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童子 其二
聞君早號張童子,
顧我初非韓退之。
可惜浪拋洙泗業,
只看風鑒學希夷。
聞君早號張童子,
顧我初非韓退之。
可惜浪拋洙泗業,
只看風鑒學希夷。
聽聞你早就被稱作張童子,看看我原本并非像韓退之那樣的人。可惜你白白荒廢了儒家學業,只去學習像希夷先生那樣的相面之術。
張童子:被授予童子科稱號的張姓少年。
韓退之:即韓愈,字退之,是唐代著名文學家。
浪拋:白白拋棄。
洙泗業:指儒家學業,洙水和泗水是山東境內兩條河,孔子曾在那里講學。
風鑒:指相面、占卜等方術。
希夷:指陳摶,字圖南,號希夷先生,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精于相術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多種文化和學術追求,童子科是對少年才俊的一種選拔,而相面等方術也有一定市場。詩人看到張童子放棄儒家學業去學相面,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勸誡張童子應專注儒家學業。其特點是直抒胸臆,鮮明表達態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現象和部分文人的價值觀。
妾住吳頭君楚尾,來是空言,去也非容易。縱使夢魂能識路,清江碧嶂重重阻。
漏斷空堂聞燕語,似解憐人,被冷銷香炷。滴盡銅荷紅蠟淚,錦書沒個征鴻寄。
植物多暴長,既長亦易枯。
修竹長交翠,獨與松柏徒。
何繇而能然,勁節稟生初。
君子尚剛正,小人習柔濡。
霜風一振厲,蒲柳竟何如。
抱甕終年五畝,結茅何日三間。正擬螢飛自照,真成鳥倦知還。
能畫所畫皆幻,是心是境無還。未暇法師蓮社,且從居士香山。
江梅吐出五花新
綽約林間早占春
多謝天公孕佳實
中心渾是那仁仁
莫道讒言如浪深,
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
云無天凈。明月端如鏡。烏鵲繞枝棲未穩。零露垂垂珠隕。
扁舟共絕潮河。秋風別去如梭。今夜凄然對影,與誰斟酌姮娥。
四海為家客,
閩中又此回。
不須行旅斷,
已是夜猿哀。
馬甲隨潮入,
鮫宮向月開。
知君重懷古,
獨上釣龍臺。
此生擾擾事無窮,
脫得閑身石火中。
聊種柴桑三徑菊,
未輸嚴瀨一絲風。
一日兩命駕,過我松亭前。
執手慰老顏,不若人相憐。
滄海十萬里,來任天官篇。
占象見端委,告君憂未然。
忠愛性不移,直諫意益堅。
賈誼遇漢文,《治安書》可傳。
公為太史令,洛下誠并賢。
翻愧疇昔交,勢利多扳緣。
愿從學道術,寡營成大年。
潮來曲渚上魚蝦
早趁磯頭理釣車
自笑洞庭漁父伴
為誰閒卻舊生涯
秋鴻翼陣起滇池
上相初隆劍履時
身奉至尊為手足
心惟不二有熊羆
長江北振靈鼉鼓
馳道西揚翠鳳旗
會見收京求鼎實
嶠梅辛苦一南枝
斜陽山氣清,輕舟進湖口。多少暮蟬吟,聲度碧楊柳。水城雙婦簪,云鬢華而秀。乾山一猊臥,風威大如吼。西望四株柏,三臺舊詩友。今日迎我笑,問我夢醒否。元明付蟲語,天地逐馬走。寂然無可答,十事遺八九。最喜老母容,矍鑠鳩杖中。最喜兄弟心,酣飲兕杯空。一醉宵月白,一睡朝日紅。再睡復再醉,頹然一仙翁。壁上紫藤花,夭矯如蒼龍。日日坐花下,龍須鏖怒風。半村半郭水,一曲一直山。水沖山路斷,行行灣復灣。火龍肆騰拿,倒掛云斑斑。鱗甲曬赤日,野老家其巔。醉馀斗野語,直破羲皇天。竹筇打葉落,草屨踏月還。不必問姓氏,兒孫手自牽。世無劉子驥,誰歟訪桃源。布谷三月聲,催我事南畝。路人南壇前,又轉西寺后。秧針細以綠,好風吹欲縐。分秧水深淺,耘草堤左右。農婦功何捷,纖纖勤素手。有如畫棋局,經緯不一茍。天高雷怒鳴,雨腳壓笠首。安得幻雨師,腥膻滌九有。朝上著書樓,遙指萊玉峰。靈雨逐頑云,深鎖山重重。東漲平湖水,北失老林松。松林日覿面,一旦羞相逢。長株與短株,都在蒼莽中。隱隱見山脊,一線撐青空。樵夫大解事,野火燒山紅。斜竄草深處,赤駒快追風。頑云不敢敵,讓出山徑通。獨有松林內,密密云猶封。暑雨滌煩襟,樓窗一氣清。阿戎喜相語,語變古今聲。聲在文字先,倉史得其精。山川隔語氣,百派戰國秦。何來沉與周,四聲苦分明。造字北之圣,造韻南之英。轅轍兩不合,隋宋傳陸丁。卓卓廣韻書,部分二百零。劇遭金元世,劉陰誤兼并。一傳顧寧人,再傳段若膺。高眄九霄上,云樂賡韶韺。風雅感東周,詞賦追西京。人聲本元化,喑啞奚足驚。荷花喜客泉,泉喜花亦喜。客心喜更多,秧綠二十里。前村雞犬聲,轉入桑陰里。紅衣小村女,鐮刀月一鉤。春田刈青草,來往飯黃牛。牽過南山矸,就飲西溪流。陰陰十畝間,朱霞一片流。忽聽村歌起,遙度碧山頭。一唱再三和,尾聲低以柔。荷風氣雙清,柳雨線半抽。人人喜得所,今我復何求。亭午日虐我,逃避青松間。青松何颯颯,泉水何潺潺。野老發叢白,云重笠頭偏。問君幾甲子,老矣猶童顏。右手屈左指,含笑一一言。十三打豺狗,十四捉飛猿。十五好任俠,頗殺負心人。地震歷三次,大水家樹巔。獨漉復獨漉,歲歲悲遷延。移山山曲曲,詈天天圓圓。但知我生日,屬虎歲在寅。敢勞子大夫,告我幾何年。嗟嗟塵網外,不信有葛天。葛天民尚在,酌君以流泉。東堤白一帶,堤外湖一奩。晴日山爭翠,翠滴湖光添。漁船裹煙霧,搖搖如風帆。荊關倘飛到,于此興不凡。南望彌勒溝,北倚普陀巖。詹尹不須卜,居在山之尖。端午蒲酒黃,香斟白玉斝。當門艾為人,競渡船如馬。阿母笑問兒,游蹤滿中夏。幾年不在家,粽葉食一把。席坐分雁序,雞豚兼魚蚱。況逢六弟壽,豐神最瀟灑。一飲三百杯,醉眸邈天下。
英英奇節東州彥,
凜凜清風南浦豪。
更有馀干饒有道,
建安堂上聚三高。
同條不同條,
心眼自相照。
翻覆論歲寒,
不覺拍手笑。
殘云落日滿東江
入夜鄉心益渺茫
蕉鹿豈知成幻夢
莼鱸偏若滯殊方
一朝寵渥君恩重
萬里飄零客路長
幸有天風送行力
不妨人笑獨歸航