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廷玉常州教二首 其二
詩酒論交幾歲寒,更無我輩甕齏酸。
劇談公每掀髯笑,偉干人皆仰面看。
縱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暫作甲科官。
祖風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難。
詩酒論交幾歲寒,更無我輩甕齏酸。
劇談公每掀髯笑,偉干人皆仰面看。
縱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暫作甲科官。
祖風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難。
我們以詩酒相交已有多年,相互間的情誼歷經歲月考驗,更沒有我們這類人寒酸的窮酸氣。你暢談時常常掀動胡須大笑,身材偉岸大家都仰望著你。縱然暫時不能在深夜陪侍君王,不妨暫且去做個甲科出身的官員。你的詩風很像香山居士白居易,登上翰林院這樣的玉堂也并非難事。
幾歲寒:多年,“歲寒”有歷經歲月考驗之意。
甕齏酸:指寒酸氣,“甕齏”是腌菜。
劇談:暢談。
偉干:身材高大。
乙夜:二更時候,指深夜。
甲科官:科舉中甲等出身的官員。
祖風:指詩風。
香山白:指白居易,他號香山居士。
白玉堂:指翰林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友人白廷玉前往常州任教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交往頻繁,作者有感于與友人的情誼和友人的才華,寫下此詩為其送行并表達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了友人的才華和氣質,鼓勵其在仕途上有所作為。語言質樸而情感深厚,展現了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故家不復見中州,插架聞君似鄴侯。
往事誰能論牛李,舊書聊欲借窮愁。
薰蕕政自難同器,涇渭懸知卒異流。
何事古今朋黨禍,力爭終以殺身酬。
憶昨題詩歲且更,路長誰與附書行。
登樓見說同王粲,為賦懸知似賈生。
杜老性非真傲誕,元龍氣自舊崢嶸。
天寒萬物皆收歛,惟有孤松獨向榮。
歆向當年苦持難,少卿為有廣之風。
求君政合形骸外,笑我猶拘意匠中。
遠寄一朝成暴富,深藏沒世免終窮。
客來賸喜夸張事,何幸交游得是公。
去歲修途度此晨,今年抱疾更漳濱。
官壺可醉難多致,城菊未開空屢巡。
憶我有詩朝在手,思君何處暮傷神。
遙知置酒登高者,回首西南只兩人。
名世公今第一流,百年端見幾人不。
臨民不作子桑簡,好善咸推樂正優。
侍從近臣方妙選,林園勝事未宜休。
曾聞王貢彈冠事,無奈相如故倦游。
北沙一勺淺沙泉,三日彎跧厭客船。
指似殿樓知有寺,經行陂泊見多田。
清泉方斛快新浴,草屨葛衣便晚天。
閱遍題名重惆悵,越州何許但云煙。
生事平生非我謀,饑寒長是費君憂。
相如自厭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盡室經年曾未厭,一官千里去難留。
異時安否如相憶,一問溪頭上水舟。
天公知我行良苦,垂上嶺時容少晴。
登山著履自不惡,臥游作圖空復情。
此來豈止試腳力,政坐久不尋詩盟。
山礬雪白藤花赤,高樹木蘭低紫荊。
舊日南州于去非,一官黃綬不嫌卑。
要為賓主壺觴地,因著胸中水竹期。
怪底不同東野耄,政由深得退之奇。
過君池草生春日,憶我叢篁長夏時。
聞道籃輿出行田,歸來藥裹手親煎。
旱而不雨熱尤劇,節且立秋涼未便。
我亦南山成臥疾,弟猶北闕未回船。
江南已自傷流落,何況湖南路渺然。
歲盡君當又一歸,開正我亦具征衣。
祇今湖北地非遠,異日江東書恐稀。
酬唱未能相數數,別離于此再依依。
到家無事還宜早,柳弄色時梅片飛。
發舒言笑非關酒,慰藉辛勤一以詩。
往日追從雖舊矣,祇今夷險更同之。
真仙巖壑君行訪,快閣江山我亦披。
但恐衡陽無過鴈,書筒不至費人思。
馳檄傳聞思一來,溪頭幾立望檣桅。
黃花又作霜前槁,白酒空留秋后醅。
早歲交游今孰在,暮年林壑要深陪。
世間名宦豈不好,只恐勢移成溺灰。
先生豈是愛監州,高興應為雁蕩游。
康樂當年空想望,云孫今日慰淹留。
幽人衲子應多識,妙偈名章可寄不。
兜率蓬萊果同異,不妨歸步在丹丘。
著論端能擬過秦,苦吟長學跨馿人。
十年不調非求異,三徑為資本作貧。
回首浮梁屢還往,斷魂宿草幾陳新。
藏家有集曾三復,借我流傳莫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