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雜詩 其一
五百年中局屢新
兩朝柔遠暢皇仁
自頒一紙蠲租詔
坐看江山換主人
五百年中局屢新
兩朝柔遠暢皇仁
自頒一紙蠲租詔
坐看江山換主人
五百年間局勢不斷變遷,明清兩朝以懷柔遠人彰顯皇恩。自從頒布一紙免除租稅的詔書,轉眼間江山已換了主人。
五百年:自1553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門至清末約五百年時間跨度。
兩朝:指明朝與清朝。
柔遠:安撫遠方的藩屬或外族,出自《尚書·舜典》“柔遠能邇”。
蠲(juān)租:免除租稅,蠲意為免除。
坐看:此處指眼睜睜看著,暗含無奈與感慨。
此詩當為清末文人所作,反映澳門被葡萄牙逐步占據的歷史。自1553年葡人借居澳門,明、清兩朝均以“柔遠”政策寬松管理,甚至通過蠲免租稅示好。然政策失當導致實際控制權漸失,至清末澳門已非中國完全管轄,詩人借此詩記錄這一變遷。
全詩以“五百年”歷史為縱軸,聚焦“蠲租詔”這一關鍵事件,扼要概括澳門從明清管理到實際易主的過程,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是近代澳門歷史變遷的文學見證。
治格興王日,功垂定鼎年。
重新周制度,盡有漢山川。
寶墨星辰爛,皇猷典誥傳。
小臣回老眼,垂泣望云天。
西湖豈復似人間,付與瀛洲學士閑。
百榼滿傾桑落酒,兩高聊作道場山。
一年春事方三月,萬里風煙靜八蠻。
白髪可憐欹病枕,蘭船空憶棹歌還。
淵明詩成無色畫,龍眠畫出無聲詩。兩公恐是前后身,二妙略殊今昔時。
我頃誦詩不知處,今乃按圖俱得之。當時想見歸意好,扁舟飏水風吹衣。
壺觴未飲入室酒,玉色先見迎門兒。豈無故老說情話,尚有殘菊依東籬。
云歸鳥倦自有意,欲辯已忘誰復知。龍眠得之心應手,筆所到處心相隨。
僮奴似有傲世色,草木亦帶煙霞姿。癡兒方辦公家事,此老自挾南畝犁。
人生異趣豈不遠,心如鐡石終難移。我今此意不自事,老去見畫空慚非。
黃岡古淮邦,其大不如斗。誰知隔岸山,萬馬日奔走。
有數著詩人,此地實林藪。頃來當盛年,王公號賢守。
三年江上杯,快飲竹樓酒。東坡營雪堂,始種坡前柳。
至今有遺跡,過者為回首。后來老門生,詞翰玉堂手。
謫官茅三間,門巷無雞狗。孫郎飽文藝,貧病亦已久。
著履知有土,捉衿乃見肘。抱經官殘州,一飽亦難偶。
論文有余日,為我訪白叟。遺事倘可書,尚足寄衰朽。
慎勿止寒溫,作書問安否。
一別魯山三歲余,西來消息未全疏。
白頭忍雪舂陵涕,醉墨才干廬阜書。
晚路得州真似斗,平生彈鋏竟無魚。
漫郎猶有新書在,千古風流不負渠。
孫郎涉世似虛舟,一醉從前萬事休。
千佛經中無姓字,八仙歌里見風流。
清詩便與重泉隔,客淚空添晚歲愁。
隴上只今多宿草,為君何地筑糟邱。
大麥結穗牛尾長,小麥滿地秋云黃。
清漣堂前今日雨,中有廬山湯餅香。
故人喚我廬山住,欲買茅椽近廬阜。
