夜,
年輩晉安豐。
民詠濡須政,
朝推朐?功。
九原無復作,
埋玉恨何窮。
你有竹林七賢般蕭散的風度,平生志趣大致與他們相仿。論官職品級如同嵇叔夜,論年齡輩分可比晉代安豐侯。百姓歌頌你在濡須的善政,朝廷推崇你在朐?的功績。九泉之下再無重生之日,痛失英才的遺憾無窮無盡。
蕭散:瀟灑自然,不拘束。竹林風:指魏晉竹林七賢的風度。
官班:官職品級。嵇叔夜: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賢之一,曾任中散大夫。
年輩:年齡和輩分。晉安豐:指晉代安豐侯王戎,竹林七賢中最年少者。
濡須:古水名,在今安徽無為一帶,此指王子開任職地。
朐?(qú dūn):古地名,今江蘇連云港附近,代指王子開立功之地。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卿大夫墓地,后泛指墓地。
埋玉:《世說新語》載庾亮稱“埋玉樹于土中”,喻有才者早逝。
此詩為北宋詩人黃庭堅悼念友人王回(字子開)所作。王回(1023-1065)是北宋著名學者、官員,與黃庭堅交厚。王回早逝后,黃庭堅作組詩五首以悼之,此為第三首,重點稱頌其才德與政績,抒發痛惜之情。
詩中以竹林七賢類比逝者風度,以嵇康、王戎映照其才德,又具體列舉“濡須政”“朐?功”贊揚其治績,最后以“九原”“埋玉”直抒哀痛。全詩將歷史典故與現實功績結合,情感真摯,是悼亡詩中“贊其德、痛其逝”的典型之作。
緣山數十里,步步入香徑。
看花宜輿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數仞,登覽撮其勝。
襟湖帶長岫,高下目無剩。
眾花爭獻態,卷石似得柄。
大千觀掌現,世界琉璃凈。
昔來我獨賞,近乃游者競。
廿年懷卜筑,貧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猶可訂。
舟發石頭城,初報故人至。故人故鄉來,千里驚喜渾如夢寐里。金陵三月柳如絲,呼酒同君醉莫辭。風塵滿面未須洗,便復掛帆共北飛。
君來曾幾日,我別忽經年。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風煙。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齪困槧鉛。一編黃石書,三尺青萍鍔。
胸中甲兵萬隊生,腰間風雨雙龍躍。一顧應酬國士知,千金肯負平生諾。榆關昨夜傳消息,當關有人虜辟易,誰云甲兵滿萬不可敵。
特自需君借箸籌,知君談笑取封侯。不然直斬胡頭獻,天子功成不受分。茆璽拂衣仍作鴟夷,游五湖,長與煙波逝。
雁翅橋橫五湖北,
翚飛亭屹大江心。
魚龍淵藪風月窟,
若比廣寒宮更深。
詰曲山阿冒石梯,
聽泉尋竹到招提。
憑闌未遍催歸馭,
可惜溪西更有溪。
得一日,過一日,鬢邊白發參參出。
有個知音教我染,有個知音教我摘。
摘染有何益,世間多少少年郎,要白不得白。
四月荊南山更翠。山下人家,都被嵐光膩。南郭鶯聲才滿市,東鄰榆莢還縋地。
問訊茶園開也未。谷雨過頭,記起旗槍事。自是茗柯饒實理,酪奴水厄休相戲。
漂泊愁多病,差池歲復闌。老驚時月疾,貧畏雪霜寒。
外物關身足,空堂寓膝寬。敢希王佐略,聊取一枝安。
新月。嬌絕。照人吹笛。露似珍珠。滿衣蟾影杏花疏。銅壺。迢迢清漏徂。
花侵格子穿雙眼。銀河淺。望斷西來雁。翠樓陰。單鳳衾。沈吟??芍獦巧闲摹?
春雨春雨,如淚如線,欲止還垂。嫩鶯閑上女墻啼。絲絲。濕金衣。
猛風吹仄西園竹。池水綠。小徑桐花撲。天心可是玉人心。卿卿。淚晴。天也晴。
問春深淺??炊∠阄唇Y,辛夷剛綻。曾記那人,待月瑤華池畔。晚妝殘,云鬢亂。
春蔥粉印窗眼。任網蛛絲,忍把紋紗換。開到桃花,不見桃花嬌面。懊煞儂、天不管。
伊昔青衿地,于今絳帳師。家聲傳叔贛,宦學類先之。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誰開丞相閣,此士獨非奇。
藉甚書詩帥,中和正爾歌。人留河內寇,帝念禁中頗。馀事裒丁志,多聞重乙科。固無官長罵,解使客氈多。
天長地闊總傷秋,
閩嶠寒云路更悠。
戴漢節旄空自脫,
沼吳薪膽向誰謀!
百年形勝留天塹,
一望風煙達帝溝。
堪笑魚龍還寂寂,
祗應陵樹鎖江流。
人間鑠石流金,
世外風高月冷。
要知二無兩般,
須是一回自肯。
鑊湯爐炭橫身入,
劍樹刀山信腳行。
天南天北路悠悠
帆影長時拂驛樓
身世本來同逆旅
利名終不是良謀
顛風白日江豚拜
驟雨黃昏海若游
安得養高林壑者
不將蓑笠傲王侯
細雨斜風困馬蹄,
年過六十未知非。
客窗輾轉難成寐,
定力何能一庶幾。
東士君子,
雅善箜篌。
水南上郭荒涼甚
猶有西軒兩首詩
沙草犢鷗眠動處
當時識賞孰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