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陳瞻墨十絕 其五
雉堞回環半倚山
泉聲風順響潺潺
從來省事惟便靜
他日端能憶此間
雉堞回環半倚山
泉聲風順響潺潺
從來省事惟便靜
他日端能憶此間
城墻回環曲折,一半倚靠在山巒之上;泉水聲順著風勢,潺潺作響。從來想要省事,只需追求便利與寧靜;將來必定會回憶起這個地方。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墻的齒狀矮墻,代指城墻。
回環:環繞,曲折環繞。
省事:減少事務,簡化繁瑣之事。
端能:必定能夠,肯定可以。
此詩或為作者游覽或居留于依山傍泉的城邑時所作。詩中“省事惟便靜”體現宋代文人對簡淡生活的追求,結合“他日憶此間”的感慨,推測創作背景為作者身處安寧環境時,因景生情,抒發對當下時光的珍惜。
全詩以山城靜景入筆,由景及情,通過“泉聲潺潺”“省事便靜”等描寫,突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語言簡潔,意境恬淡,展現了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與細膩的情感體驗。
雨洗長空凈,西郊日又西。
云光天外落,山色馬頭低。
古增紅泥塔,柴扉白石溪。
無須尋栗里,長此結茅棲。
最是今番,慵尋繡線,筆墨那更還拈。懊惱秋來情緒,卻似春三。翠鎖眉痕愁對鏡,暖融酒力懶添衫。閑庭院,落葉響多,黃昏淡月疏簾。
更點。聽漸永,燈影動,深宵窗隙風尖。閣外哀鴻聲急,曉枕懨懨。不知消瘦今何似,恁般滋味我偏諳。流光換,多少暗蟲吟斷,淚雨漣纖。
高樓映雪雪生光,云外神仙白玉堂。枉殺相如新賦就,定從何處謁梁王。
雪滿空林萬木寒,玉峰巉■倚樓看。銀瓶酒綠狐裘熱,六六文窗夜不關。
樓上題詩滿硯冰,城頭殘雪晃疏燈?,幣_月白青云冷,下有寒潭漾列星。
啾啾寒雀拂檐來,榾柮爐深欲作灰。雪上紅纓高大過,王孫西去獵黃臺。
水部分司地,君行得所便。
道心東望魯,國計北通燕。
退掃探元化,行吟俯逝川。
平生四海意,從此達??。
聞道鑾輿幸辟雍,千年盛事此時逢。極知圣主恩榮重,共喜天朝道學崇。禮樂獨稱今日盛,車書已見萬方同。嗟予莫綴班行行,空有丹心戀九重。
昔忝同官居胄監,客情都付笑談間。校書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聯玉筍班。時雨尋常生璧水,祥云咫尺近鐘山。別來幾度懷清賞,安得詩同數往還。
雨后林園合,風前裘褐輕。
當游元不惡,有士與同行。
定識田中趣,殊勝俗里情。
誰過江驛靜,日聽筍輿聲。
電擊流年七十三,齒衰氣沮竟何堪。
誰云有句傳天下,自愧無心寄嶺南。
曉漱氣嫌通市井,晚烹香憶落云潭。
鄰峰道者應彈指,蘚剝藤纏舊石龕。
已知嗟不起,蕭瑟九原中。
童稚思諸子,殘生一老翁。
江湖漂裋褐,慟哭起悲風。
故國愁眉外,無勞問轉蓬。
舟泊東湖南,欲尋汲古閣。七星橋且圮,閣址久零落。
遙遙數百年,藏書晏楹鑿。經史子集羅,漢唐宋元各。
秘籍結古歡,孤本搜舊著。班固志九流,劉向輯七略。
南面擁百城,雅癖過專壑。錢氏絳云樓,區分約和博。
馬氏玲瓏館,相應若管鑰。專力在校讎,掃葉與隕籜。
犬臺泰壹訛,壯月牡丹愕。海內資灌輸,流傳遍京洛。
人事疊興衰,墮夢渾如昨。冷攤市估驕,善價書癡約。
蘭亭日以減,精槧良足樂。懷古思結繩,竹書虞簡錯。
漢魏寫縹囊,載徒欣有托。石經開元鐫,木板孟蜀削。
南監朱明始,永樂大典作。四庫更四閣,圣清規模廓。
挾以萬乘力,乃如竹就篗。持較毛子晉,尉陀真漢若。
一別三年久,邗江得暫留。
艱難才握手,風雨又離愁。
夢逐長淮水,煙昏古渡舟。
高樓送君處,終日此凝眸。
文字覷天巧,亭榭定風流。平生丘壑,歲晚也作稻粱謀。
五畝園中秀野,一水田將綠繞,?稏不勝秋。飯飽對花竹,可是便忘憂。
吾老矣,探禹穴,欠東游。君家風月幾許,白鳥去悠悠。
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須不。更欲勸君酒,百尺臥高樓。
雖無祖生志,慷慨且登舟。
山色朝昏異,濤聲日夜流。
靈風殊恍惚,沙鳥自夷輶。
落日宿何處,蕭蕭蘆荻秋。
記得曹劉文宴地,樂湖湖水清泠。當時百尺一陳登。干戈催入蜀,衰白見收京。
卅載人天真似客,披圖誼重師生。遺編校讀寸心明。詩瓢幸無恙,萬里播才名。
玉節江南道,銅符海上州。
登車人自化,截鐙士爭留。
不作田園計,長懷世事憂。
秋風閉黃壤,誰為子孫謀。
陰陽來往運無端,電掣風馳易老殘。
千古興亡紛蟻壘,百年辛苦轉蜣丸。
蓬山仙路云車引,遼海簫聲鶴駕寒。
指點塵寰奔競地,可堪華表一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