得田于我復何求,只就天公覓甘澍。
天隨農父與陰晴,云共東風作朝暮。
山南山北水長流,下田高垅禾無數。
秫堪醸酒醉不醒,飯可充饑飽摩肚。
先生不管醉尉呵,柱杖尋游遶山去。
流落天涯任轉蓬,三千竊祿愧無功。
身游烏帽黃塵外,名在丹臺紫府中。
賴有俸錢優白傅,且教閑處著司空。
揮毫擬就歸田賦,檢點山資苦未豐。
見賢殊未駐干旌,叩戸先聞剝啄聲。
春去鳥啼千樹暗,雨余花落一窗明。
新詩已得前人法,病足惟追逸驥行。
何日長安君得意,著鞭閑聽上林鶯。
建炎三年冬,胡騎方南驅。王師一敗績,列戍如驚烏。賊將招叛亡,操戈橫道隅。坐令江鄉地,化作盜賊區。
平生金蘭友,之子真吾徒。避地出三物,夷險兩不渝。豈謂倉惶間,遂有生死殊。
始時群盜來,未識安所趨。但聞戞金革,門外爭喧呼。捫蘿得微徑,密雪方紛敷。子時索我急,出門沖賊涂。
遲子久不至,得報日已晡。夫婦俱見執,擔簦入軍俘。累累五兒女,飲泣聲呱呱。小雛從物故,踉蹌走大雛。
長女留軍中,繼釋二小姝。藉草已信宿,脫死許可圖。賊意欲解?,小試聊躊躇。
時方羽書至,招諭陳嘉謨。渠奸立授辭,抗論苦未俞。命子使草檄,操筆徒嗟吁。
謂言不事賊,高目捫髯須。丈夫賤茍活,請就斧鉞誅。袒裼蒙殊死,肥白驚瓠壺。
其妻始就擒,抱子俱沉濡。牽挽負殘息,凍凌生羅襦。時方燎濕薪,四座圍諸孤。
可憐玉雪姿,不受蛇豕污。須臾有健卒,提刀血糢糊。聲言殺藁砧,憂憤攪郁紆。
撫掌發浩嘆,隕越不復蘇。夫義婦亦烈,此事知久無。
自古肉食者,未必非奸諛。生無骨骾資,含死余金珠。石麟高嵳峨,豐碑樹龜趺。生無征戰功,祁連巧規摹。
誰知草棘中,高義屬豎儒。蔡琰既兩聘,生子留單于。晚歲遭阿暪,愛惜存微軀。蔚宗作佳傳,浪與烈女俱。
世無采詩官,盛事恐湮蕪。子死不足惜,會當逢董狐。
王郎巧催花,妙語起槁枯。譬如返魂香,能使死者蘇。
詩成花亦開,小草時卷舒。頗如風前柳,勝韻花中無。
蓬齋姑射仙,不待折簡呼。芳姿倚醉玉,未用須人扶。
自君作周旋,此德良不孤。移根始山中,一笑煩王都。
坐令桃李花,淺俗皆凡夫。棐幾滑以凈,云窗窈而虛。
釅白奪寒雪,軟紅空九衢。我久離山中,問花今何如。
殷勤培弱干,何日課獠奴。于花茍得計,于我亦何愚。
此意倘復遂,瘦地良可鋤。誦君種花句,撫卷長嗟吁。
太常何敢醉如泥,休沐相尋見亦稀。
倦著青衫君未可,老遮烏帽我當歸。
翔鸞寺里停煙棹,西子湖邊看落暉。
安得劇談同一笑,孤篷六尺去如飛。
一幅輕紗老禿翁,半簾疏雨著東風。
長條柳伴短條舞,深色桃欺淺色紅。
愁思但知嫌酒薄,客情終不似春濃。
盡將黑海無名障,付與邯鄲一夢中。
不食濡須塢口魚,只今已是十年余。
我猶疋馬隨人后,君亦華巔與世疏。
此日又分直館祿,幾時來讀道山書。
梅花莫付長安使,行卜昭亭嶺下居。
旅食空彈鋏,歸休合掛冠。
煙塵榆塞遠,風雨麥秋寒。
巢燕長如客,鳴蛙不屬官。
柴門江漲到,落日下漁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