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何仁仲園亭二首
采采白蘋洲,三湘欲盡頭。危欄云夢夕,飛閣洞庭秋。漁父持竿過,靈妃結佩游。武昌新水發,遲我木蘭舟。
別館寄清沙,飛甍觸望遐。徑移湘浦竹,溪浣杜陵花。萬岫交明月,千林逗彩霞。墻東處子麗,莫是宋生家。
采采白蘋洲,三湘欲盡頭。危欄云夢夕,飛閣洞庭秋。漁父持竿過,靈妃結佩游。武昌新水發,遲我木蘭舟。
別館寄清沙,飛甍觸望遐。徑移湘浦竹,溪浣杜陵花。萬岫交明月,千林逗彩霞。墻東處子麗,莫是宋生家。
其一:在白蘋茂盛的小洲上漫步,已到了三湘的盡頭。倚著高欄望云夢的夕陽,登飛閣感受洞庭的秋意。漁翁持竿悠然經過,仿佛靈妃佩玉漫游。武昌的新水漲起,正等待我乘木蘭舟前往。其二:別館建在清沙之畔,飛翹的屋脊引向遠空。小徑移植了湘水之濱的竹子,溪水洗著杜陵的鮮花。千萬山峰與明月交映,千片樹林逗弄著彩霞。東墻的少女這般美麗,莫不是宋玉筆下的佳人?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三湘:湘江及其支流的總稱,代指湖南一帶。
云夢:古澤名,跨今湖北、湖南,此處指遼闊的水澤。
靈妃:傳說中湘水之神,屈原《九歌》有《湘夫人》篇。
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常指華美的游船。
飛甍(méng):飛翹的屋脊。
岫(xiù):山峰。
處子:少女。
宋生:指宋玉,戰國楚辭家,其《登徒子好色賦》有“東家之子”的描寫。
此詩為詩人探訪友人何仁仲園亭時所作。通過描繪園亭周邊的湖山勝景與人文雅趣,記錄游覽時的所見所感,展現友人園亭的獨特景致與詩人的閑適心境。
兩首詩緊扣“園亭”主題,第一首從遠觀湖湘勝景到近賞漁舟仙趣,第二首聚焦別館內外的竹影花光與月霞輝映,以細膩筆觸勾勒園亭之美,語言清俊,意境開闊,是題詠園林的佳作。
霖霪大雨,豁遠大晴。
蝦蟆啼,蚯蚓鳴,
古佛不曾過去,發揮金剛眼睛。
咄,葛藤葛藤。
白玉本自白,蒼蠅亂其真。
讒言解膠漆,況匪平生親。
烈士死道傍,貪夫登要津。
自古皆有然,茲恨何當申。
蓬丘眇煙霧,貝宮郁嶙峋。
列仙如可期,吾將躡清塵。
梨云夢里聽喧呼,
急起蒼忙問女奴。
今日昭陽呈戲劇,
君王曾怒偃師無。
沙岸崩時惟見石,
江流曲處卻逢山。
荒林野屋元星散,
古路行人自往還。
??者菊,九月初榮。于家之庭,有旗有鈴。主文孔明,綽其能聲。之子初榮,與象為聲。匪家之馨,維鄉之馨。
??者梅,十月初榮。于郡之廳,有罍有觥。主禮孔誠,洽其歡聲。之子初榮,為鄉為馨。匪鄉之馨,維郡之馨。
艿艿者蘭,三月初榮。于王之庭,有穎有泓。主德孔宏,鯁其直聲。之子初榮,與郡為馨。匪郡之馨,惟國之馨。
何當效能,宋緒丕興。之子中榮,匪國之馨,維天下之馨。何當謁精,宋績丕成。之子終榮,匪一時之馨,維千百載之馨。
船中燈火十年話,
枕上江湖萬里心。
客路風塵化素衣,閑愁冉冉鬢成絲。平生不負月明處,神女廟前聞竹枝。
錦城曾醉六重陽,回首秋風每斷腸。最憶銅壺門外路,滿街歌吹月如霜。
金尊翠杓猶能醉,狐帽貂裘不怕寒。安得驊騮三萬疋,月中鼓吹渡桑乾。
誰持綠酒醉幽人,鶴氅筇枝發興新。今夜湖邊有奇事,青山缺處涌冰輪。
檐礙修鱗亞,霜侵簇翠黃。唯馀入琴韻,終待舜弦張。
家世學為儒,
傳家只一經。
硯田粗有獲,
不必計其成。
先人叨俎豆,
子孫兌踐更。
少小習文翰,
微名達天庭。
清時靡所豎,
何用經術鳴。
舉杯浮蒼天,
孰測余中情。
小山斜日晚生陰,紅燭青尊坐夜深。制閫多才超武舉,匡時有策起儒林。明良自感非常遇,老病空談未邁心。不是春宵花月宴,也應一刻直千金。
除地墻陰植翠筠
纖莖潤葉與時新
賴逢醉日終無損
正似得全于酒人
繞膝含飴樂事多。一株枝葉蔭婆娑。七雙蘭蕙披圖看,惹得旁人羨若何。
姊攜妹,弟隨哥。孫兒孫女笑呵呵。中間坐個彌陀佛,好似群孩戲老陀。
江山風月兩詞人,
海變陵遷閣又新。
一夕抵成揮麈錄,
九朝忍憶屬車塵?
風流曠代猶相感,
氣誼平生孰與倫。
二十年前品泉處,
曾尋遺跡吊荊榛。
云深三徑長新蘿,每到良辰一暫過。
客舍漫云非故國,家園或恐是行窩。
撫弦且奏高山操,對酒休提長恨歌。
但得魯陽戈借力,漁樵終不負青蓑。
今朝二月初一,拂子眼睛凸出。
明似鏡,黑如漆。
驀然?跳,吞卻乾坤一色。
衲僧門下,猶是撞墻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