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圖二十四首 其十三 下簇
晴明開雪屋,
門巷排銀山。
一年蠶事辦,
下簇春向闌。
鄰里兩相賀,
翁媼一笑歡。
后妃應獻繭,
喜色開天顏。
晴明開雪屋,
門巷排銀山。
一年蠶事辦,
下簇春向闌。
鄰里兩相賀,
翁媼一笑歡。
后妃應獻繭,
喜色開天顏。
天氣晴朗,打開像雪一樣潔白的蠶房;門前巷子里,排列著如同銀山般的蠶簇。一年的蠶事已經圓滿完成,下簇時春天也即將過去。鄰里之間互相慶賀,老人孩子都綻放出歡快的笑容。后妃應當獻上這豐收的蠶繭,這份喜悅定能讓天子展露笑顏。
雪屋:指蠶房,因蠶繭潔白如積雪而得名。
銀山:形容蠶簇上堆積的蠶繭潔白如銀山。
下簇:將蠶移至簇(供蠶結繭的草具)上吐絲結繭的過程,是蠶事收尾環節。
春向闌:春天即將結束。闌,盡、晚。
翁媼(ǎo):老翁與老婦,泛指老人。
后妃:帝王的妻妾,此指宮廷中負責蠶桑事務的女性。
天顏:帝王的面容,代指帝王。
《織圖二十四首》為宋代樓璹所作,系統描繪蠶織全過程。此詩為組詩第十三首,記錄“下簇”環節(蠶結繭完成)。宋代重視農桑,詩中既寫農家豐收之樂,又關聯宮廷獻繭,反映當時農桑作為國計民生基礎的社會背景。
詩以“下簇”為核心,通過農家慶賀與宮廷獻繭的雙重視角,展現蠶事豐收的喜悅與農桑文化的重要性,語言平實而富有生活溫度,是研究宋代蠶桑生產與社會風貌的珍貴文本。
野水漾初春,苔涵綠字新。
煙云都不染,風雨故如神。
軟影翰非弱,馀寒手不龜。
鳳兮衰已久,還現素臣身。
百尋古閣郡城東,簾卷前山一角風。
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無影月臨空。
群生靜息鴻蒙里,秋氣森歸耳目中。
不是夜深能獨醒,海門誰見日初紅?
妙質辭殘世,吳羅意可哀。
翻憐成佛早,等作避兵猜。
白社忘新約,青山罷獨來。
高花椽燭夢,鄰爆更相催。
馬蹄明日是君家
千里歸來傍節華
幾夜深閨寒寂寂
有人和淚卜燈花
劈開雙鯉妝臺信,報與平安客。相思一點,傷心兩字,遠寄何由得。
東風淚裹珍珠滴。和入烏絲墨。染處忽驚紅,似濃如淡,映桃花箋色。
五里林間路,
長堤繞碧流。
落花春徑寂,
芳草晚園幽。
鷺宿依斜岸,
鳧啼近小洲。
綠陰行過處,
客邸在溪頭。
吾道窮通自有時,
功名豈便與心違。
摩天未逐溟鵬奮,
斂翅尚如籬鶠飛。
鳴鳳卜遲君莫笑,
玉山醉倒事何稀。
梅花將謝剩沽酒,
待向花前倒載歸。
凄凄鐙影下,愁坐意何如。
病久難為客,身閑易著書。
星光來枕細,蟲語入秋疏。
處處西風急,誰應念索居。
自古馀杭多俊俏。風流不獨夸蘇小。又見尊前人窈窕。花枝裊。貪看忘卻朱顏老。
曲巷橫街深更杳。追歡買笑須年少。悔不從前相識早。心灰了。逢場落得掀髯笑。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來但賦傷春詩,西郊車馬一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癡。
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
奇龍怪鳳愛漂泊,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玉皇宮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無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難窮期。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里多清詞,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觀想猶神馳。
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時!
笑揖青山,便從此、云歸也得。試認取、半塘東畔,峰巒闟辟。陶令未開三益徑,扈君早辦千秋宅。更無煩、記莂告山靈,應相識。
碑漫擬,征西勒。冢未近,要離側。只隨宜呼取,酒人詩伯。地下竟償偕隱愿,區中何日勞生息。和長吟、神往白楊風,秋蕭瑟。
清霜下牛斗,凜然北固秋。
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怪底君王慚漢武,不誅方士守輪臺。
荊州持大橘,亦名作黃柑。
撫掌笑木奴,爾豈當封侯。
林間相約不曾違
試盡東風白袷衣
滄海樹低潮暗上
夕陽煙亂鳥斜歸
酒當良會謀千盞
月滿閑園迫四圍
知己豈能忘此夜
年來心事對花稀
淡煙濃水,正值江南秋美。力田嘉,小巷晴收秫,山廚晚煮瓜。鵝黃家醞酒,猩赤手栽花。一雨重陽近,覺寒些。
吳船來往,愛聽畫眉停槳。冷紅飛,石丑猶稱丈,花嬌卻字妃。佇看千藥綻,空憶四腮肥。松鼠檐前落,已忘機。
夾竹稱桃樹,當軒花幾叢。
漪漪時間綠,灼灼半舒紅。
裛淚含朝雨,濃妝媚晚風。
東君無限意,點綴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