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一百首 其四十四 李斯
焚馀寧有籍,坑后更無儒。不解愚劉項,翻令二世愚。
焚馀寧有籍,坑后更無儒。不解愚劉項,翻令二世愚。
風蕭蕭,葉飄飄。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獨立向誰說,天外飛鴻三兩行。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緣屋棟。達磨大師不會禪,歷魏游梁乾打閧。
桃符休釘,艾人莫縛。太虛無云,本自寥廓。大家拊掌歸去休,擬議思量錯錯錯。
維摩默然,普賢廣說。歷代圣賢,互呈丑拙。君不見落花三月子規啼,一聲聲是一滴血。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翻憶小釋迦,雙手抱屈膝。知不知,實不實,摩訶般若波羅蜜。
東村王老夜燒錢,百萬雄兵帶甲眠。四塞八蠻皆鎮靜,大家拊掌賀堯年。
芳草綠未已,孤舟發南湘。
還當上巳日,遠適衡山陽。
石積水光碎,竹多風響長。
客途春有酒,波蕩感浮觴。
移壁回窗費幾朝,
指镮偷解博紅椒。
無端斗草輸鄰女,
更被拈將玉步搖。
山林風氣遠相親,欲向桃源試問津。
鄭圃已知勝鄭谷,畸園應自候畸人。
曾聞珍檜雁舒翅,會見長松龍作鱗。
我亦子真丘壑友,論交何必撫芳塵。
弄影丹崖,笑把玉芝容與。五銖衣薄,倚回風如許。
蓬山何處,一片彩云旋吐。搖溶出水,輕盈曳霧。
回首瑤宮,記霓裳、曾按譜。大羅往事,問吹簫伴侶。
娥眉蕭颯,只有月華常駐。情多無奈,珊珊歸去。
谷轉還青嶠,煙扶下赤坡。秋山凋葉少,暝徑咽泉多。
舊跡馀溪沼,深齋到薜蘿。更邀明月上,徙倚辨嵯峨。
山寺忽云端,山行處處歡。晚涼巖際宿,秋色月中看。
緩步多幽壑,清聲即近灘。蒼階疑露濕,瀑水墮空寒。
末后一句,無可商量。
只要個人,直下承當。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巖秀發,剩江南。
一重鬟髻一重奩。
急槳沖波催去箭。
升艫看。
詰屈湞流如大篆。
蒼松掛壁。輝映翁顏八十七。
雷瀑奔騰。迓我黃山九度登。
髡殘道濟。尚友千秋誰比擬。
笑問浮邱。道是人間第一流。
黑云吹雨野煙綠,疑有前明戰鬼哭。
英宗底事衽金革,遺跡至今說土木。
朱家累葉尊奸珰,千乘萬騎成孱王。
云間天子忽推落,御衣蒙遍征塵黃。
伯顏歡擁北方去,飽聽胡笳蒙古語。
城隍雨帝妖讖符,歸來位以奪門據。
吁嗟明帝真貪天,于少保亦何罪愆。
卻將死事祠王振,定以生還德也先。
陳跡荒涼四百載,張曹靈爽依稀在。
出使我偕英誠公,前后頭銜宛相對。
今古安危迥不同,幸荷圣主德帡幪。
魂魄有知應嘆息,四山颯颯來凄風。
檜柏森森丞相祠,
清高遺廟肅人思。
我來欲藉溪毛薦,
正值秋風拂面時。
黃昏茅店帶星入,
清曉竹輿蒙露行。
客路三千年五十,
對人猶說是歸耕。
豐山半夜動鐘時,露結瓊花碧瓦滋。
天上曾聞青女降,人間應訝玉簪遺。
扶桑曙色偏相妒,太華秋容宛更疑。
晴倚畫欄相對久,凄凄應恨曉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