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思十首 其十
蛇起新州荻,溫玄業不成。
已無司馬氏,猶有石頭城。
北伐中原捷,南歸大物更。
菊花籬下酒,萬古一淵明。
蛇起新州荻,溫玄業不成。
已無司馬氏,猶有石頭城。
北伐中原捷,南歸大物更。
菊花籬下酒,萬古一淵明。
桓溫在新州如蛇般崛起,妄圖篡逆大業卻未能成功。司馬氏的晉朝已不復存在,可石頭城依舊矗立。曾經北伐中原取得勝利,南歸后政權卻已更迭。唯有那菊花叢下、籬笆旁的美酒,千古以來只屬于陶淵明。
蛇起:形容像蛇一樣崛起,這里指桓溫勢力興起。新州荻:桓溫曾在新州大敗,新州荻可能是與新州戰事有關的意象。溫玄:桓溫、桓玄父子,二人都有篡晉的企圖。業不成:指他們篡逆的大業沒有成功。司馬氏:晉朝皇族。石頭城:在今江蘇南京,是重要軍事要塞和政治象征。大物更:指政權更迭。菊花籬下酒: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代表陶淵明的閑適生活。淵明:即東晉詩人陶淵明。
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朝代更迭、政治動蕩的時期。桓溫、桓玄父子生活在東晉時期,他們妄圖篡奪司馬氏政權,但最終失敗。而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不滿官場黑暗,歸隱田園。詩人可能目睹了現實中的政治斗爭和社會變遷,借古喻今,表達自己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桓溫父子篡逆失敗和朝代更迭的歷史,抒發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同時贊美陶淵明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以簡潔的語言展現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也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失志難作福,得勢易造罪。
苦即念快樂,樂即生貪愛。
無苦亦無樂,無明亦無昧。
不屬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閩山到漳窮,地與南越錯。山川鬰霧毒,瘴癘春冬作。荒茅篁竹閑,蔽虧有城郭。居人特鮮少,市井宜蕭索。
野花開無時,蠻酒持可酌。窮年不值客,誰與分杯杓。朝廷尚賢俊,磊砢充臺閣。君能喜節行,文藝又該博。超然萬里去,識者為不樂。
予聞君子居,自可救民瘼。茍能御外物,得地無美惡。似聞最南方,北客今勿藥。林麓換風氣,獸蛇凋毒蠚。如漳猶近州,氣冷又銷鑠。
珍足海物味,其厚不為薄。章舉馬甲柱,固已輕羊酪。蕉黃荔子丹,又勝楂梨酢。逢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從容與笑語,豈不慰寂寞。
太守好觴詠,嘉賓應在幕。想即有新詩,流傳至京洛。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指?光顏戰洄曲,闞如怒虎搏虺豺。愬能捕虜取肝鬲,護送密乞完形骸。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濕不敢燃薪{艸點}。空城豎子已可縛,中使尚作嗁兒哇。
退之道此尤俊偉,當鏤玉牒東燔柴。欲編詩書播后嗣,筆墨雖巧終類俳。唐從天寶運中圮,廊廟往往非忠佳。諸侯縱橫代割據,疆土豈得無離??。
德宗末年懲戰禍,一矢不試塵蒙靫。憲皇初起眾未信,意欲立掃除昏霾。追還清明救薄蝕,屢敕主府拘窮蛙。王師傷夷征賦窘,千里亦忌毫厘差。
小夫偷安自非計,長者遠慮或可懷。桓桓晉公忠且壯,時命適與功名偕。是非末世主成敗,烜赫今古誰譏排。賢哉韋純議北赦,倉卒兩伐尤難皆。
重華聲明彌萬國,服苗干羽舞兩階。宣王側身內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昔人經綸初若緩,欲棄此道非吾儕。千秋事往蹤跡在,岳石款記如湘崖。
文嚴字麗皆可喜,黃埃蔽沒蒼蘚埋。當時將佐盡豪杰,想此兵禱陪祠齋。君曾西遷為拓本,濡麝割蜜親劘揩。新篇波瀾特浩蕩,把卷熟讀迷津涯。
褒賢樂善自為美,當掛廟壁為詩牌。
海隅山谷閑,人物最多處。
平旦息相吹,連城黕如霧。
閩王舊宮室,丹漆美無度。
今為大帥府,千里來赴愬。
元侯文章翁,更以吏能著。
峨峨中天閣,鳴玉新改步。
銜詔出梨嶺,方為遠人慕。
旌旗滿流水,冠蓋東門駐。
四坐共咨嗟,疑侯不當去。
張仲稱孝友,樊侯正求助。
名城雖云樂,行矣未宜遽。
他日虧常膳,呼醫走數州。
初欣藥瞑眩,俄痛疾彌留。
子舍終天恨,都人挽紼愁。
春風汝陰道,貴母葬新丘。
佩韘相從四紀前,
鯉庭論契荷忘年。
文如潘陸傾江海,
學造重黎絕地天。
簪紱棄來名已厭,
鄉閭歸后樂應全。
冥飛尚隠樊籠舊,
未副初心愧昔賢。
眾人紛紛何足競,
是非吾喜非吾病。
頌聲交作莽豈賢,
四國流言旦猶圣。
唯圣人能輕重人,
不能銖兩為千鈞。
乃知輕重不在彼,
要之美惡由吾身。
結屋山澗曲
掛瓢秋樹顛
鳴不中律呂
時時驚我眠
吾兒亦惡聒
勠力事棄捐
止我為爾歌
不如恣其然
狂風動地至
萬竅各啾喧
一瓢雖易除
豈在有無間
皪皪山下石
泠泠手中弦
臨流寫所愛
坐聽以窮年
衰病常求飲上池,藥投堅痞苦難知。
閑揮綠綺歌三樂,靜玩韋編誦九師。
縱有文章憂瓿醤,劇無機智懶行棋。
愛君高唱多才思,撩摘羈懷入小詩。
商陽殺三人,
每輒不忍視。
亦云食君食,
報禮當如此。
波瀾吹九州,
金石安得止。
永懷南山阿,
慷慨中夜起。
池塹秋水浄,扁舟溯涼飆。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搖。
深尋畏魚淰,中路且回橈。
冥冥菰蒲中,乃復有驚跳。
白纻眾山頂,江湖所縈帶。
浮云卷晴明,可見九州外。
肩輿上寒空,置酒故人會。
峰巒張錦繡,草木吹竽籟。
登臨信地險,俯仰知天大。
留歡薄日晚,起視飛鳥背。
殘年苦局束,往事嗟摧壞。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
一雨洗炎蒸,曠然心志適。
如輸浮幢海,滅火十八隔。
俯觀風水涌,仰視電云坼。
知公開霽后,過我言不食。
翻愁陂路長,泥淖困臧獲。
明明吾有懷,如日照東壁。
莫逢田父歸,倚杖問消息。
渠來那得度,南蕩今已白。
佛性非同異,
千燈共一光。
增之寧解溢,
減著且無傷。
取舍皆為過,
焚漂總不妨。
見聞知覺法,
無一可猜量。
貞觀業萬世,
經營豈非艱。
其子一搖之,
宗廟靈幾殫。
開元始聰明,
一眚奔岷山。
功高后毀易,
德薄人存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